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汽車界的史塔克工業 Tesla 又出招了,這次是全自動連接的電動車充電器這篇文章的首圖
汽車界的史塔克工業 Tesla 又出招了,這次是全自動連接的電動車充電器
圖片擷取自: Tesla ( Youtube ) Tesla 不愧是被譽為汽車界史塔克工業的創新車廠,它們最近公布了一段很酷的車用充電器原型的短片;可能會有人認為電動車充電器不就是像加油一樣把插頭插到車子上就好,但是這可是 Tesla !它們才不會把把那麼平凡的東西拍成短片哩。 這是一套採用蛇腹設計的全自動車用充電器,它可像蛇一樣自動控制並把插頭插到 Model S 的充電孔內;不過到底何時 Tesla 會把這個充電設備量產呢? 新聞來源: The Verge 你或許會喜歡 最優惠3C家電福利品低家啦! 熱門影音產品出清49折起!
9 年前
是這不是 Tesla Models 嗎?做的還挺像的之上海遊俠 X 號稱最快 2017 年上市這篇文章的首圖
這不是 Tesla Models 嗎?做的還挺像的之上海遊俠 X 號稱最快 2017 年上市
圖片來源:品玩 自從 Tesla 宣布有條件開放技術授權之後,應該不少新興車廠都有興趣投入電動車產業;而在中國,一家來自上海的遊俠汽車就打著遵循 Tesla 開放授權的旗幟於北京發表了一款電動車"遊俠 X "...嗯...感覺它把技術開放授權擴大解釋為外觀也一併授權了嗎? 新聞來源:品玩,遊俠汽車 總之這款遊俠 X 有著相當類似 Tesla Model S 的設計,出了車型設計還包括與 Tesla 一樣的隱藏式門把,就連遊俠車廠的商標也很類似 Tesla ,車尾燈倒是有點像最近的 Lexus ,此外主打車頭具備顯示器,能夠顯示類似霹靂車的閃爍燈或是任何想要顯示的標誌;這款電動車搭載 170kW
9 年前
是在正式交車前一日, Gogoro 談目前布局以及全新的換電馳方案與低頭期款分期這篇文章的首圖
在正式交車前一日, Gogoro 談目前布局以及全新的換電馳方案與低頭期款分期
在 Gogoro 正式交車前一日, Gogoro 的行銷副總彭明義再度與媒體分享一些近況,彭明義表示,從在台宣布即將上市至今的 38 日間,他們也不斷的從外界對於 Gogoro 的批評與建議一再的調整方案內容,畢竟 Gogoro 的服務模式並未有人嘗試過,他們也深知難以一次到位,但求能夠藉由不斷吸取外界的需求,提供越來越完善的服務。 彭明義強調, Gogoro 並不只是賣一台高性能的電動車,更是購買一整套完整的服務,從能源管理到車況的維護,都已經包括在購買 Gogoro 的費用與後續的能源租賃的費用內;今天也針對新一波的購買方案以及新的租賃方案進行資訊的更新。 截至目前為止, Gogoro 已
9 年前
是寶馬集團使用電動大卡車當物流車這篇文章的首圖
寶馬集團使用電動大卡車當物流車
德國BMW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導入40噸純電動車當成載運車廠內部零件專用運輸工具。BMW車廠與物流倉儲每天有來回8趟的行程,這是歐洲第一家使用純電動卡車來執行物流業務。 以這款卡車取代從前的汽油車種,每年可以減少11.8噸的CO2排放量,同時減少噪音以及PM2.5的污染。 充電3-4小時可以跑約100Km,一天只要充電一次即可,對於BMW內部的業務運輸使用雖然不知是否能降低營運成本,但是對於環保很有幫助。 你或許會喜歡 黃金傳說又復活啦~機票、iPhone or 潔哥?
10 年前
是美國投資顧問網站稱 Tesla 首款平價車款 Model 3 可能因不上不下的訂價而觸礁這篇文章的首圖
美國投資顧問網站稱 Tesla 首款平價車款 Model 3 可能因不上不下的訂價而觸礁
從 Tesla 第一款產品電動車 Tesla Roadster 以來,他們主打的並非如 Toyota Prius 以一般消費者能接受的價位推廣電動車技術,而是專注於高科技技術的中高價位車款,以時尚科技產品形容 Tesla 旗下車款也不為過;而在 Model S 大受歡迎、甚至供不應求的情況下, Tesla 也野心勃勃地公布首款平價車款 Model 3 ;乍看下平價車款應該可吸引更多消費者,不過美國投資顧問網站 The Motley Fool 卻不這麼覺得。 新聞來源: The Motley Fool 他們的論點很簡單,以目前 Tesla Model S 的市場情況,是以獨特性與性能吸引到特定的
10 年前
是Gogoro 發出官方聲明,強調將擬訂以里程計價模式、研發更多車款與發展家用充電設備這篇文章的首圖
Gogoro 發出官方聲明,強調將擬訂以里程計價模式、研發更多車款與發展家用充電設備
Gogoro 昨天凌晨發出官方聲明,主要將先前與媒體口頭提及的部分作正式的公告,包括三個重點,其一是宣布將會擬定以里程計價的"換電馳",其二是將會研發更多車款滿足市場需求,另外也將開發家用充電設備。 參考資訊來源: Gogoro 在公告中也將電池交換方案的權益作更進一步的說明,表示他們對外界質疑的電池保管與賠償責任再擬定電池賠償豁免方案,對於交通事故與竊盜造成電池的損害或遺失可免除賠償責任,相關細節請見說明:請點此。 另也針對電池交換方案對於電池採取租賃的方式而非買斷模式做優點分析,強調他們會對電池能源網路內的電池做妥善的管理,消費者也不須承擔電池汰舊的責任,並透過雲技術與車輛的感測器使消費者
