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 Atticus板 書 books Facebook 臉書 癮讀記 癮讀記:超有效臉書集客術 談論怎麼操作臉書的工具書愈來愈多了,但這本從日系而來的臉書工具書《超有效臉書集客術》,或許執筆者是女生的原因,有一種沒有商業味道的親切呢!書中一直強調,不論如何經營臉書,一定要有好的內容,要像交朋友一樣和臉書上的粉絲成員一般交心,不要有促銷的行為。 因為在臉書,人們可能偶爾透過一個「讚」而和你連結,但因為你誠心誠意的分享了更多真正有用的資訊,以幫助人們解決問題或解剖自己產品開發的心路歷程,這些點點滴滴都會看在粉絲們的心理。一開始的讚只是一個入口,而真正的成交是透過信賴的。這點我覺得很棒,回到商業產品真正的本質,而不是推銷而已。 另外書中也一直強調一點,臉書就像廟口一樣(這是我自己形容的)把大家 atticus 12 年前
Atticus板 書 books 科技生活 癮讀記 書評 癮讀記:不談3C科技,談的是使用者背後的心理動機 市面上充斥著各種關於3C產品與電腦軟體的應用工具書、科技產業成功模式的激勵書以及App的精選大補帖,同樣曾經被貼上「3C達人」名號的我,一直希望寫一種不同的3C/科技文章──不論規格,談的是你我生活中的應用,不只讓阿宅ㄎㄎ笑,也能讓一般的讀者會心一笑,那種看似說科技,實際在探討你我內心深處某一面的文章──心中的那一面,一點一滴被科技應用所滋潤、影響和侵蝕的文章。這件事我一直都沒有辦到,當我還在談Windows 8為了相容ARM處理器,必須推出Windows RT版本作業系統,這樣的平板電腦是否能和iPad與Android Pad一較高下的時候,Mario的文字早就一字一句入侵了你我的心房。《用 atticus 12 年前
Atticus板 書 科技生活 癮讀記 哈姆雷特也愛瘋 癮讀記:哈姆雷特也愛瘋 - 數位書房的哲學家 從國小到國中總是追逐考試前三名的我,在成堆教科書的壓力下,生活中的慰藉、除了成套的七龍珠外,就是每天節省幾十元的零用錢、背著父母偷買的超級任天堂遊樂器,以及一張二手的FinalFantasy五代的RPG遊戲卡匣。存了一二年終於買到的遊樂器,為了緊抓父母不在家的時間偷玩,早上五點半爸媽一開門外出爬山,開啟了我每天愉悅的電玩時光。每個職業我都玩到最高級、翻爛了攻略本的每一頁、空閒的時刻我更仔細的思索:「到底如何開著飛空艇找到傳說中的摩艾像。」我沒找到,但想到那段每天30分鐘的珍貴電玩時刻,是我人生中的深度美麗。高中聯考畢業後,電視遊樂器陪了我整個暑假,但內心那個深愛的心卻受到貪婪魔鬼的擾動,受到店 atticus 12 年前
Atticus板 book Google 科技生活 癮讀記 癮讀記:Google 總部大揭密 2007年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參觀Google台灣辦公室的媒體之一,依著部落客就是拍海量照片的精神,盡力把Google台灣辦公室每一個都拍遍了,寫成了一篇《你不可不知的台灣Google辦公室》文章,在臉書還未盛行的年代,這篇文章透過Email的方式被大量轉寄,連一堆和科技界無關的朋友都分享到Google台灣辦公室的繽紛喜悅。的確一般人的心目中,Google除了無所不能的搜尋引擎外,大家朗朗上口的就是特色非常的辦公室設置,對我們來說,其實隱藏在這層糖衣下面的巧克力內餡,才是我最想探知的原因。Wired雜誌努力又幸運的編輯Steven Levvy,用長年的探索以及和Google建立起良好的關係,終於為 atticus 13 年前
Atticus板 kevinkelly kk 癮讀記 KevinKelly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周伯通,就是看透科技演化的達爾文 為了歡迎 KevinKelly 40年後又來到台灣,作為一個媒體後輩最誠摯的謝禮就是好好讀完《科技想要什麼(What Technology Wants)》(繁體中文版五月份由貓頭鷹出版社出版)。一般人對於KK的認識,通常由《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雜誌主編、《Wired》雜誌共同創辦人以及《失控(Out of Control)》來得知。 《全球概覽》原本是一本教人們透過雙手、經由技術以及工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雜誌,這本雜誌當年吸引一群不追逐世界潮流,要愛與和平,想用雙手創造出一些什麼東西的叛客。這些人把這個精神轉作小型創業,意外地成為矽谷最重要的養分之一,包含你我 atticus 13 年前
專家觀點 Atticus板 書 Facebook 臉書 Mark Zuckerberg 癮讀記 癮讀記:粗魯理想主義最終得勝的《Facebook臉書效應》 台灣網路環境一直上演著贏者通吃的殘酷經營態勢,近年來部落格時代的崛起,唯一具威脅性的無名小站都是以併購結局拉下戲幕(無名小站的到達率有七成多)。2010年才在台灣崛起的臉書,可無法讓Yahoo!奇摩併購下來。有趣的是在《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書中提到,原本臉書已經以第一份合約的形式,10億美金的要價準備嫁給Yahoo!了。腦袋好的大家們馬上可以想到,差不多同個時間,是微軟正想要併購Yahoo!的時候。 透過《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書中的揭露,微軟和Yahoo!之間的角力終於清楚明白 - 微軟原本想併購臉書,但遲遲未果,只好用2.4億美元入股臉書,並持 atticus 1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