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相機 Fujifilm 拍立得 Lomography Diana Instant Square 方形拍立得相機登上 flyingV ,可搭六款鏡頭配件呈現不同拍攝角度 Lomography 在上周五於 flyingV 推出 Diana Instant Square 方形拍立得相機群募計畫,除了重現 60 年代 Diana 獨特的方形拍立得設計,保有 Dianna F+ 的底片相機基本設計但可相容 Fujifilm Instax Square 方形拍立得底片,具備多重曝光、長時間曝光與手動光圈、對焦還有可交換觀景窗功能等特色外。 Diana Instant Square 方形拍立得相機 flyingV 群募網址:請點此 除了附屬的 75mm 鏡頭以外,還可相容 Dianna F+ 底片相機的鏡頭群,提供包括 38mm 超廣角、 110mm 望遠鏡頭、 20mm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Fujifilm APS-C 無反光鏡 Fujifilm 發表 X-T100 ,可視為 X-A5 加上電子觀景窗的孿生機 近年受到文青族群與強調數位相機也要有特性發色玩家的支持,富士 Fujifilm 以僅提供 aps-c 與中片幅機種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但產品規劃也不免過於細分,稍早發表的 X-T100 雖歸為 X-T 系列,但本質更近於廣受女性歡迎的 X-A5 ;這款預計在 6 月推出的入門級 X-T 相機定位在比 X-T20 更低價的市場,並以可翻轉 LCD 自拍做為主打,單機身預計售價為 74,500 日幣,搭配 XC15-45mmF3.5-5.6 OIS PZ 預計為 87,500 日幣,同時提供 XC15-45mmF3.5-5.6 OIS PZ 與 XC50-230mmF4.5-6.7 OIS II 的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Fujifilm 即可拍 FUJIFILM Instax Fujifilm 發表首款純底片式 Instax 方形底片拍立得 Instax Square SQ6 Fujifilm 先前已經推出過一款採用方型格式的拍立得 Instax Square SQ10 Digital ,採用數位加上類比的混合式設計,售價達 279 美金;而稍早 Fujifilm 發表第二款採用方型格式的機型 Instax Square SQ6 ,此次為純底片即可拍,價格也僅要 130 美金,預計在 5 月 25 日於美加上市。 Instax SQ6 採用 62 x 62mm 的 1:1 Instax Square 底片,採用 2 片式 66mm 光學鏡片,等效 35mm 焦段為 32mm ,內建有閃光燈,並可搭配濾片產生橘色、紫色與綠色的發光,並具備自動對焦功能,正面也同樣有為了 Chevelle.fu 6 年前
文化創意 canon nikon 夏天 Fujifilm 國家地理雜誌 Voigtländer Amplframe 螢火蟲 Amplframe 攝影週報:當季限定!還好在視線模糊成一片的時刻,我不用思考到底是螢火蟲還是彈幕。 攝影社群網站 Amplframe 2018 年第 17 週(4/23-4/29)最受追捧的四張作品(根據在鏡頭內排名、瀏覽時間、按讚次數、轉發次數) Canon EOS 80D + Canon EF 24-70mm F/2.8L II USM, by 崢嶸 涂 on Amplframe 當季限定!還好在視線模糊成一片的時刻,我不用思考到底是螢火蟲還是彈幕。 NIKON D4 + Nikon AI AF Nikkor 18mm F/2.8D, by NG CK on Amplframe 一張黑白的人文傑作,好像又靠近了國家地理雜誌一步。 Canon EOS 5D Mark IV + Canon Amplframe 7 年前
文化創意 Fujifilm 富士 XT2 Amplframe Amplframe 攝影週報:Fujifilm X-T2 用熱血的顆粒記錄下 live 的一刻 攝影社群網站 Amplframe 2018 年第 16 週(4/16-4/22)最受追捧的四張作品(根據在鏡頭內排名、瀏覽時間、按讚次數、轉發次數) X-T2 + Fujifilm XF 16-55mm F/2.8 R LM WR, by Jack Jonathan on Amplframe 富士的傳奇XT2,用熱血的顆粒記錄下LIVE有氣氛的一刻。 ILCE-7M2 + Sony Vario-Tessar T* FE 16-35mm F/4 ZA OSS, by Lanze Huang on Amplframe 熙來攘往,用慢快門看見老僧的定性。 NIKON D750 + Nikon AF- Amplframe 7 年前
