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CES 2015 : Razer 發表 Nabu 精簡版 Nabu X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5 : Razer 發表 Nabu 精簡版 Nabu X
Razer 在去年 CES 宣布針對電競玩家的 Nabu 智慧手環,今年則發表精簡版本 Nabu X ,在設計概念與出發點仍承襲 Nabu 以遊戲玩家結合生活應用,同樣具備擊掌資訊交換、遊戲通知、組團通知還有個人健身資訊推播等功能,不過取消 Nabu 的小螢幕,改為三顆 LED 燈提供訊息,建議售價為 49.99 美金,而加入 Razer Insider 的忠誠會員只要 19.99 美金。 Nabu X 同樣可支援 iOS 與 Android ,具備 IP67 防水,電池續航力約 5-7 天,透過藍牙低功耗( BLE )與設備連接,核心模組也可拆下更換(基本上與 Sony 的 Smartban
10 年前
是白晝的極速追焦神兵, Sony A630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CES 2015 :換上金屬框體呈現時尚商務風, Sony 發表金屬 SmartWatch 3
Sony 日前發表 SmartWatch 3 時所搭配的是偏向運動與年輕風格的橡膠錶帶,而在今年 CES 則展出採用金屬框體的版本,預計二月份推出;金屬板 SmartWatch 3 採用與目前 SmartWatch 相同的核心模組,而金屬錶帶框組也將提供零售版本,採用 24mm 寬錶帶設計,可自行更換相同寬度的錶帶。 另外, Sony 也宣布與多家時尚品牌合作,包括 Jack Vartanian 、 ALTEWAISOME 、 Ted Backer 還有女性時尚品牌 ROXY 合作,為 SWR10 智慧腕帶提供更多時尚風的第三方腕帶;而此此 Sony 也概念性的展出與先前運動防水 Walkma
10 年前
是萬寶龍發表智慧錶帶 e-Strap,保有機械錶設計同時升級智慧錶功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萬寶龍發表智慧錶帶 e-Strap,保有機械錶設計同時升級智慧錶功能
圖片來源: A Blog To Watch 時尚精品品牌萬寶龍 Montblanc 發表了一款智慧穿戴設備,不過並非智慧手錶,而是一款可將既有手錶升級智慧穿戴的智慧錶帶 e-Strap,其實在設計概念與前幾天報導過的 Indiegogo 上的 Kairos T-Band 類似,都是將既有的機械錶搭配具備智慧穿戴功能的腕帶提供當前智慧錶機能的設計概念,不過萬寶龍 e-Strap 的顯示器則是位於扣具的位置,等同要觀看資訊是要望向錶面的反側。 功能方面則相當陽春,提供基本的手機資訊推播以及計步功能,並未有特別酷炫的心跳、脈搏偵測;不過既然是萬寶龍的腕帶,自然材料上也不含糊,這款 e-Strap 的
10 年前
是質感不俗的 Android Wear 智慧錶,華碩 ZenWatch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質感不俗的 Android Wear 智慧錶,華碩 ZenWatch 動手玩
在眾多海外品牌推出 Android Wear 之際,雖然未趕上第一波在 Google I/O 亮相,不過華碩也在 IFA 發表第一款由台灣品牌推出的 Android Wear ZenWatch,且在設計上擺脫過往華碩產品給人多以規格取勝或是主打超值的既定印象, ZenWatch 在整體質感也令人驚艷,華碩也試圖在目前諸多限制的 ZenWatch 設法營造差異化;雖然未能奪得台灣最早開賣的 Android Wear ,不過華碩仍祭出不錯的訂價策略吸引不少關注,至於 ZenWatch 究竟如何?跳轉開始介紹。 ZenWatch 標榜的就是它的造型設計工藝,先前也特地在設計師週活動專為 ZenWat
10 年前
是簡約的美感, Motorola 360 Android Wear 智慧錶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簡約的美感, Motorola 360 Android Wear 智慧錶動手玩
首先還是要先感謝好友借筆者這款台灣短時間應該無緣正式開賣的 Motorola 360 ,這款 Motorola 360 當時在 Google I/O 發表時就已經驚豔全場,無非是由於它是首款搭載圓形顯示器的 Android Wear 智慧錶,其次簡約的美學也讓它無論搭配怎樣的錶帶都有不同的風情。 360 的外型宛若一款極簡大方的時尚錶,筆者形容它的正面是由三個層次的圓形所組成,分別是中框、螢幕邊框以及玻璃框,側邊的仿錶冠造型的按鍵則是作為回到首頁的實體按鍵與電源,從正面看下去雖然簡單卻不失俐落的層次感,如果偏好更具復古時尚感, 360 還有一款銀色的版本。 筆者借到搭配的 22mm 皮革錶帶則
10 年前
是Sony 將於 CES 展出針對智慧眼鏡設計的可拆卸式超小型 OLED 顯示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將於 CES 展出針對智慧眼鏡設計的可拆卸式超小型 OLED 顯示器
