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天堂 樂高 月球 樂高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 隕石塵埃打造月球積木 樂高與歐洲太空總署合作,利用真實隕石塵埃製作樂高積木,展示如何在月球上利用當地資源建造建築。 樂高稍早與歐洲太空總署 (ESA)合作,利用真實的隕石塵埃製作樂高積木,並且將在今年9月20日以前於特定樂高直營專賣店展示。 除了作為趣味展示之外,此展示內容更凸顯太空人在月面上的建築是如何利用月球地表現成材質製作。 由於要從地球運送建材至月球上使用需要耗費大量成本,同時也會有運送上的難度,因此利用月球地表材質作為建材是最好解決辦法。不過,相比地球重力與大氣環境明顯不同,加上使用材質與地球上常見泥土、沙、土石等也不同,因此在建材設計與使用方式也會有差異。 因此,目前在月球上使用建材為月表上的岩石與礦物 Mash Yang 10 個月前
新奇搞笑 月球 阿姆斯壯 阿波羅11號 阿波羅登月小艇辦公桌 一家專做道具的設計公司公開了幫客戶改造的書桌,使用了一張社畜專用中規中矩的辦公桌,在正面與側面做了「手腳」,模仿 1969 年人類登陸月球阿波羅11號登月艇的獨特造型。可以看到金色管子製成的支撐腳,支撐腳直接降落在泡沫材料的月球表面上,上面有旗幟和當年第一個踏在月球土地上的阿姆斯壯腳印。 書桌上展示著阿姆斯壯、柯林斯和艾德林的簽名,前方還有紀念銘版,想必主人應該是位十足的太空迷。這裡看更多。 Twelve 2 年前
科技應用 火星 月球 登月 Blue Alchemist 月球挖礦時代來臨?藍色起源公布月面土壤提煉鋁、鐵、矽等材質 製造太陽能電池等建材技術 藍色起源表示,藉由Blue Alchemist技術煉取材質所製造太陽能電池,約可在月球表現使用超過10年以上,同時也能以更有效率、對環境友善情況建造月面基地,同時也能透過太陽能電池確保月面基地運作正常。 由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成立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 (Blue Origin),稍早宣布將以其Blue Alchemist技術,以熔融電解方式從月球表面採取土壤中提煉出鋁、鐵、矽等材質,藉此製作太陽能電池、覆蓋表面用玻璃,以及鋁線原料。 而此項技術,將用於藍色起源與美國太空總署合作的Artemis登月任務,以及後續登陸火星任務,如此一來即可解決原本登月必須呈載運輸物資原料的問題,直接在月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NASA 輪胎 Bridgestone 月球 普利司通 普利司通攜手美國 Teledyne Brown 為 NASA 月球地型車開發專用金屬無氣輪胎 自從人類成功登陸月球後,月面探索一直是航太領域挑戰的目標,日本知名輪胎與橡膠製造商普利司通 Bridgestone 宣布,與美國 Teledyne Brown 工程團隊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為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可載人月球地型車 LTV 開發專用輪胎。 ▲普利司通為 LTV 開發了金屬無氣輪胎,使 LTV 可在惡劣的月面環境安全運行 Teledyne Brown 為了美國太空總署月面探索的月球地型車開發需求,集結多家專業團隊,其中包括日產北美公司、 Sierra Space 、 Textron 與普利司通;月球環境具有極端溫度、宇宙射線輻射與包括岩石、沙地沙漠等惡劣環境,為了使 LTV 在 Chevelle.fu 2 年前
科學新知 月球 月球土壤 阿姆斯壯後另一個人類在月球的一大步:用月球土壤種阿拉伯芥發芽 這是一小罐土壤,但卻是人類對太空農業知識的一大步:科學家首度利用阿波羅計畫中太空人攜回的月球土壤種植植物。 這項開創性實驗的詳細,12日發表在「通訊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期刊,這給研究人員帶來希望,有朝一日或許能在月球上直接栽種植物。 那將為未來的太空任務節省很多麻煩和費用,促進更長、更遠的太空飛行。 