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冠 唯冠的故事看來還要再繼續寫下去,昨日被訴因拖欠律師費用720萬美元 與蘋果商標之爭雖然是以勝利落幕,但在告完蘋果之後,唯冠自己在昨日也被告了,因為唯冠聘請的代理律師到現在還沒有拿到律師費用。依引用來源來看有兩家: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要求支付費用240萬美元,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要求支付費用480萬。他們提到兩家律師均出了艱辛的勞動且還墊付大量訴訟費用,依合約在取得iPad商標收益後應立即優先支付律師費用,但被拖欠至今。 而唯冠董事長楊榮山認為:合約及其變更都是對方律師擬定,在費用比例上是否公平、公正而有些質疑,且部分條款有霸王合約嫌疑。 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原文。目前唯冠有高達數億美元債務,iPad的和解金額6000萬美元看來是杯水車薪。 奕之華 12 年前
蘋果新聞 iPad iOS 專利 唯冠 唯冠拿了錢避免破產之後要做什麼?答案是轉行做 LED 與能源 當唯冠與蘋果的訴訟塵埃落定後,拿到一筆雖然不如唯冠老總預期但也不算少的專利金額後,唯冠接下來要怎做?根據騰迅網的報導,唯冠拿到這筆錢主要還是用來之付給深圳廠的債權人,不過唯冠的老本行看來已經不行了,那接下來唯冠要做什麼?答案是轉戰近年火紅的 LED 與新能源產業,只是就筆者的認知,這兩個產業要能闖出名堂也不容易,別忘了有吳宗憲的前車之鑑阿。新聞來源:騰迅 Chevelle.fu 12 年前
蘋果新聞 iPad 唯冠 深圳 蘋果向深圳唯冠支付六千萬美金! 還記得深圳唯冠控告蘋果 iPad 名稱所有權一事嗎?根據廣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在新浪微博(!?)宣佈,蘋果以及唯冠已經在 6 月 25 日達成協議,最後蘋果將支付唯冠六千萬美金,並且獲得 iPad 的商標權。隨著蘋果與唯冠的 iPad 商標爭議問題解決, iPad 也終於能在大陸正式推出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新聞來源:新浪新聞 Chevelle.fu 12 年前
蘋果新聞 中國 iPad iPad 2 唯冠 中國新聞 iPad 名稱歸屬之爭,Apple 一審敗訴,並可能面臨最高300億人民幣罰款 (圖片來源:唯冠所請的債務重組顧問的微博)前情提要,中國唯冠與 Apple 對於 iPad 名稱之爭終於對簿公堂,一審過後,蘋果敗訴,在月底2/29會再二審,一旦 Apple 再度敗訴,便會面臨到300億人民幣的罰款(折合台幣約1400億)。中國唯冠位於深圳的公司(其實在中國也只剩下深圳),資產已經被銀行(債主)接管,並且債主們特別請了債務重組顧問來處理中國唯冠的問題,由於資產包含 iPad 名稱在中國的擁有權,因此也有幫忙處理與 Apple 的訴訟問題,不然債主拿不回錢。中國法律中,一旦侵犯商標,罰款金額最高會罰到銷售金額的三倍,iPad 在中國累積金額已突破100億人民幣,倘若二審敗訴,最 科妹 13 年前
中國 iPad 唯冠 中國新聞 中國賣 iPad 罰錢兼扣查,商家嚇得下架停售 在中國, iPad 早已被深圳一間唯冠公司於 2000 年注冊,雖然 Apple 09年已擁有 iPad 全球商標權,但未被唯冠公司所認可。這一單官司蘋果已判敗訴(前情提要),iPad 在中國目前已是「侵權商品」,雖然蘋果提出上訴,但國內有關部門已經採取行動。上周中國官方工商部門已經扣查了 45 部侵權 iPad ,並向銷售 iPad 的店家開取罰單,甚至有店家可能面臨中國工商部開出億元的罰單。現在國內各大商店都怕得紛紛下架停售 iPad,有消息指現在國內買 iPad 尤如香港以前買大補帖一樣,叫你到某處等,店員在貨倉取出交收,並不會光明正大放在櫃台。唯冠方面,已經打算像中國海關申請禁止進出口 Unwire.hk 13 年前
蘋果新聞 中國 iPad 唯冠 唯冠科技 中國新聞 爭 iPad 名稱歸屬,唯冠中國分公司向 Apple 求償16億美金 相信大家都知道 iPad 名稱不是 Apple 原始發想,而是由一家台灣公司 - 唯冠科技所想出,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提出,並且在2000年與2001年分別在台灣與大陸申請商標,在2006年,Apple 找上台灣唯冠,花了55000美金把這個商標買下來,但是由於台灣與中國之間「微妙的關係」,雖然 Apple 拿到了 iPad 在「中華民國」的商標權,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 iPad 商標權仍在中國唯冠手上,意即 Apple 沒有 iPad 在中國大陸的商標權。 因此,中國唯冠(或說唯冠中國子公司),在大陸向 Apple 為了 iPad 商標權求償 16億美金。 A婆不想說唯冠獅子大開口, A婆 1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