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富士 APS-C 中片幅 GFX100S X-E4 富士發表電子觀景窗不可拆的 GFX100S 數位中片幅與針對影音族群的 XE4 可換鏡頭相機 今年日本的 CP+ 再度改為線上舉辦,不過過往日本相機品牌都有在 CP+ 前夕陸續發表新機的慣例,繼 Sony 發表旗艦機種 Alpha 1 後,富士則一口氣發表兩款機型,不過都是屬於產品線當中較入門的機種,分別為主打輕巧的數位中片幅 GFX100S ,以及試圖以翻轉螢幕轉戰 Vlog 族群影音應用的 XE4 。 ▲ GFX100S 重量縮減到 900 克,號稱大幅降低合焦猶豫 GFX100S 標榜是富士數位中片幅最輕巧的機種,除了機身尺寸的緊湊化以外,也捨棄原本可拆卸電子觀景窗機構設計,採用更傳統的固定式觀景窗設計,但保有肩部的高對比第二顯示器設計; GFX100S 搭載 102MP 的 B Chevelle.fu 4 年前
新品資訊 Leica 徠卡 中片幅 徠卡 S 系列中片幅相機升級,推出 64MP 、要價 62.5 萬台幣的 LEICA S3 雖然現在的 35mm 片幅數位相機單純以影像品質也早就不遜於中片幅數位相機,不過中片幅充滿魄力的立體層次感仍是許多專業影像工作者難以割捨的,也不外乎 Pentax 、 Fujifilm 等都曾說過何須 35mm 片幅、不如直上中片幅的言論(不過 Pentax 最終仍與市場屈服推出 35mm 片幅相機了),其中徠卡的 S 系列也是許多專業影像用戶推崇的機型,而 S 系列也宣布推出全新一代的 S3 ,從原本 37.5MP 一口氣提升到 64MP ,大幅提升影像的細緻度。 LEICA S3 的售價為 62.5 萬台幣。 LEICA S3 採用一張 45x30mm 的 3:2 比例 ProFormat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奇搞笑 中片幅 Lomography 底片相機 Lomography 推出紙板組合的中片幅底片相機 LomoMod No.1 ,採液體注入鏡頭也很有特色 推出許多復古相機與復古鏡頭的 Lomography 又有新玩意兒了,這次發表的中片幅底片相機 LomoMod No.1 相當有趣,是採用紙板構成機身、搭配液體注入鏡頭設計,號稱靈感來自日式摺紙與木工,不需膠水即可組裝;而液體注入鏡頭可讓玩家注入不同顏色的藥水,拍攝多種風格的照片。 LomoMod No.1 目前已經上架,建議售價為 1,780 元 ▲ SHUTTON 液體注入鏡頭可藉由注入不同色彩的液體改變拍攝色調 ▲紙板構成的機身可打造自我風格 LomoMod No.1 的紙板機身採用雙面印刷,玩家可視喜好組裝與變更設計,同時容易加工的紙板也能夠 DIY 多種風格,而液體注入的 Sutton Chevelle.fu 5 年前
快訊 Fujifilm 富士 中片幅 富士發表 GFX 100 數位中片幅機身,搭載 1.02 億畫素背照式元件並內建 5 軸防振 距離富士 Fujifilm 推出數位中片幅相機 GFX 50S 也有一段時日,富士今日宣布推出新一代的高階數位中片幅機身 GFX 100 ,採用全新的 Sony IMX461 背照式元件,並達到 1.02 億畫素,同時機身內建五軸防手振,同時焦平面相位對焦點達到 100% 的元件覆蓋率,也具備 4K 錄影能力。不過高畫素與高性能的代價肯定不低,預計 6 月上市的 GFX 100 售價達 9999.95 美金。 GFX 100 的機身結構與 GFX 50S 大同小異,也具備模組化的機頂熱靴與可拆卸、迴旋與垂直取景的 OLED 電子觀景窗,機背的 LCD 亦可進行特殊的翻轉;至於感光元件的大小為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徠卡 中片幅 數位單眼 時隔十年再磨一劍,徠卡中片幅數位單眼 S3 將於 2019 年春季上市 距離徠卡當前中片幅機皇 S2 發表已經屆滿十年,雖說相較 35mm 片幅,中片幅相機的產品週期原本就比較長,但畢竟在這十年內相機感光元件技術有驚人的革新,徠卡也宣布將在 2019 年春推出新一代的中片幅數位單眼相機 Leica S3 ,將畫素從 37.5MP 提升到 64MP 。 Leica S3 採用一張 30x45mm 的 ProFormat 元件,維持 3:2 比例,同時較 35mm 片幅大了 56% 面積,且這張新元件較 S2 的 37.5MP 元件提高 71% 的像素,具備 15 檔動態範圍與 50,000 ISO 值,除了具備 3fps 連拍以外,並具備 4K 錄影能力。 Chevelle.fu 6 年前
