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搞笑 流體力學 巴斯大學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行人過馬路為何撞成一團?研究發現行走偏離 13 度時就出現混亂 英國巴斯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一項關於行人流動的規律,研究指出,在擁擠的行人穿越道上,行人是否能順暢通行,與其行走時偏離直線路徑的角度存在著高度關聯性。 該研究團隊以流體力學的概念分析行人移動模式,發現當行人試圖穿越馬路時,會自然形成龐大的人流,如此行動會比一個人走更能輕鬆通過路口。但是當行人穿越的角度超過 13 度時,原有順暢的「人流」將會突然消失,導致整個路線變得混亂無序,進而減緩整體通行速度。 (A) 有秩序的人流: 大家會順著這些通道移動,比較不會擠在一起。 (B) 混亂的流動: 人群中每個人的行走方向比較隨意,大家擠在一起,互相干擾,看起來比較混亂 (C) 兩個行人為了 Twelve 21 天前
新奇搞笑 流體力學 瀏海 邊界層分離 河堰貼壁流水變成空氣瀏海?有趣的邊界層分離 有網友把棍子插入攔河堰時,發生了神奇的畫面,只見本來沿著水泥階梯的流水,全都「澎起來」,像是女生原來扁平的瀏海經過吹整之後,變成立體的瀏海一樣,而且很聽話的一整排依序出現,看了有點紓壓。其實這個現象原理是「邊界層分離」。 邊界層分離是一種流體的現象,是指原本緊貼物體表面流動的邊界層脫離物體表面,當樹枝介入影響邊界層相對物體的速度,流體的流動脫離物體的表面,於是水流就「澎起來」了。 境界層剥離 pic.twitter.com/aqV93LkEfL — カイゾク (@OKA_NO_KAIZOKU) January 8, 2024 Twelve 1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電動車 流體力學 光線追蹤 保時捷 RTX NVIDIA Omniverse Macan 虛擬設計 保時捷純電 Macan 虛實研發同步併進,結合真實路測與虛擬環境的模擬力求 2023 年問世 虛擬設計是當前許多產業積極採用的創新技術,透過物理仿真技術使商品在正式試產前盡可能減少問題,而現在保時捷也宣布為 2023 年即將推出的新一代 Macan 小型純電休旅車進行虛實併行的研發,透過原型車進行實地測試,以及在虛擬環境中執行無數次的測試,加速原型開發的流程與可靠。 保時捷預計在 2023 年正式推出純電 Macan 前,能夠在全球不同的測試環境裡機至少 300 萬公里的里程測試,與透過虛擬環進行無數次的繁複測試。 當前保時捷為了純電 Macan 提供 20 款數位化原型車,針對不同的功能進行模擬測試,諸如空氣力學、能源管理、操控與聲學,並透過固定整合各部門數據建立完整的數位原型車資訊 Chevelle.fu 3 年前
產業消息 AMD 流體力學 EPYC AMD 瞄準主流工作流需求,推出具高時脈、最高 24 核心的 EPYC 7Fx2 產品線 AMD 推出基於 Zen 2 架構、代號" Rome "的第二代 EPYC 伺服器處理器後,以單處理器支援最高 64 核心、先進 PCIe 4 介面、與同價位競品高出為數相當的核心、單插槽媲美競品雙插槽核心總數等特性受到資料中心、超算系統的關注, AMD 也打算趁著勢頭在伺服器領域的產品陣容,針對主流工作流推出時脈設定更高、最多 24 核心的 EPYC 7Fx2 產品。 ▲ 7Fx2 系列提供三款產品 EPYC 7Fx2 系列目前提供 8 核心、基礎時脈 3.7GHz / Boost 3.9GHz 、 TDP 180W 與 128MB L3 快取的 7F32 ( 2,100 Chevelle.fu 5 年前
人物專訪 nvidia gpu 流體力學 電腦繪圖 專訪 NVIDIA 電腦繪圖資深科學家 Jos Stam 博士:在 0 與 1 的世界探索藝術之美的視覺魔術師, 在上週,在電腦繪圖領域從業 30 年、三度獲得奧斯卡科技成就獎、可說是領域宗師的現任 NVIDIA 電腦繪圖資深科學家 Jos Stam 應 SIGGRAPH Asia 之邀來台舉行主題演講,而在進行演講前夕也透過小型團訪的方式分享他投入電腦繪圖 30 年以來的歷程。 或許對多數人並不熟悉 Jos Stam 博士,但以研究流體 / Fluid 為興趣的 Jos Stam 博士的研究成果,卻是當代許多好萊塢電影、遊戲、數位藝術的基礎,例如阿凡達、復仇者聯盟當中栩栩如生的火焰、空氣、雲霧、浪花等電腦特效,皆是活用他的研究,他自認只是提供數位藝術的創作工具,然而業界與藝術家利用他開發的工具的成果卻常 Chevelle.fu 5 年前