然而,根據這項研究的作者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研究人員的說法,這個課題還有很多仍需研究,他們打算竭盡全力做下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說:「這項研究對太空總署的長期人類探索目標 中央社 2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核電廠 月球 月球 核電廠 外星移民不是夢:NASA想在月球建核電廠 如果能順利在月球建立核電廠將是第一步,未來目標在火星建廠發電。如果有人知道要怎麼把核電廠搬上月球,美國政府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19日徵求提案,以開發星球表面核裂變電力系統。這兩個機構正在合作,希望在10年內開發一項不用仰賴太陽的能量來源,供登月任務使用。 實驗室的核裂變能源計畫領導人柯比塞羅(Sebastian Corbisiero)在聲明中表示:「能在月球建造一個可靠、大功率的供電系統,對人類探索太空的下一步極為重 中央社 3 年前
應用教學 台北 地球 21 時間 月球 直播 嘉義市 線上看 2020 6 日蝕 台北天文館 日食 日環蝕 日環食 2020年6月21日台灣日環食觀賞攻略:日食時間、觀測地點、線上直播、錯過再等195年 依據沙羅週期,每個地區發生日食的時間間隔都不相同,前一次台灣可以見到的日環食在2012年,而若是錯過這次2020年6月21日的日環食觀測機會,下次則要在將近200年後的2215年才能遇見台灣的日環食了。本次日環食從非洲內陸橫跨西太平洋,幾乎整個亞洲都在日環食的可見範圍內,台灣將在6月21日下午14點之後,從金門到台東各地陸續出現日環食,其他地區也可以見到日偏食景象。本篇介紹2020年6月21日日環食的起訖時間、觀賞地點、線上直播位置,也提醒民眾在觀測太陽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以免造成眼部永久性的傷害。 2020台灣日環食YouTube直播線上看:各縣市日食現場直播 台北天文館 日環食直播 嘉義 Zero圈圈 4 年前
科技應用 照片 高清 月球 攝影師 天文 表面 利用10萬張照片組合而成的高解析月球表面照 美國天文攝影師Andrew McCarthy將10萬張照片月球照片結合成一張超高解析度的月球照,在這張巨大的照片中,月球上的陰影和火山丘都可以一覽無遺地看得一清二楚,這名攝影師甚至表示連顏色都沒有誤差,只是礙於我們無法看到月球背面,所以高清照片只有面對我們的這一面可以欣賞。 在2019年時已經做過一次5萬張照片的拼接 這位攝影師Andrew McCarthy其實在2019年就已經進行過相同的工作了,他將月球分作25個部分,每部分拍2000張,使用Sony A7 II和彩色天文相機、望遠鏡和赤道儀交叉使用,2019年的版本就已經高達8100萬像素,2020年的版本像素肯定破億。喜歡他的作品可以追 討喜小姐 5 年前
新奇搞笑 月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阿波羅11號 以四萬多顆樂高紀念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50週年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史密森尼博物館為紀念今年7月20日是阿波羅11登月50週年,特地花了300小時以44051塊樂高打造了1:1等身大的太空人,重現當年艾德林身穿太空衣在月球上漫步的照片,面罩上還反射出阿斯壯的身影。 由 NASA - http://grin.hq.nasa.gov/ABSTRACTS/GPN-2001-000013.html, 公有領域, 連結 這裡看更多。 Twelve 5 年前
科學新知 動畫 月球 google doodle 月球登陸 月球登陸50週年:用60秒看完圖文或四分鐘看完Google紀念動畫 月球登陸50週年,Google 特別製作了四分多鐘的紀念動畫,以阿波羅11號宇航員邁克柯林斯第三人稱的方式跟我們介紹其中的過程,還炫耀了在月球側面喝熱咖啡的喜悅,絕對值得您花四分鐘來觀看,如果沒時間的話我們也透過這個動畫做了圖文介紹,只要一分鐘的時間跟全世界一起紀念這個人類的一大步: 嗨,我是邁克柯林斯,阿波羅11號的宇航員,點火步驟開始...... 6,5,4,3,2,1,0 ......所有發動機都打開。啟動!我們正在崛起。0年前,我離開了一次冒險,將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帶到了歷史上的第一次月球表面。我在起落架上60英里的軌道上停留,這終於把我們全部 atticus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