Sony 預告將在 CES 展出的智慧顯示模組,採用小型化的 OLED 作為顯像技術並透過光學折射的方式投射,可搭配眼鏡使用,這塊模組為一片 0.23 吋的 640 x 400 顯示器,並且搭載 Cortex-A7 架構的控制核心,整體重量僅 40 克,如果只有顯像模組只有 22 克。 新聞來源: Sony , AV.Watch 這塊顯像元件在畫素結構重新調整,縮小畫素面積,並具備達 10000:1 的對比度,反應速度達 0.01ms ,同時還有 100% 的 sRGB 色域,並且透光開口率從既有技術的 55% 提升到 96% ,在戶外使用效果辨識度比過往產品更佳。透過光學模組後,約莫等同在兩
10 年前
是感受螢幕 Always On 的方便性, Sony SmartBand Talk 快速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感受螢幕 Always On 的方便性, Sony SmartBand Talk 快速動手玩
Sony 在今年的 IFA 展,發表兩款第三世代的智慧穿戴設備,其一是著重機能性、同時也是 Sony 第一款採用 Android Wear 系統的 SmartWatch 3 ,另一款則是今年發表的 SmartBand 的進階版 SmartBand Talk 。這次快速地針對這款 SmartBand Talk 做簡單的介紹。 Sony 在今年發表 SmartBand 時,主打結合 LifeLog app 的生活記錄,以手環加上手機紀錄平日步行與手機使用行為,分析個人一日的生活習慣;其次是手環本身除了記步外,還提供簡單擴充雙向互動功能,例如來電通知、拒接、呼叫音樂播放等等。 而這次的 SmartB
10 年前
是Sony SmartWatch 3 果然搶下台灣 Android Wear 首發,今日搶先推出暗星黑這篇文章的首圖
Sony 第三世代智慧穿戴設備今日在台發表, SmartBand Talk 、 SmartWatch 3
日前在 IFA 展 Sony 公布的第三世代智慧穿戴設備 SmartBand Talk 、 SmartWatch 3 今日舉辦正式媒體活動,並宣布兩款智慧穿戴設備陸續在台在台推出,同時兩款產品也都具備 IP68 防塵防水。 SmartBand Talk 建議售價為 5,990 元,彩色腕帶一組兩個建議售價 990 元,今日下午兩點與 Yahoo 合作推出黑色款並加贈一套(藍與紅)彩色腕帶,白色款則稍晚上市,並預計接下來也會與遠傳做通路合作;, SmartWatch 3 建議售價 8,990 元,預計年底前上市, Sony 有信心搶到台灣 Android Wear 的首發。 SmartBand
10 年前
是CES 2015 :觀測之一、 IoT 應用作業系統並非重點,溝通協定能否一統才是關鍵這篇文章的首圖
決戰 IoT ,以 Google 為首的大廠紛紛投資以及收購相關廠商
與其說接下來是智慧穿戴的革新,不如說 IoT 物聯網才是下一波真正的大革命,因為當萬物皆連網,可以產生的應用將會讓整個網路應用邁入下個新紀元,然而在革命之前,首先還是要解決設備連接的問題還有確立應用發展;根據路透社的報導,在過去 3 年以來已經有超過 94 億的資金投入物聯網的整併,而光在 2014 年的三季之內就已經投入超過 50 億美金,其中以 Google 、思科、三星、 Vodafone 、 Verizon 投資最多。 而可預期的是接下來的 IoT 收購整併將會因為市場競爭的關係,包括 Intel 、 AT&T 、 TI 與 Juniper 等公司投入這股 IoT 產業收購熱潮
10 年前
是2015 年台灣智慧手環銷售量冠軍應該就是它,小米手環在台已突破 60 萬枚這篇文章的首圖
便宜、簡單的智慧手環,小米手環動手玩
在這一兩年,智慧手環、智慧手錶如雨後春筍一般,不管是原本做 GPS 導航的,或是做手機的,還是新創公司,都看到智慧穿戴在市場的可能性,紛紛投入這類的產品市場,其中有講求專業訓練級的設備,也有做為生活紀錄的。 而小米科技在今年於中國發表小米手機 4 時,也順勢發表了小米手環,且令人跌破眼鏡的是,這款手環不僅是平價,而是破壞性的低價,當時宣布以人民幣 79 元開賣;如今台灣也正式宣布引進小米手環,價格僅 395 台幣。這款超低價的手環到底有哪些功能與特色,跳轉開始介紹。 小米手環如同多數的智慧手環一樣,是由一顆主體搭配矽膠腕帶所構成,本體的正面為一塊鎂鋁合金,後方則是聚碳酸酯材質,重量為 5 公克
10 年前
友站推薦
終於跟進!Apple Watch 睡眠追蹤功能最快 2020 年登場
INSIDE - Anny
戴口罩解鎖新升級!iOS 14.5 將支援 Apple Watch 解鎖 iPhone
INSIDE - Anny
【2022 INSIDE 未來日】智慧醫療怎麼用?威強工業電腦分享遠距醫療、數據、行動裝置、醫訊四大切點
INSIDE - Mia
Google 研發高科技紋身,把皮膚變成觸控板!
INSIDE - 明日科學
破紀錄!蘋果收盤首登 2 兆美元市值 持續稱霸智慧手錶市場
INSIDE - 鉅亨網
智慧穿戴大數據:台灣中年男性壓力亞洲最高!
INSIDE - 中央社
Pixel 7 全新運算攝影、結合手錶實現互通性 台灣團隊貢獻的 Pixel 系列產品團隊也將持續擴大!
INSIDE - Ann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