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癌症 血液檢驗 新血液篩檢法 能夠提早幾年偵測出癌症 根據今天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一份新研究,一種血液檢驗方法能比傳統診斷方式早好幾年偵測出5種癌症,而且準確率很高。 自然期刊:Non-invasive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 法新社報導,這項篩檢方法是一家橫跨中美兩地的新創公司所研發。根據研究,在採集血液樣本時沒有出現症狀但在之後的1到4年被診斷出胃、食道、結腸、肺或肝癌等癌症的患者中,這種血液檢驗方法在其中超過90%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偵測到癌症。 研 中央社 4 年前
科學新知 英國研究 癌症 癌細胞 英國科技 英國研究治療癌症新進展:免疫系統有一種T細胞可殺死各種癌細胞 雖然是英國研究,但找到能殺掉癌細胞的T細胞,還是從人體血液裡出現,還是滿激動人心的。以下是中央社全文報導: 延伸閱讀:蛀牙竟然可以防口腔癌與口咽癌? 英國研究團隊進行實驗室測試時,發現人體免疫系統存在一種可以殺死攝護腺癌、乳癌、肺癌和其他癌細胞的新方法。儘管這種療法尚未在病患身上測試,研究人員仍認為它潛力十足。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人體血液裡的免疫T細胞能掃描人體,評估是否存在必須消滅的威脅。英國卡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科學家如今發現,一種T細胞能攻擊多種癌細胞。 研究刊登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期刊(論文連結在此)。 研究人員修 中央社 5 年前
科技應用 雷射 癌症 癌細胞 醫學科學 醫學科學新進展:用雷射檢測癌細胞靈敏度比血液檢測靈敏度高1000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 鍾藝 癌症毫無疑問是最令人頭大的疾病,癌細胞可以通過血液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不過近日,研究人員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雷射,可以從皮膚外部找到並消滅血液中的癌細胞。 研究人員於6月12日發表的《科學轉變醫學》雜誌上稱,雖然目前這種新型雷射還不能大規模應用於實際癌症治療中,但可以確定的是,此雷射對癌細胞的檢驗靈敏度比血液檢查要高1000倍。 阿肯色大學醫學科學學院的納米醫學中心資深研究員Vladimir Zharov說:「醫生通常採用血液檢驗的方式來檢測癌細胞擴散的情況。但這種方式的檢驗精準度並不高,特別是對於處於癌症早期階段的病患來說。」如果血液檢驗已經可以檢測出癌細胞,那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5 年前
開箱評測 iPhone 保護貼 電磁波 癌症 螢幕保護貼 iPhone 6s 陳寗 陳寗說科技 iPhone 6s Plus 防磁波 保貼 超扯 much-in 你媽一定超愛!讓長輩「安心使用手機」的 much-in 防電磁波 iPhone 6s / 6s Plus 螢幕保護貼! 現在保護貼的廠商各出奇招,大家都出康寧玻璃保貼、然後就有一家跳出來說「大家都不是康寧,只有我是真正的康寧」;大家都出自我修復保護貼,就有一家跳出來說「我的可以一秒修復,別人都又二十秒以上」;大家都出便宜保護貼,於是中國人就開噴了「這張玻璃保貼只要 59 元(真的有,在台北地下街可買到)」;大家都出滿版保護貼,於是就有人跳出來「大家都只有 2.5D,爛爆,我的才是真 3D」...所以這產品在我拿到手時,我只覺得 ... 這哪招?現在就是一定要給保護貼賦予一個新功能就對了!?!?!?不過沒關係,我專治各種找不到行銷對象的產品。所以我來了,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覺得這產品 ...讓我感覺充滿希望 陳寗 9 年前
