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搞笑 設計師 插畫 極簡 編輯 極簡圖一目了然設計師 vs 編輯的差別 CW:Copy writer,AD:Art Director,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職業,卻常常被一併拿出來討論,也許是因為這兩種職位常常有著微妙的利害合作關係,由 Brazilian creatives、Caio Pena、Henrique Parada 和 Letícia Hanower 建立的粉絲頁,內容都是 CW 與 AD 對照簡圖,編者本身身兼兩職,看了可真的非常心有戚戚焉啊~ 網站來源/Source 你或許會喜歡年終不夠用?來轉個神機大輪盤幫自己加碼!最吸睛的雷射投影虛擬鍵盤,最帥氣的使用效果,最重要的…2990元(便宜一千元) 新年採購價 討喜小姐 10 年前
設計師 老闆 英文 學英文 工程師 職場 科技生活 主管 【希平方英文報】職場甘苦談:拜託!到底誰才是專家呀? →觀賞完整字幕影片←職場朋友們可曾遇過有理說不清的客戶?有時並非自身能力有限,而是他們提出的要求都太過無理,從現實技術層面來說根本做不到。這段影片以最簡單的概念演活了這種無奈感,當客戶要求你「用綠色墨水畫出七條紅色線條,並全部相互垂直」時,要怎麼婉轉地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並提出讓客戶、主管、老闆都滿意的的解決方案呢?(在客戶心中,好像工程師、設計師什麼都做得到一樣...) (工程師os:你做給我看啊!) (主管和老闆是最不知人間疾苦的一群人啊!) 遇到這種客戶時真的很想拍桌大喊:拜託!到底誰才是專家呀! Source: 《希平方》, Lauris Beinerts延伸閱讀看各種第四台最方便的 希平方 11 年前
蘋果新聞 新品資訊 iPhone 設計師 iPhone原本未必叫iPhone: 前Apple設計師揭曉iPhone其他名稱 iPhone 這個名稱現在看來理所當然,因為 iPod 系列空前成功,將 Pod 換成 Phone 自然就是 Apple 行動電話的名稱。現在很難想像 iPhone 不是叫 iPhone,不過事實上 Apple 的確有其他一系列名稱。 一位有份參與 iPhone 設計的前 Apple 設計師現在終於和我們分享那些名稱。當時 Apple 很想利用成功的 iPod 品牌來幫助這部電話,所以有 Telepod 和 Tripod 等名稱,強調裝置是一部具備行動電話和上網功能的「三合一 iPod」。 另一個名稱是 Mobi,就是將 mobile 這個字縮短。而 MicroMac 明顯是想強調 iPhon appappapps 12 年前
人物專訪 產業消息 SONY Cyber-shot 設計師 sony cyber-shot tx55 tx55 12.2mm的Noiseless Design美學,專訪Sony TX55設計師 照片右為美學設計中島賢造,左為工業設計田中裕司 Sony Cyber-shot T系列,一向是極致輕薄機種的代表,而繼TX10創造出超輕巧的防潑水相機紀錄後,Sony秋季新相機再次挑戰輕薄設計,推出主流型的WX30,以及追求同時兼顧造型美學、設計工學的新一代超薄名片機TX55。這兩款相機的記者會,也特地邀請邀請到TX55的工業設計師田中裕司與美學設計師中島賢造,與媒體們分享這款最薄12.2mm、最厚也僅13.2mm的業界最輕薄名片機的設計理念。跳轉繼續負責美學設計的數位影像產品設計組產品設計師中島賢造最近的設計是Sony T90以及W530兩款相機,而他一開場就表示,TX55的設計理念稱為&q Chevelle.fu 13 年前
女子科技 設計師 科技話題 女性話題 週邊 高貴精品 相機包 名牌 Acme Made Crumpler Prada Stella McCartney [敗家] 「名牌」相機包...時尚的名牌喔 市場上相機的話題並不亞於筆電,但是以外型來說的話,筆電包的發展很顯然的優於相機包(愈專業的愈是)。想起當時年紀輕,正值對數位單眼狂熱時所買的相機包,雖然很實用(一機三鏡,還有雨衣呢)但是根本是個龜殼,難怪再正的妹只要全付武裝都顯得狼狽極了,原來是配件不優呀;以下四款超有型的相機包讓你成為專業又Fashion的攝影達人!Acme Made 相機專用保齡球包不虧是專業的包包品牌,以保齡球包型改造為相機包的款式市面上應該很少見吧。不放相機偶爾也可以帶出去逛街或是變成寵物專用包(小狗會覺得滿熱的吧XD)。Crumpler 4 MILLION DOLLAR HOME 書包型相機包有些瘋狂攝影愛好者一出門 淺野りな 15 年前
哈拉打屁區 設計師 產品設計 外國 尊重 很感嘆~外國比較重視設計師耶!! 晚上一個人去商場逛逛 ( 想買裝CD的包包 )發覺 :p 連一個不到100元的小東西都有掛著>產品設計師的大頭照 和介紹 那個cd包 39元 很便宜吧 !! 39元也要設計一下 (感覺外國人比較重視設計師)我也是m型設計師阿 就不怎麼被尊重 老闆老是要字大一點 low一點 還說 請個**復興美工的工讀生就好啦 請兩個工讀生的新水 都比一個正職滴少真怕..改天會不會說請10個中國工人都 都比請一個正職的新水領的少 ( 嚇死啦 )以前想說放設計師照片應該只是 行銷廣告的手法 放幾個月就會換下來結果幾年了還是這樣 ....這真是感動 ..嗚..電腦面前的你 能感受這種被重視的滋味嗎?( 都是放 1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