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 英國研究 化石 考古 魚龍 海龍 挖到10公尺長「海龍」化石 英國古生物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這麼完整的化石、還是一億八千萬年前的魚龍化石,真的相當難得,果然是英國古生物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所以尼斯湖水怪還是有機會囉... 英國中部拉特蘭水庫(Rutland Water)發現一個巨大的史前「海龍」化石,被形容為英國古生物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英國「衛報」報導,這個有海龍之稱的史前魚龍化石距今約1億8000萬年,體型長達10公尺,頭骨重約1公噸,是英國有史以來發現最大且最完整的魚龍化石。 英國列斯特郡和拉特蘭野生動物信託(Leicestershire and Rutland Wildlife Trust)的戴維斯(Joe Davis)在拉特蘭水庫的潟湖島進行例行排水時發現了它。 中央社 3 年前
新奇搞笑 化石 食肉恐龍 邢立達 《哆啦A夢》迷將恐龍化石足跡取名為大雄 中國地質大學副教授邢立達,本身是《哆啦A夢》的忠實粉絲,所以把在四川發現的食肉恐龍化石足跡取名為「大雄」。會這樣取的原因不是恐龍常常考零分,也不是可以在0.93秒入睡,而是在去年上映的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有大雄為恐龍命名的橋段,所以這位腦殘粉靈機一動這樣命名,而且還可以讓更多孩子對恐龍化石產生興趣。 由足跡還原的假想圖 這些足跡複製品及相關資料將在11月30日於東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球館1樓舉行小型展覽。這裡 這裡 看更多。 Twelve 3 年前
科學新知 恐龍 化石 恐龍 癌症 新知識:原來恐龍也會罹患癌症 透過化石發現尖角龍畸形腿骨的化石,檢測其實是骨肉瘤,原來恐龍也得癌症,而且還是骨癌。 科學家1989年在加拿大荒原首度出土一種被稱為「尖角龍」的恐龍化石時,發現一根嚴重畸形的腿骨,最新檢測發現畸形部分其實是骨肉瘤,成為恐龍罹患惡性癌症的已知首例。 這副亞伯達省省立恐龍公園(Dinosaur Provincial Park)出土的「尖角龍」(Centrosaurus)化石中,有一根嚴重畸形的腿骨,研究人員起初以為是骨折癒合所留下的痕跡。 不過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新的檢驗結果發現畸形部份是骨肉瘤的表徵,使得這隻生活在距今7600萬年前的尖角龍成了第一個已知罹患惡性癌症的例子。骨肉瘤是一種嚴重的骨癌。 中央社 4 年前
科學新知 恐龍 化石 馬達加斯加 只有手掌大 恐龍祖先化石在馬達加斯加出土 原來恐龍的祖先這麼小只有10公分大,而且可追溯到2億3700萬年前,如果未來有先進生物科技能夠復育出來的話,應該是隻可愛的寵物吧... 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曾經出土一種恐龍祖先化石,牠的身高不到10公分,體積小到人類可以捧在手掌心中。 美聯社報導,這種生物的化石在東非島國馬達加斯加出土,年代可追溯到2億3700萬年前,牠的學名為Kongonaphon kely,意思是「小蟲子殺手」。 美國學術期刊「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今天刊登的一篇研究指出,Kongonaphon kely生存的年代早於恐龍和翼龍,身高 中央社 4 年前
科學新知 澳洲 化石 細胞 考古史上最大小精蟲細胞在澳洲出土... 圖文引用來源:The Verge、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Yahoo! News(引用法新社)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一位考古達人 Mike Archer 教授,近期證實 1988 在澳洲 Riversleigh 一處化石區發現的古生物小蝦中,藏有目前已知尺寸最大的精細胞。 這顆精細胞主人,是距今 1,700 萬年前的古生物小蝦(上圖),根據 Mike Archer 教授說法,這是目前地質記錄中最老的精細胞,他本人已在 Riversleigh 進行長達 35 年的研究工作,此地過去也曾經有肉食性袋鼠等生物化石出土。 這精細胞據信比原本的小蝦 癮科科 6 年前
化石 科技生活 蕨類 火山熔岩 1.8 億年前受岩漿洗禮古蕨化石帶來大驚喜,連染色體也約略可見! 蕨類化石切片顯微鏡照皆由 Benjamin Bomfleur 所拍攝;原文引用來源:Gizmodo、New Scientist、Science大約在一億八千萬年前(約落在侏儸紀時期範圍內),現今瑞典南方 Skåne 鎮附近的火山爆發後,瞬間噴發的熔岩將一株侏儸紀蕨給「秒」吞噬並化為化石,然而小蕨蕨 這樣不幸的經歷,卻成為今日考古學的一大資產;該化石約在 1960 年間被一位農夫挖掘出來,接著便進到瑞典當地一座自然史博物館典藏,直到最近才再有研究人員跟該館借來分析,才發現原來這株蕨類小至細胞內染色體,都保存的相當完整。一如上圖,從該株蕨類的莖橫切面顯微鏡畫面,可看出正中央的柱狀維管束構造,及其與 Casper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