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失聰 美國科技 基因治療 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造成的失聰 11歲男孩透過基因治療重新聽到世界 美國媒體報導,11歲失聰男童達姆在接受突破性基因治療後,人生第一次聽到聲音,包括他爸爸的聲音、汽車經過甚至剪刀剪頭髮的聲音。他說,「沒有我不喜歡的聲音」。 「紐約時報」報導,達姆(Aissam Dam)是美國第一個因先天性失聰而接受基因治療的人,治療很成功,將一個對聲音一無所知的孩子帶入了新的世界。達姆上週在翻譯人員的協助下告訴採訪記者:「我沒有不喜歡的聲音。全部都很好聽。」 法新社提到,領先全美進行這方面治療的賓州費城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今天在聲明中表示,這項里程碑為世界各地因基因突變而聽力損失的患者帶來希望。 由於單一基 中央社 1 年前
科技生活 腦幹 晶片 三歲 失聰 聽覺 [科技新報]腦幹植入晶片,三歲失聰兒重獲聽覺 美國三歲小男孩格雷森(Grayson Clamp)出生就沒有聽覺,6月初,他接受手術,當他第一次聽到爸爸叫他的聲音時,反應是嚇了一跳! 格雷森的故事有點複雜,許多聽覺障礙者可植入人工耳蝸就能恢復聽覺。人工耳蝸有個收音器,收音後轉換為電子訊號,然後以一個螺旋狀的尾端伸入耳蝸中,而正常的耳蝸內布滿毛細胞,當聲波造成耳蝸內的淋巴流動,就會搖動毛細胞,產生電位變化,經由聽神經纖維傳入大腦,產生聽覺,至於人工耳蝸則是以電位變化直接傳到聽神經纖維上,所以就算毛細胞受損也能產生聽覺。 但是格雷森裝人工耳蝸卻無效,因為他是聽神經受損。格雷森的父母只好找來北卡羅萊納大學醫院的專家,直接植入晶片在他的腦幹上,取代 科技新報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