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硬科技 AMD amd zen 硬科技:回顧AMD Zen微架構和EPYC (下) 從原始K10設計案被否決,耗費整整十年光陰,直到AMD決心把研發資源梭哈在Zen微架構,讓早從2012年進行開發作業的Zen家族處理器,總算可以準時在2017年 (即使是Intel,全新x86微架構的時程也差不多需要四到五年) 成為可上市銷售的產品。 但AMD「重返榮耀」是一回事,「做對的事情」遠重於「把事情做對」,如何制定正確的行銷策略與產品定位,避免做出像AMD早期APU這種市場不需要又賣不動的「高科技結晶」,集中資源砸在鎖定客戶群最重視的刀口上,並削減「不必要成本」,比檯面上的技術規格更加的關鍵,這才是科科們事後諸葛回顧歷史,最應細心觀察之處。 產品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往往需要眾多不同領 痴漢水球 7 年前
科學新知 硬科技 AMD amd zen 硬科技:回顧AMD Zen微架構和EPYC (中) 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不僅生產製造設備投資,開發產品當然比照辦理,團隊規模越大、研發時間越長,燒掉的金錢當然更多,所以正常的企業都不可能提供無上限的研發預算,也會尋求最低成本的產品設計路線,營運成本超級高的x86處理器大廠,當然不能免俗,而「Time To Market」更是參與市場競爭時,最該念茲在茲的課題。科科們務必牢記在心。 即使錢多多的Intel,在選擇「後NetBurst時代」的設計方向,也有志一同的挑上「最低工程開銷 (Least Engineering Cost)」,才讓逆轉戰局的Nehalem走回強化P6的老路。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就不難理解研發資源遠不及Intel的A 痴漢水球 7 年前
新品資訊 硬科技 AMD amd zen 硬科技:回顧AMD Zen微架構和EPYC (上) 2017真的是AMD在x86處理器市場谷底反彈、鹹魚翻身、重返農藥... 呃,榮耀的關鍵一年,在Hot Chips議程中也留下了邁向復興之路的足跡,尤其重返高獲利的伺服器市場,更是重中之重。 2016年:”A New x86 Core Archite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Computing” 揭露「Zen」微架構的技術細節,AMD總算從推土機家族「走音工地秀」的惡夢中醒來了。 2017年:”The Next Generation AMD Enterprise Server Product Architecture& 痴漢水球 7 年前
新品資訊 amd apu amd zen amd vega amd ryzen AMD Ryzen APU 正式開賣 Ryzen 5 2400G 攜 Ryzen 3 3200G 挾 Zen 加 Vega 挑戰獨顯電競主機 AMD 自從收購 ATi 後取雙方 CPU 與 GPU 精髓的大夢終於實現了, AMD 新一代 Ryzen APU 在今日正式推出,基於炙手可熱的 Zen CPU 架構搭配全新設計的 Vega GPU 架構,主打媲美搭配初階獨顯的網遊電競主機;目前 Ryzen APU 共有兩個產品線,包括 Ryzen 5 2400G 以及 Ryzen 3 2200G ,定價分別為 169 美金與 99 美金,同樣使用 AM4 插槽,可搭配現行 A320 、 B350 與 X370 主機板。 AMD 更強調 Ryzen 5 2400G 的性能足以媲美 Intel i5-8400 搭配 GeForce GT103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AMD amd apu amd zen amd vega amd ryzen CES 2018 : AMD 公布新產品規劃,今年將推第二代 Ryzen 與 AI 應用導向的 7nm VEGA AMD 在 CES 前夕舉辦了新品技術研討活動,同時也公布了未來產品規劃計畫;在今年內, AMD 將陸續推出桌上型與筆電的 Ryzen APU ,同時預計在第二季起宣布小改版的 Ryzen 、 Ryzen Threadripper ,另外除了推出針對筆電的 Vega Mobile 外,也將在今年內推出針對機器學習的 7nm 製程 Radeon Instinct Vega 。 在今年的 CPU 規劃部分, AMD 預計在 1 月 9 日推出筆電用的 Ryzen 3 Apu ,並於 2 月 12 日推出桌上型平台的 Ryzen APU ,四月份將推出第二代桌上型 Ryzen ,第二季筆電平台商用版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amd apu amd zen amd vega 代號 Fenghuang Raven 的 AMD APU 曝光,具 28 個 CU 與 2GB 記憶體 AMD 的 Ryzen 雖未能如當年 AMD64 剛推出時一舉超越 Intel ,不過靠著高 CP 值(在台灣就見仁見智...)