產業消息 Fujifilm 中片幅 無反光鏡 富士將在 Photokina 發表更平價的中片幅機種 GFX-50R 富士在 2017 年正式發表的無反光鏡中片幅數位相機 GFX-50S 可說是一款顛覆型的中片幅機種,採用無反光鏡設計的 GFX-50S 不僅躋身相較傳統中片幅機身小巧,同時還免去傳統中片幅大型反光板觸發所造成的機身振動,且定價亦;現在傳聞指出,富士打算於今年 Phokina 再推第二款中片幅機種 GFX-50R ,且價格也會比 GFX-50S 更低,試圖擴大中片幅的玩家族群。 當然,受限於物理先天的限制,即便 GFX-50S 實現中片幅機身的小型化,不過專用鏡頭的尺寸還是無法小型化,這也是中片幅機種相較 35mm 全片幅更不易普及的原因之一,不過富士未 GFX-50S 加入裁切模式,使其透過轉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CMOS Fujifilm APS-C sensor x-trans 富士 X-T3 有望搭載 26MP 堆疊式感光元件,然可能不會具備 X-H1 的機身防手振 富士 Fujifilm 甫在今年發表頂級 X 接環機身 X-H1 ,有著比過往更大型化的機身同時也首度搭載機身防手振技術,現在也傳出富士將在今年 9 月 Photokina 再發表高階機種 X-H3 ,或許是為了產品差異化,傳聞指出 X-H3 不會有 X-H1 的機身防手振技術,但卻將首度採用堆疊式技術的感光元件,畫素則將設定在 26MP ,同時也會搭載新式的 X 影像引擎。 以先前富士感光元件將委由 Sony 代工的合作資訊,可推測這將是一款採用富士專利 X-Trans 排列、 Sony 堆疊式製程的元件,然而 Sony 的堆疊式技術現在又可分為整合前端高速線路的雙層式以及再加入高速 DRA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CP+ 日本相機大展 Fujifilm APS-C CP+ 2018 :品牌首度搭載機身五軸防手振但同時體積也更龐大的 Fujifilm X-H1 去年 Fujifilm 可說是會場的大熱門,因為他們發表了首款採用中片幅元件的無反光鏡機身 GFX-50S,也吸引大量的消費者排隊體驗,不過今年新機 X-H1 就沒有去年 GFX-50S 的氣勢,或許是因為核心關鍵元件仍延續先前的旗艦機 X-T2 ,雖多了機頂的電子觀景窗與機身五軸防手振,但價格又比 X-T2 貴了不少,缺乏關鍵性的設計恐怕是 X-H1 不如 GFX-50S 的原因。 X-H1 的外型設計大致延續 X-T2 的設計風格,機頂的 LCD 與 GFX-50S 同樣採用反白的單色資訊,對於盲拍或是不適合點亮機身後方 LCD 的環境(例如夜間生態、星空拍攝)就可以藉由機頂 LCD 觀看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Fujifilm APS-C 文青 Fujifilm 機皇 X-H1 正式公布,具備五軸機身防手振與 4K 錄影能力 雖然 Fujifilm 一開始是主打復古街拍玩家的定位,但或許是 X-T1 、 X-T2 推出後受到更進階玩家的喜愛,已經讓 Fujifilm 不敢忽視專業玩家需求,富士在稍早宣布了 aps-c 等級的機皇 X-H1 ,以作為定位在 X-T 系列的專業級機種,同時 X-H1 也首度搭載機身五軸防手振,還具備 4K 錄影機能; X-H1 預計三月初在歐美推出,建議售價單機身為 1,899 美金,搭配垂直把手為 2,199 美金,機身等級似乎鎖定 Canon 7D 系列與 Nikon D500 。 X-H1 的外觀融合了 GFX 50S 的部分特色,機頂搭載大型的 1.28 吋 LCD ,轉盤配置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數位相機 Fujifilm 富士 富士將在明年推出強調高 ISO 的 X-H1 ,傳外型如同小一號的 GFX 富士的無反光鏡相機系統藉由獨特的感光元件與色彩管理,獲得不少玩家的喜愛,尤其在推出 80 周年紀念機 XT-1 ,以及在去年推出創新的無反光鏡中片幅系統 GFX 後,目前的氣勢也相當旺;或許是因為富士已經不甘僅被稱為文青相機介的第一把交椅,想鎖定專業使用者的需求,現在傳出富士預計在 2018 年 CP+ 期間推出可說是小 GFX 的 X-H1 ,並且主打高 ISO 表現以及具備機身防手振,並主打攝影與錄影兩種族群的需求。 現在傳出的規格是 X-H1 將會使用一張 24MP 的 X-Trans III 元件,搭載與 X-T2 相同引擎,高 ISO 有望達到 409,600 ,同時具備機身五軸防手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