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耳機 final final audio Dita 日本 Final 將與新加坡 Dita 推出限量版耳機 SHICHIKU.KANGEN 糸竹 - 2021. 春 源自新加坡的 Dita Audio 之前已有多次與日本耳機品牌合作的經驗,根據香港經銷商 ECT 的貼文, Dita Audio 將與日本 Final 推出全球限量 500 組的協作耳機 SHICHIKU.KANGEN 糸竹 - 2021. 春,敘述上應該會堅守金屬殼體與單動圈配置,雖然目前還未公布價格與規格,不過應該應該會是一款具相當水準的新品。 【FINAL x DITA】 Final,代表極致金屬工藝及職人哲學; Dita,代表對單動圈之終極追求及展現。 兩個國際品牌,結合對工藝及調音之頂尖技術及執着,成就集藝術與音質為一體的完美之作。 【SHICHIKU.KANGEN 糸竹 - 202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入耳式耳機 final audio S'NEXT 發表 Final 旗艦入耳式耳機 A8000 ,酷似 B 系列放大版、採不鏽鋼四腔體與超薄鈹振膜單體 S'NEXT 發表旗艦級的入耳式耳機 A8000 ,雖自照片乍看下酷似 Make 系列與 B 系列耳機,不過這款 A8000 無論產品尺碼與技術規格皆遠超過 Make 系列與 B 系列,以強調實現聲音的透明度為目的,採用真正的鈹材質振膜,以及獨特的不鏽鋼四腔體結構。 Final A8000 的價格遠遠超越 B 系列與 Make 系列,達到新一代超旗艦入耳式耳機指標的近 20 萬日幣級距,為 198,000 日幣,預計 12 月 13 日於日本推出,或許會在台灣年末的台北耳機祭亮相。 ▲不鏽鋼腔體較 Make 與 B 系列複雜許多 雖然目前不少耳機強調採用鈹振膜,鈹為僅次鑽石/金剛石的材料,不過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入耳式耳機 final audio Final 大受好評的 E 系列上位機型 E4000 、 E5000 在台發表,可換線提供更多可能性 日本 Final 在今年宣布於去年所推出並大受市場好評的 E 系列新增兩款上位機型 E4000 與 E5000 ,日前這兩款耳機也正式在東京中野的耳機季曝光,隨著 E4000 與 E5000 也將在台灣上市,代理商世貨也針對燒友舉辦小型體驗會兼發表會。 E4000 建議售價為 4,290 元, E5000 建議售價為 8,390 元 E4000 與 E5000 承襲 E2000 與 E3000 的小型化動圈設計,保有精緻的金屬外殼設計,整體比先前系列略長一些,而在外觀則可見加入 MMCX 可換線機制,除了提供燒友更多可玩空間,同時也能在不慎毀損線材時仍能透過更換新線材使用。 E4000 與 E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CD final audio 日本" CD 之父"中島平太郎逝世,享年 96 歲 曾任職 Sony 、 AIWA 與 NHK 技術聲學研究所、並代表 Sony 參與 CD-DA 標準化,被譽為" CD 之父"的中島平太郎雖仍在近期仍參與 S'NEXT 最新平面振膜耳機 Final E8000 的技術指導開發,不過已經在 12 月 9 日宣布逝世,享年 96 歲,而 Final D8000 所採用的空氣阻尼結構也成了他的最後遺作技術,另外中島平太郎也開發了採用蛋型外觀的 NH Lab 蛋型封閉式揚聲器。 新聞與圖片來源: PhileWeb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final audio design final audio final audio耳機 final audio piano forte 日本 final 宣布新一代 Piano Forte ,導入鍍銀線以及提供 2.5mm 平衡版本 日本 final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耳機,莫過於被暱稱為夜壺系列的 Piano Forte 耳機,其獨特的外型有如金屬花瓶一般,乍看下宛若入耳式耳機,但卻是直接將金屬導管放入耳內的開放耳機;而在推出多年,公司由 Final Audio 更名為 S'NEXT 、品牌也變成 final 之後,推出全新一代的 Piano Forte ,主要變更點在於改由潤工社提供的 OFC 鍍銀線,雖依舊是不可換線設計,不過除標準 3.5mm 單端外,也提供 2.5mm 平衡版本。新版本 Piano Forte 在既有型號後多了 T 作為產品識別,最頂級的 X-T 為 258,000 日幣, IX-T 為 1 Chevelle.fu 7 年前
產業消息 final audio 平面振膜耳機 Final 將推出平面振膜技術耳機,由 CD 之父中島平太郎主導開發 日本 Final 在今年二月份日本的 Protable Audio 研究會活動上展出一款採用平面振膜技術的耳機原型,而稍早它們正式宣布將在今年 4 月 29 日舉辦的 2017 春季耳機祭活動正式發表這款產品,並預計在今年九月份正式推出,標榜是一款高效率且可使用手機驅動的產品;這款耳機背後的推手也大有來頭,是在數位音訊領域被尊稱為 CD 之父、當年帶領 Sony 與飛利浦催生 CD-DA 規範以及使 CD-R 標準化、目前已經 96 歲的的傳奇工程師中島平太郎。 平面振膜耳機可說是融合動圈單體大動態以及靜電耳機平面發聲與細膩的特色,不過早期使用印刷電路的平面振膜耳機受到磁體設計的影響,往往重量 Chevelle.fu 8 年前
開箱評測 耳機 final audio design final audio 透過自己動手感受耳機調音的奧秘, Final TANE 耳機 DIY 活動體驗心得 有時候在挑選耳機時,不知道有沒有遇過某些耳機強調與知名高品質耳機採用相同單體,但買回家使用卻發現聽起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一怒之下把耳機拆開,卻發現單體真的一樣,這是因為即便使用相同的單體,透過調音手段也會得到截然不同的聲音;日本 Final 台灣代理世貨也引進 Final 在日本的 TANE 手做耳機活動,透過簡單的準套件讓與會者親自感受調音的奧秘,並在稍早於台北三創舉辦第一場體驗活動,接下來也會有更多場次,而筆者就把昨天參加活動的過程做簡單的介紹。此次的 TANE 已經算是 Final 第八代的 DIY 套件,採用動圈單體搭配金屬外殼,耳機線已經預先焊接,外殼也採用螺紋設計固定,組裝的過程 Chevelle.fu 8 年前
新品資訊 耳機 final audio design final audio Final Audio Design Heaven VII 、 VIII 在日發表,採全新單體與 Lab-I 風格外型 也許是受到創辦人金井高盛先生在今年初驟逝影響,日本耳機廠商 Final Audio 在發表全球首款金屬 3D 列印框體耳機 Lab-I 後沉寂了好一陣子,不過今日在日本正式宣布推出兩款隸屬 Heaven 系列的耳道耳機新品 Heaven VII 與 Heaven VIII ,在造型近似採用金屬 3D 列印的 Lab-I ,不過並未透過金屬 3D 列印製成,而採用金屬粉末射出成形 MIM 工法,並導入全新一代低頻更優秀的自主研發平衡電樞單體。MIM 工法就敘述看是將金屬粉末混合黏著劑,透過樹酯作為模具,透過高溫燒結的方式達到金屬切削所無法完成的工法,此外號稱這次的框體外殼後方的菱格也並非單純的裝 Chevelle.fu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