確實也為 AMD 扳回顏面並且逼久久未端出牛肉的 Intel 拿出一點誠意,然而目前桌上型 Ryzen 還是純 CPU ,但不少消費者也期待能看到整合 Raden GPU 的 APU ,畢竟過往的 APU 雖 CPU 技不如人,但 GPU 效能卻是有目共睹。 最近也曝光了一款代號 Fenghuang Raven 的 APU 產品,雖看不出 CPU 的結構,不過從曝光的資訊可看到 Fenghuang Raven 搭載了具備 28 個 CU 、共 1,792 個 SP 的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apu amd zen amd vega amd ryzen AMD Zen + Vega 架構筆電處理器正式亮相, Ryzen 5 2500U 與 Ryzen 7 2700U 打頭陣 在 AMD 的 CPU 架構轉向由傳奇架構師 Jim Killer 催生的 Zen 後,在桌上型與高效能分別藉由 Ryzen 與 Ryzen Threadripper 取得不錯的表現,而現在 ZEN 架構也將導入筆記型電腦的第八代 APU 產品線,且同時融入新一代的 GPU 架構 Vega ,目前 AMD先發表兩款採用全新組合的筆記型電腦用 APU 產品,分別是 Ryzen 5 2500U 以及 Ryzen 7 2700U ,皆採用 4 核心 8 線程的 CPU 搭配 VEGA GPU ,採用 14nm 製程,定於 15W TDP ,可彈性調整從 9W 到 25W 之間,端看對於產品的性能需求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zen Ryzen Computex Computex 2017 amd vega amd zen架構 amd zen cpu Computex 2017 : AMD 以 Zen 核加 Radeon ,雙路進攻高效能運算與消費市場 AMD 在 Computex 記者會首先表示, AMD 已經在台灣深耕 30 年,與台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 AMD 也是市場上唯一一家能提供高效能 CPU 與高效能 GPU 的品牌,首先以針對高效能運算介紹兩款產品:基於 Zen 架構的伺服器處理器 EPYC ,以及基於 Vega 架構的加速器 Radeon Instinct 。 AMD 強調,當代的運算中心已經非異構運算不可,而 EPYC 可提供最多 32 核心,強調相較競品有更高的單處理器核心數量,並能提供更豐富的 I/O ,無論運算力與能耗比都比競爭對手優秀,並且提供單槽處理器與雙槽處理器的主機板組合; AMD 也預計在 6 月 20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CES消費性電子展 AMD amd zen Ryzen CES 2017 :為 Ryzen 鋪路, AMD 合作夥伴公布多款基於 X370 、 X300 晶片組之 AM4 主機板 AMD 今年的重頭戲除了新一代高階 GPU VEGA 外,就屬規劃多年意圖能夠使其在 CPU 領域重返榮耀的 Ryzen (先前代號: ZEN )架構處理器,雖然先前已經有板卡廠商推出基於現行晶片組、為 Ryzen 設計的新插槽 AM4 的主機板,不過畢竟 AMD 晶片組已經久未翻新,規格性能都有點跟不上競爭對手,這次在 CES , AMD 多家合作廠商也很給面子的展示基於 AMD 新一代主機板晶片 X370 與 X300 的 AM4 主機板,包括華碩華擎、 BioStar 、技嘉、微星等,並有全球 17 家系統廠將推出搭載 Ryzen 與 AM4 主機板的系統。X370 是這次的高階晶片組, Chevelle.fu 8 年前
AMD pc 處理器 apu 科技生活 amd zen am4 為 Zen 暖身, AMD AM4 平台與還不是 Zen 架構的第七代桌上型 APU 問世 AMD 先前就已經宣佈今年內將會先行推出支援 Zen 架構的 AM4 平台,稍早 AMD 也正式宣布 AM4 平台以及最後一世代非 Zen 架構的第七代桌上型 APU 推出,另外 HP 與 Lenovo 也將成為首批於新款桌機導入 AM4 平台與 Bristol Ridge 第七代 APU 的品牌商。AM4 平台是 AMD 全新的統一插槽平台介面,也是 AMD 在晶片平台許久未見的大更新,終於對先進的 I/O 有更好的支援性,例如對於 DDR4 記憶體, PCIe Gen 3 、 USB 3.1 Gen 2 、 NVMe 及 SATA Express 的支援,意味著不再需要透過 PCIe 搭配 Chevelle.fu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