產業消息 qualcomm 高通 長焦鏡頭 Realme Snapdragon 8 Gen 3 IMX890 realme聯手高通、ArcSoft為realme GT5 Pro相機系統深度合作,打造由Snapdragon 8 Gen 3與Sony IMX890建構的頂級長焦影像系統 手機的拍照系統不斷進化,不過長焦鏡頭往往是相對廣角主鏡頭與超廣角鏡頭容易被忽略的,許多號稱三主鏡頭配置的中價位旗艦平台手機在長焦使用的感光元件也有些濫竽充數,但隨著以人像為主的長焦拍攝需求提高與蘋果iPhone強化長焦鏡頭技術,2024年手機相機系統的新戰場也將轉移到長焦;realme選在2023年11月22日於深圳舉辦的「長焦影像新拐點」技術溝通會,就宣布將為下一代旗艦機Realme GT5 Pro打造頂級長焦相機系統,並攜手高通Qualcomm、ArcSoft進行長焦相機的深度調校。 ▲realme與高通合作使影像處理時能發揮Snapdragon 8 Gen 3的異構加速處理速度,同時與A Chevelle.fu 1 年前
蘋果新聞 iPhone macbook qualcomm broadcom 高通 博通 Apple Silicon Mark Gurman 蘋果iPhone最快要到2026年才會在iPhone導入自研5G基頻,並可能在2028年將自研基頻整合到MacBook Pro的處理器 蘋果Apple多年以來都在設法把各種晶片改為內部研發的Apple Silicon,藉此提升對晶片規格的控制力,目前也成功的將手機、Mac電腦的核心晶片轉為自行研發,不過基頻晶片仍是蘋果不得不仰賴外部晶片廠的部分,先前也傳出蘋果由於自研基頻晶片計畫不順,不得不與高通Qualcomm在度延長合約;根據彭博社的Mark Gurman在Power On指稱,蘋果最終仍會設法擺脫對高通基頻晶片的依賴,除了智慧手機以外,蘋果也打算在iPad、Apple Watch甚至MacBook導入自研基頻晶片,同時可能透過SoC或是系統封裝的方式使基頻架構成為應用處理器的一部分。 根據Mark Gurman的說法,蘋 Chevelle.fu 1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meta 聯發科與 Meta 獨家合作新款擴增實境眼鏡裝置 展現技術實力 聯發科與Meta建立獨家合作,不僅展示其技術創新能力,也可能會對現有的Meta與Qualcomm合作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聯發科在稍早於美國舉辦媒體及分析師活動中宣布,將與Meta獨家合作新款擴增實境眼鏡裝置,但目前並未透露具體合作細節。 在此之前,Meta主要與Qualcomm合作,透過後者提供處理器打造Quest系列虛擬視覺頭戴裝置,以及冠上雷朋品牌名稱的擴增實境眼鏡裝置。而此次確定與聯發科建立獨家合作關係,顯然將影響原本與Qualcomm合作模式。 此外,在美國的媒體及分析師活動中,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強調聯發科過去5年持續追求技術領先與創新,並且積極投入研發、建立全球客戶合作關係,進而將產 Mash Yang 1 年前
蘋果新聞 qualcomm 5G iPhone SE 蘋果 蘋果自有 5G 連網數據晶片研發進度受阻 可能延至 2026 年初推出 蘋果自研5G晶片面臨多重挑戰,將與Qualcomm延長合作關係,確保5G晶片供應穩定。 相關消息指稱,蘋果重金投入研發的自有5G連網數據晶片,可能將再次面臨延後推出。 在先前說法中,蘋果自行研發的5G連網數據晶片已經從原本計畫在2024年推出時間點延後至2025年春季,但現在有可能變成會延後至2025年底,甚至要等到2026年初才會正式推出。 從2018年開始,蘋果在投入諸多人力與資金開始研發自有5G連網數據晶片,更在2019年接手Intel的手機數據晶片團隊,但使用未能做出符合蘋果預期的5G連網數據晶片,因此後續持續與Qualcomm維持合作,由Qualcomm提供其5G連網數據晶片,甚至在 Mash Yang 1 年前
產業消息 qualcomm 高通 VIVO 榮耀 4nm INT4 Snapdragon 7 Gen 3 高通公布Snapdragon 7 Gen 3中高階手機平台,1+3+4 CPUGPU提升50%、人工智慧引擎提升60%每瓦效能宛如小一號Snapdragon 8 高通繼在2023年10月下旬公布Snapdragon 8 Gen 3後,再度宣布全新中高階行動運算平台Snapdragon 7 Gen 3 ;Snapdragon 7 Gen 3基於4nm製程,承襲以往取自部分Snapdragon 8系列的特質,在CPU與GPU較前一代分別提升15%與50%效能,並導入新一代支援INT 4的人工智慧引擎,使人工智慧的每瓦效能提高60%。 