應用教學 俥科技 硬科技 汽車 流體力學 雨刷 為什麼四門車不配後雨刷 五門掀背卻標配?是氣流在作怪 應該不少車主都曾疑惑過,為什麼四門房車大多沒有配備後雨刷,僅有少數強調越野特性、雪地式樣的車種會額外配備。而在路上看到的五門掀背車種卻多數都有配備後雨刷,難道是四門車後車窗不會髒?還是車商為了省成本而偷料?其實原因在於車輛外型造成空氣力學上的差異,五門車要是沒了後雨刷很容易讓車窗染上泥水。 結構讓氣流流向不同 不論是四門車還是五門車在結構上都是可以安裝雨刷,然而在車商立場,用不太到的東西自然能省則省。四門車之所以可以省掉後雨刷的原因就在於那外形結構,四門車跟五門車最大的差異就是屁股,四門車有著向外延伸的後車箱。而五門車則是縮減車廂空間讓後車窗與車門連成一體。 從風洞測試來看,車輛前進時空氣因為 Tandee 7 年前
科技生活 流體力學 咳嗽 噴嚏 多相擾動漂浮雲 咳嗽、噴嚏的飛沫也懂「雲端」?傳播力遠超一般人想像... 圖文引用來源:Gizmodo、MIT News在公共場合趴趴走,如果身體比較虛,建議一定要戴口罩,因為由咳嗽、打噴嚏「爆發」出來的飛沫,其傳播的距離可是遠超一般人想像。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結果,這些飛沫,特別是直徑在 100 µm(微米,百萬分之一公尺)以下的飛沫微粒,被人體噴出後的飛行距離,比先前科學家所理解要遠很非常多,100 µm 大小的微粒比先前預估要遠五倍,10 µm 以下的甚至要遠上 200 倍,只要是直徑在 50 µm 以下的飛沫微粒,就很容易進入空調系統循環放送。研究人員主要透過數學模型以及流體力學原理,來推算飛沫的傳播力,他們也提出了一項「多相擾動漂浮雲」(multiph Casper 10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pu 汽車 GTC 流體力學 gtc 2013 GTC 閉幕演講:克萊斯勒談 GPU 運算改善汽車產業設計生產流程 GTC 最後一天的主題演講很不 GPU ,因為請來的克萊斯勒設計資深副總 Ralph V. Gilles 一開始就說了,他不懂 CPU ,也不懂 GPU ,但他很清楚,有了圖形運算,汽車產業從設計到生產的流程整個被改變。 他先簡單敘述過去的汽車設計經驗,是從紙筆繪出雛型,接著做出油土模型、送入風洞驗證,做出原形車,接著進行包括安全性以及實際駕駛測試,整個流程就是不斷重複除錯的流程,一台汽車的研發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但近年在電腦輔助設計下,整個流程有了顯著的變化,他就以近期集團新車 Dodge Dart II 舉例,這款車子是通用汽車集團與義大利飛雅特集團跨集團資源整合的產物,基於 Alfa R Chevelle.fu 12 年前
科技生活 玉米罐 流體力學 如果沒有湯匙 / 吸管,要怎樣才能喝到罐底的玉米粒?利用流體力學原理嗎? 會在冬天販賣罐裝熱玉米湯飲料好像是日本的特色,不過玉米湯這種東西不是應該像八寶粥還是綠豆湯這樣直接把罐子上方整片拔掉,然後用湯匙挖來吃嗎?(不研究,不過台灣好像也開始販賣這樣的產品了) 日本推特上最近在研究如何將大家苦惱多年的「罐底的玉米粒」喝出來,已經轉貼一萬次以上。當玉米湯都喝光的時候,玉米粒沒辦法隨著水份「滑」出來,剩下的貼在罐璧上,要透過小小的罐口抖出機率也是很小。某個貼文是說只要把靠上方的罐身壓個凹糟,玉米粒就可以全都喝到,這是一個教流體力學的教授所傳授,大家紛紛做實驗,真的是有效(廠商:難怪最近賣這麼好),但是這個方法是否跟流體力學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Twelve 1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