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Xeon intel xeon x86伺服器 硬科技: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 開創期(1998-2001) 前情提要:在經過1995-1998年的醞釀期之後,Intel Xeon伺服器用處理期也要進入P6微架構的草創期了!相較於五窮六絕的Pentium時期,怎麼說都是飛躍性的進步。 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醞釀期(1995-1998) Intel的Xeon處理器發展史,基本上可分成以下時期。 P6微架構問世後的「醞釀期(1995-1998)」。 P6微架構的「草創期(1998-2001)」。 32位元單核NetBurst微架構的「擴張期(2001-2004)」。 64位元雙核NetBurst微架構的「混亂期(2004-2006)」。 NetBurst轉向Core(Merom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Xeon intel xeon x86伺服器 硬科技:做為x86伺服器象徵的Intel Xeon處理器 醞釀期(1995-1998) 在時下「內行看熱鬧,外行看門道」的網路論壇生態,最值得注意的關鍵議題,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做為Intel最重要「現金母牛(Cash Cow)」的Xeon堪稱最佳例證。當產能有限時,看在產品單價和利潤的份上,理所當然的,Intel絕對是優先生產Xeon,筆電次之,桌機就先放生了。近20年來,AMD也是如法泡製一樣的好事。 如同在GPU戰場,對Intel和AMD最重要的議題,並非消費性產品可以跑得動哪幾個3A大作、4K解析度時每秒多少禎,而是能否重返高效能運算(Top500就是最好的指標)和人工智慧應用(大家都想搶自駕車的商機),並擺脫軟體生態系統遠不如NVIDIA CUDA的困境,對於CPU領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處理器 Xeon 硬科技 Ice Lake-SP 硬科技:HotChips 32的新牙膏 Intel 10nm Xeon篇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除了幾乎凍結了大多數「空中廢人」飛來飛去的國際旅遊,也連帶影響了眾多科技業的大拜拜活動,不是延期、就是取消、或著延期後再取消(殉情者清單包含延到九月的Computex),而且「倖存者」多半都改用線上活動的形式。 每年夏天,處理器業界最重要的火力展示大會IEEE HotChips,今年8月16至18日的第32屆,也成為首次線上直播的場次。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除了不必遠渡重洋飛到美國,關在家裡即可參與,更重要的是...擠了好幾年,大家的牙膏終於都擠完了啦!可以開始期待未來幾年的新牙膏了嗎? 回過頭來,我們都知道,高獲利的伺服器市場皆為Intel和AMD的重中之重,起源於1998 痴漢水球 4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MD intel 處理器 Xeon 製程 硬科技:AMD的CPU製程優勢和Intel的缺貨危機(下) 前情提要。處理器的世界也是有「超熱 + 超大 + 超貴 = 超生」這條約定俗成的不成文準則,當各位科科仔細看完下面這張從雙處理器伺服器一路到中階桌機、AMD Zen2家族與Intel Cascade Lake / Coffee Lake的比較表,完全不難理解為何AMD近來可以四處攻城掠地的理由,而Intel卻只能為了個人電腦CPU的供貨不足而公開道歉,至於這把缺貨之火會不會一路燒到金雞母Cascade Lake-SP體系的Xeon,就謝謝再見不研究了,不幸烏鴉嘴中了請科科們不要砍我,聽說Intel新一代的Xeon平台「Whitley」,初代CPU「Cooper Lake」還是繼續擠著14nm製 痴漢水球 5 年前