首波搭載Snapdragon 7 Gen 3將率先被榮耀HONOR、vivo等主要OEM採用,預計在2023年11月即可看到首款終端設備問世 ▲Snapdragon 7 Gen 3採用4nm製程,採1+3+4 CPU配置與以前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qualcomm AI 高通 推論加速器 大型語言模型 高通鎖定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公布Qualcomm Cloud AI 100 Ultra雲端AI推論加速器 雖然高通Qualcomm在當今的AI大戰的重心放在擅長的邊際裝置側,不過在SC23活動期間,高通公布了一款可程式化的雲端AI推論加速器新品Qualcomm Cloud AI 100 Ultra,作為因應當前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世代的需求,強調較前一代產品性能提升4倍,並可透過Qualcomm AI Stack 和Cloud AI SDK連接多個Qualcomm Cloud AI 100 Ultra擴大推論能力。 ▲Qualcomm Cloud AI 100 Ultra是一款鎖定推論使用的加速卡 Qualcomm Cloud AI 100 Ultra是一款具可程式化特質的AI加速器 Chevelle.fu 1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Iridium 衛星通訊業者 衛星通訊業者 Iridium 與 Qualcomm 終止合作 衛星連網應用發展仍受看好 Qualcomm與Iridium合作終止,並不代表衛星連網應用發展將因此停滯,反而可能促使更多業者投入衛星連網服務應用發展,藉此爭取市場先機。 Qualcomm在今年初的CES 2023期間宣布與衛星通訊業者Iridium合作,結合自有Snapdragon X70連網通訊晶片提供名為Snapdragon Satellite的衛星緊急呼救解決方案,但雙方顯然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終止合作。 依照Iridium公布聲明,與Qualcomm合作關係將於12月3日結束,之後將能與其他晶片、作業系統或設備製造業者合作,藉此將衛星通訊服務帶到更多應用範疇。 而Iridium在進一步解釋中表示,與Qualco Mash Yang 1 年前
專家觀點 qualcomm 高通 台積電 聯發科 天璣 聯發科天璣.9300 「全大核」設計 應戰 Qualcomm 細分核心配置 天璣9300「全大核」設計展現運算優勢,高通S8 Gen 3則以細分核心配置回應,兩者各有優缺。 在聯發科正式揭曉採用「全大核」設計的天璣9300之後,筆者以其主要特性與Qualcomm日前揭曉的Snapdragon 8 Gen 3作帳面上的數據比對。 聯發科以「全大核」設計應戰Qualcomm核心配置細分調整作法 聯發科與Qualcomm新推出的處理器都是以台積電新一代4nm製程打造,而非蘋果在A17 Pro採用的台積電3nm製程,但是透過核心配置重新調整,藉此創造更高運算效能。不過,聯發科與Qualcomm各自採用不同作法。 若以帳面數據比較的話,聯發科顯然在全面捨棄小核設計,在天璣930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Snapdragon Snapdragon X Elite Qualcomm 澄清 Snapdragon X Elite熱設計功耗 未來 OEM 業者設計更有彈性 Qualcomm強調評估熱設計功耗時,應該要看整體運算元件的運作,而非僅僅是處理器本身,這次澄清可能是對蘋果針對其M3系列處理器的效能和功耗比較的回應。 針對日前在Snapdragon Tech Summit 2023活動上展示應用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的兩種不同參考設計所標示熱設計功耗,Qualocmm在後續澄清表示當時說明的23W及80W熱設計功耗,實際上並非指處理器本身熱設計功耗,而是指整台參考設計所對應熱設計功耗,意味未來採用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的OEM業者,能以更高彈性設計產品。 Qualcomm表示,目前不會對外公布Snapdragon X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qualcomm Snapdragon 蘋果 Snapdragon X Elite X Elite 蘋果以 M3 系列處理器回應 Qualcomm Snapdragion X Elite 雙方各擅勝場 蘋果與Qualcomm這場即將展開的技術之戰,不僅考驗著技術突破和策略選擇,更考驗著市場的接受度。 在Qualcomm近期揭曉以台積電4nm製程打造,並且標榜超越蘋果M2系列處理器效能的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之後,蘋果隨即也公布以台積電3nm製程打造的M3系列處理器作為回應。 相比Snapdragon X Elite處理器,蘋果在M3系列處理器自然在採用台積電3nm製程有不少優勢,同時也藉由新版CPU、GPU核心設計,搭配在GPU導入全新動態快取設計,讓顯示渲染、即時光影追跡效果能大幅提升,同時在每瓦效能更是M1處理器的1倍以上。 而從此次發表會時間刻意選在美國當地時間下午 Mash Yang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