病毒 科技生活 癌症 麻疹 基改 靜脈注射 癌症治療新突破!經靜脈注射麻疹疫苗,成功減緩患者症狀 圖文引用來源:The Verge、Mayo Clinic、QUEST癌症治療又有相當重大的突破,Mayo Clinic 近期公佈了一項人體實驗成果(非大規模臨床實驗),他們對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患者進行麻疹疫苗靜脈注射療法,成功減緩兩名女性患者癌症症狀。這次臨床實驗最大的突破,在於超高濃度減毒麻疹病毒(為一般疫苗用減毒病毒濃度 10,000 倍,同時透過基改來針對癌症細胞攻擊),不僅發揮針對骨髓瘤細胞攻擊的特異性,同時更是首次成功透過靜脈注射來投藥,目前以病毒作為癌症療法雖有相當多案例,但通常需要直接針對癌症細胞原發位置來投藥。兩名分別為 49 歲、65 歲的女性在接受治療後,皆出現緩解現象, Casper 10 年前
科技生活 癌症 腦 腫瘤 新藥物 不用最激烈的手段,是無法擊倒最頑強的惡性腦腫瘤... 文章圖片引用來源:Hellerhoff(Wikimedia Commons);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Cell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簡稱水母 GBM)為目前診斷上最嚴重的腦部惡性腫瘤,一般而言罹患此類腫瘤的病患,不僅死亡率高,平均壽命也僅剩十五個月(僅 5% 的患者能在罹病後活過三年)。上週則有團隊發布該惡性腫瘤治療方法的進展,並於《細胞》(Cell)期刊上登出;研究人員前前後後共嘗試使用了超過一千種化學分子,最終總算是找到一個能夠用來轟炸該癌細胞的化合物,並且在實驗鼠上取得初步成效。研究人員在文章中點出過去治療該癌症的困境,亦即就算採 Casper 11 年前
科技生活 癌症 送癌症病人一個驚喜,拍下他們放鬆歡愉的一刻 來自癌症病人親述,當他們知道自己患病時,心情就會大大轉變,疾病的陰霾會不絕地籠罩著,令他們不論日思夜想都是這個病症,也不停憂慮著它的治療與危險,身心靈都極為疲倦。攝影師 Vincent Dixon 與慈善組織 mimi foundation 合作,為這些病人帶來一個驚喜,一個放鬆時刻!以下影片展示了成果,最初 1︰15 是病人的自白︰ 他們首先向 20 位癌症病人免費提供一個化妝服務,讓他們感覺精神一點吧?在過程裏他們要閉上眼睛,到張開眼時才發現自己化了一個超怪異的妝,令人忍唆不禁!而攝影師就躲在他們前面的單面鏡拍下第一眼開懷、忘我、歡愉的一刻,正是他們在聽到自己患病之後失去了的這個表情…… Photoblog.hk 11 年前
科技生活 癌症 google science fair 皮膚癌 腫瘤 黑色素瘤 [科技新報]好友母親驟逝,17歲少女開發黑色素瘤早期診斷工具,準確率80% elizabeth-zhao 日前我們介紹了「15歲小女孩發明手電筒,只靠體溫就能亮」,其實在2013年Google科學大賽(Google Science Fair)決賽中,還有其他優秀的作品。來自美國波特蘭的17歲少女Elizabeth Zhao針對黑色素瘤癌症的前期診斷設計了一個多步驟系統,利用影像擷取與電腦計算來判斷是否是黑色素瘤,準確率達80%。 早期發現存活率近100% 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細胞產生病變,我們在之前的「只得一種黑色素瘤致死機率比多種高出13.6倍」中也提到「厚度超過4mm的單一種黑色素瘤斑點,其致死率比多種黑色素瘤但厚度僅1mm要高」。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陳建勳說,黑色 科技新報 11 年前
科技生活 癌症 [科技新報] 癌症是安全模式的結果? 各種癌症成為過去60年來人類主要的死亡原因,但醫學界到目前為止,還無法形成關於癌症的完整理論與遏止死亡的有效辦法。或許,該換物理學家試試看? 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物理與癌症生物學中心研究員Paul Davies在最新一期的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封面報導「癌症的物理面」(physics of cancer)中說,癌症是生物自億萬年前就具有的「故障排除」功能的結果,如果以電腦來比喻,就是啟動了「安全模式」(Safe Mode)的結果。 癌症是備用程序開始運作的結果 Paul Davies在2009年之前其實跟癌症沒有什麼交集,但是他以理論物理學與宇宙學等角度,為癌症的研究帶來一些新 科技新報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