新品資訊 Fujifilm 中片幅 富士發表採用旁軸相機風格的中片幅機身 GFX 50R ,並宣布機身防手振、焦平面對焦的 100MP 中片幅機身 GFX 100S 開發計畫 目前仍採用 APS-C 與中片幅兩種無反光鏡機身設定、未加入 35mm 全片幅無反光鏡大戰的富士,在此次 Photokina 宣布了一款新機身與新產品開發計劃,同時,也或許是要向當前的 35mm 全片幅嗆聲,富士將其中片幅系統 G 接環稱為 Super Full Frame ,不再以中片幅稱之,也或許是為了避免被不知情的消費者誤認中片幅是小於全片幅至於;此次發表的新機身是採取小型化戰略的 GFX 50R ,而開發計畫則是追求高畫素、將採用 100MP 中片幅感光元件、並首度在數位中片幅元件導入焦平面對焦與機身防手振的的 GFX 100S 。 不同於 GFX 50S 採用近似具備五稜鏡的單眼相機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中片幅 phase one 中片幅怪物, Phase One 宣布搭載 Sony 中片幅背照式元件的 iXM 100MP 航拍相機 Sony 的 Exnor 背照式元件技術現在已經成為成為高階手機、高階相機的代名詞,尤其在 A7R II 開始採用 35mm 片幅的背照式元件技術後更掀起一股旋風;然而 Phase One 新推出的航拍用中片幅機身則採用更驚人的中片幅背照式元件 iXM 100MP ,也是首款搭載 Sony 於去年 11 月所發表的中片幅背照式元件的機身。 這款機身採用 4:3 44 x 33 mm 大小的原件,具備 XQD 記憶卡槽,建議售價高達 4 萬美金,另外也推出 50MP 非背照式版本的 iMX 50MP ,價格降到 21 萬美金。現在也傳聞富士極有可能在新款的 GFX100S 中片幅相機上採用這張元 Chevelle.fu 6 年前
產業消息 Fujifilm 中片幅 無反光鏡 富士將在 Photokina 發表更平價的中片幅機種 GFX-50R 富士在 2017 年正式發表的無反光鏡中片幅數位相機 GFX-50S 可說是一款顛覆型的中片幅機種,採用無反光鏡設計的 GFX-50S 不僅躋身相較傳統中片幅機身小巧,同時還免去傳統中片幅大型反光板觸發所造成的機身振動,且定價亦;現在傳聞指出,富士打算於今年 Phokina 再推第二款中片幅機種 GFX-50R ,且價格也會比 GFX-50S 更低,試圖擴大中片幅的玩家族群。 當然,受限於物理先天的限制,即便 GFX-50S 實現中片幅機身的小型化,不過專用鏡頭的尺寸還是無法小型化,這也是中片幅機種相較 35mm 全片幅更不易普及的原因之一,不過富士未 GFX-50S 加入裁切模式,使其透過轉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hasselblad 中片幅 哈蘇新中片幅數位機 H6D-400C MS 可借元件位移像素合併輸出 4 億畫素 或許是考慮到超高畫素的感光元件現階段仍有許多問題,以及拍攝情境多為靜態,繼 Pentax 與 Olympus 提供基於感光元件位移、可在機身處理的高解析與高畫素模式後, Sony 的 A7R III 也加入藉由感光元件位移連拍的像素合併模式,而現在哈蘇預計在三月份推出的新款中片幅相機 H6D-400c MS 也將藉由感光元件位移,以多連拍的方式合併輸出驚人的 4 億畫素。 H6D-400c MS 本身搭載了一張 1 億畫素的 RGGB 拜耳陣列 CMOS 元件,透過背後壓電驅動使感光元件單位進行偏移,並提供以一個畫素為單位移動的 4 連拍模式,還有以半個畫素為單位移動的 6 連拍模式,借此一方 Chevelle.fu 7 年前
新品資訊 Diana 中片幅 Lomography 底片機 120底片 Lomography 中片幅相機 Diana F+ 歡度十周年,推出限量啞光紅搭配粉藍紀念機 作為 Lomo 風街拍愛好者,採用中片幅底片的 Lomography Diana F+ 是不少人心中的夢幻機種; Diana F+ 承襲 1960 年代於香港生產、並主要出口到美國的 Diana 相機,轉眼間自 2007 年由 Lomography 重生後也已經有十年了,至今仍以復古外型與創意功能深受喜愛 120 格式底片相機玩家的青睞;而時周年紀念機以 1960 年美式餐廳的復古風格,採用啞光紅搭配粉藍色,同時以復古金色鏡頭點綴,彷彿回到原版 Diana 所推出的六零年代。 Diana 十周年紀念版即日起在 Lomography線上商店以及Lomography台北大使館推出,建議售價為 3,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