10 年前
是售價呼之欲出? Gogoro 智慧二輪將於 6 月 17 舉辦媒體活動這篇文章的首圖
售價呼之欲出? Gogoro 智慧二輪將於 6 月 17 舉辦媒體活動
在今年 CES 大出風頭、近期開始提供民眾登記試乘的 Gogoro 智慧二輪稍早發出活動邀請,以 Ready to Roll 作為預告主旨,推測應該就是要正式宣布上市時間以及售價、電池租賃費用了,雖然近期中國有家廠商發表了在各種介紹都很類似 Gogoro 智慧二輪但價格相當低的小牛 N1 電動車,不過其中的差異應該只有親自試乘過才會了解。 但說真的光是看結構設計其實就會知道小牛 N1 真正威脅到的只有類似中華汽車 eMoving 這一類的平價電動車...畢竟本來就打算買本田 CB1100 的人應該不會在乎其它車廠推出類似傳奇野狼 125 的車款... 關於 Gogoro : 意圖顛覆載具能源使
10 年前
是日本東京大學完成行進間無線供電之電動車模組技術展示這篇文章的首圖
日本東京大學完成行進間無線供電之電動車模組技術展示
圖片來源:東京大學 純電動汽車目前最大的幾個問題就是電池續航力、電池重量與充電時間該如何取捨,要提供大續航力勢必會增加電池重量,而且無論如何電池都需要充電時間,像是 Gogoro 這類的都會輕載具還可藉更換電池解決這些問題。 但四輪的汽車若要可交換電池就沒那麼簡單,畢竟純電動車用電池的重量一般人應該拿不動,而且可換電池機構還會牽涉到車體結構強度問題;所以其中一個可能的解決辦法就是車用的無線充電,而且是要可以在行進間使用的無線充電;東京大學稍早就發表了他們的車用無線供電馬達系統,號稱可於行進間進行供電,最終目標是達到車輛於行進間可進行持續充電/供電。 新聞來源:東京大學,Car.Watch 這套
10 年前
是體驗 Gogoro Smartscooter 一周後感想:為何該去試一試 Gogoro ?這篇文章的首圖
體驗 Gogoro Smartscooter 一周後感想:為何該去試一試 Gogoro ?
關於 Gogoro ,上周已經花了一些時間體驗,在激情過後也寫了四篇文章,回到台北回歸現實後事隔差不多一周,也在反覆的思考 Gogoro Smartscooter 這個智慧二輪載具的本質後,想針對為什麼該去體驗 Gogoro 寫一篇簡單的介紹。 先前 Gogoro 相關四篇文章: 意圖顛覆載具能源使用習慣的智慧載具, Gogoro 結構技術解析 結構與性能之外,再談 Gogoro 的科技、安全與個性化 動如脫兔的流暢體驗, Gogoro 市區、山路實地路駕 激情過後, Gogoro 在載具之外的戰略布局與定位 話先說在前面,如果已經看完先前分別介紹其性能技術以及創新概念的文章後,你仍是抱持著想
10 年前
是激情過後, Gogoro 在載具之外的戰略布局與定位這篇文章的首圖
激情過後, Gogoro 在載具之外的戰略布局與定位
雖然 Gogoro 還未公布車價,不過從媒體試圖探價的回應也多少能嗅出這款車子註定不會是便宜的車款; Gogoro 看的是時尚雅痞、科技玩家,不是剛出社會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年輕小夥子,市場上電動機車主要客群那些只視為代步工具只求便宜就好的中高年齡層,所以可想見先前傳聞的七八萬元勢必是不可能的。 為何不走便宜的路線? Gogoro 直接表態,如果只想單純求便宜,那也只會落入目前電動車市場的窘境,也就是消費者不買單,而且即便在平價中做出獨一無二的設計,恐怕也會因為當時重視的是降低成本而使被複製性提高,像今年 CES 展出時已經有不少疑似電動載具業者不斷鉅細靡遺的蒐集相關設計資料,恐怕也是想試圖進行逆
10 年前
友站推薦
Mobileye 警告晶片供應過剩衝擊今年營收!帶崩車用晶片股
INSIDE - 鉅亨網
TCar葉明德:資深車評|當汽車品牌投入科技研發、科技大廠推出電動車,我們該如何定義當代汽車?【塞掐 Side Chat】E200
INSIDE - Mia
最大產能可達 2GWh!固態電池巨頭輝能今天宣布桃園 Giga 級工廠開張
INSIDE - Chris
台灣首批有望?馬斯克稱特斯拉新一代平價電動車將在柏林生產
INSIDE - Chris
未來輕移動新面貌!光陽米蘭車展(EICMA)發表 4 款油電混合機車
INSIDE - 湯皓茹
《紐約時報》:中國無意救房市,轉向加大投資製造業;學者:房地產危機將把30年繁榮炸回原形
關鍵評論 - 中央通訊社
【電車世代】賣贏過特斯拉!Volkswagen 當家電動車 ID.4、ID.5 正式引進台灣!
INSIDE - Chris
TOYOTA 豐田章男預估:電動車最終市佔率最多只有 30%
INSIDE - Chris
彭博爆:Apple Car 可能從 Level 5 降級到 Level 2+,最快也要 2028 上市
INSIDE - Chris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