科技應用 intel 處理器 Xeon 5G Intel推出更多5G網路應用處理器 強化AI、邊緣運算與巨量吞吐連接效能 Intel雖然放棄行動裝置端的5G連網產品應用布局,但仍強調本身在整個5G連網時代應用布局理念不會改變,強調從雲端到邊緣裝置之間的運算架構都會看見Intel旗下產品,藉此推動更廣泛邊緣運算與人工智慧推理學習應用。 針對接下來的5G網路應用發展,Intel宣布將以旗下系列處理器產品因應伺服器端運算需求,同時也針對5G網路基站、邊緣運算需求,以及5G網路連接調配部分也會提供合適解決方案。 雖然不再於5G網路行動裝置端競爭,但Intel對於5G網路應用布局策略依然沒有改變,其中包含針對邊緣運算、人工智慧應用,以及雲端架構佈署都仍準備以旗下產品對應建置需求。 一如透過Xeon Scalable可擴展處 Mash Yang 5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AI Xeon 5G Intel 應戰 5G 與 AI 邊際運算需求,除第二代 Xeon Scalable 還投入基站專用處理器與 eASIC 由於 5G 技術能進一步降低網路延遲與提高吞吐量,並且以融合網路滿足不同情境的應用,加上預期物聯網將使用更多的 AI 技術,諸如 NVIDIA 、 Intel 與 AMD 也不敢輕忽 5G 與電信服務的需求,雖然 MWC 已經受武漢肺炎影響而取消,不過 Intel 仍照原定計畫發表針對 5G 與 AI 的產品與策略,將圍繞在具備 AI 運算與提供基站所需的專用平台。 Intel 公布的產品包括四大項,包括整合 AI 加速技術的第二代 Xeon Scalable 平台,針對基站基礎設施的 Atom P9500 ,以及針對 5G 的 eASIC " Diamond Mesa ",以及針對 5G 設 Chevelle.fu 5 年前
科技應用 CES消費性電子展 intel Xeon 邊緣運算 CES 2020:Intel預告第三代Xeon可擴充處理器 5G、AI帶動更多邊緣運算需求 Intel藉由Xeon可擴充處理器進行的邊緣運算,協助Netflix針對旗下收錄影集內容以開源高效能編碼器 (SVT-AV1)進行壓縮串流,讓整體播放觀看效益得以提昇,其他應用更包含針對2020年東京奧運賽事的運動員訓練,以及觀眾直播觀看體驗進行數據處理最佳化。 在此次CES 2020展前中,Intel預期從2019年有380組連網裝置,到2025年將成長至560億組規模,其中有75%將會是物聯網裝置,並且估計將會產生高達175ZB (Zettabyte)資料容量,其中至少過半比例會是由物聯網裝置產生,相比現今僅約不到1%比例資料產生源自物聯網裝置,顯然未來在邊緣運算的重要性會更高。 在而在接 Mash Yang 5 年前
產業消息 CPU intel Xeon i9 i7 Intel 為旗下處理器供貨不足發出公開聲明致歉,強調設法在 2019 年底解決問題 Intel 自去年開始發生 CPU 供貨不足的問題,至今也仍未獲得解決,而 Intel 稍早以市場行銷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 發出公開聲明,除了表達對客戶的歉意,也強調 Intel 仍持續設法解決 CPU 短缺問題。 ▲ Intel 高層對 CPU 持續缺貨公開道歉,但仍無法掛保證何時能解決問題 Intel 當前仍努力提升現行 14nm 製程與 10nm 製程,目標是要設法在 2019 年底前解決長期供貨不足的情況,而此次 CPU 短缺的主因是強勁的 CPU 需求,相較上半年, Intel 的出貨量達到二位數增長,不過受到今年第三季 CPU 需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處理器 Xeon intel 第九代 Intel新款Xeon W-2200系列處理器 針對人工智慧、3D繪圖等專業需求打造 入門款建議售價294美金 Intel新款Xeon W-2295處理器建議售價為1333美元,而入門款Xeon W-2223建議售價則為294美元,同時此次推出的處理器價格更比前一款產品減少高達48%,預計會在今年11月出貨。 延續上週提前揭曉將推出4款全新Core X系列極致版處理器,並且將處理器型號改為全新命名方式消息後,Intel稍早也宣布推出新款Xeon W-2200系列,主要針對工作站及包含數據科學、電腦視覺、3D處理或邊緣運算等專業運算需求打造,強調在人工智慧推理效率比前一代Xeon W-2100系列快上2.2倍,而在4K影片剪輯效率更快上11%,3D建模效率更提昇10%,而在遊戲編碼編譯效率則是提高10%。 Mash Yang 5 年前
新品資訊 AMD Xeon Intel代號Cooper Lake的新款Xeon可擴充式處理器將於明年推出 對抗AMD新款EPYC系列處理器 Intel代號Cooper Lake處理器產品,可藉由LGA封裝實現高達56核的設計,支援DL Boost技術與bfloat16指令集,讓數據傳輸可以變得更快,同時也能藉由LGA封裝設計有更高彈性應用。 今年初在CES 2019宣布代號Cascade Lake的Xeon系列可擴充式處理器出貨消息,並且預告接下來將準備推出代號Cooper Lake的處理器產品之後,Intel稍早正式宣佈以LGA形式封裝、核心數量高達56核設計的新款Xeon可擴充式處理器將於2020年上半年問市。 Intel Corporation on April 2, 2019, introduced a portfolio Mash Yang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