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消息 microsoft surface 微軟 windows 8 ivy bridge Tegra3 Windows RT 微軟 Surface Pro 與 RT 將在 8 月 4 日正式登台,不過感覺晚了點... 微軟正式推出 Surface Pro 以及 Surface RT 至今已經一年有餘,先前也宣佈過台灣將會開賣,而台灣微軟今天正式宣佈這兩款平板將於 11 天後,有就是 8 月 4 日正午 12 點於燦坤、法雅客等百家旗艦門市開賣,將會有限量首賣以及組合優惠價格。只不過謠傳中第二代 Surface 似乎都快推出,台灣現在才開賣第一代不會稍晚了點嗎?好吧,至少多個可以玩 Windows 平台專屬的最後一戰:超級特攻隊的載具。至於販售據點:請點此 Chevelle.fu 11 年前
開箱評測 SONY nvidia xperia 平板 Tegra3 xperia tablet s tabl;ets android 4 延續獨特舒捲設計,搭配多樣獨特配件的 Sony Xperia Tablet S 動手玩 去年 Sony 正式進軍推出 Android 平板市場所推出的兩款產品: Tablet S 以及 Tablet P ,皆是採用雜誌握持概念的書卷設計。尤其造型看似怪異的 Tablet S 卻由於特殊的上寬下窄造型,讓筆者對其單手握持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今年 Sony 將 Android 平板歸入 Xperia 品牌後,第一波產品就是延續 Tablet S 的 Xperia Tablet S ,同樣採用書卷造型,但是機背導入大片金屬材質,厚度還比起 Tablet S 更薄、重量更輕,重點是 Xperia Tablet S 還是一款具備 IPX4 生活防潑水等級的平板,也就是無論拿到廚房甚至浴室 Chevelle.fu 12 年前
SONY Android tablet xperia 平板 Tegra3 Sony 第二世代 Android 平板改掛 Xperia 子品牌? 圖片來源: mobiFlip.deSony 推出 Tablet S 以及 Tablet P 也快滿一年了,當競爭對手逐漸升級到 Tegra 3 平台後, Sony 的平板也終於有些動作。德國網站 mobiFlip 披露,新一代的 Sony 平板將會命名為 Xperia Tablet ,也說明"一個大 Sony( One Sony ) "戰略啟動後, Android 平板與前 Sony Ericsson 手機部門也合而為一了,不過早在 Tablet S 以及 Tablet P 的 UI 就可看到與 Xperia 手機相似的操作理念,這次的部門整併不讓人太意外就是。Xperia Chevelle.fu 12 年前
nvidia itx 工控 Tegra3 NVIDIA 進軍工控市場的第一步,控創推出 Tegra 3 ITX 主機板 圖片來源: KontronNVIDIA 靠著 Tegra 3 在平板打響名號,另外也成功進軍車載通訊系統,而最近又有了更大的進展,就是切入工業用嵌入式系統平台大廠德國 Kontron 控創,控創推出一款 KTT30 的 mITX 工業用主機板,這算是相當大的突破,畢竟要切入這類專業嵌入式主機板卡廠商供應鍊,產品成熟度與穩定性要有一定的水準。KTT30 採用 900MHz 版本的 Tegra 3 晶片,可支援最高 2GB DDR3L 記憶體,並且具備一條 mPCIe 、一條 mPCIe 與mSATA 混合插槽、一條支援 3G 數據機的 mPCIe 插槽以及 2 個 SD 卡插槽,輸出入端子包含三 Chevelle.fu 12 年前
新品資訊 產業消息 nvidia 平板 GTC Tegra3 kai NVIDIA Kai 計畫會成為白牌平板終結者嗎? 先前 NVIDIA CEO 黃仁勳已經親口透露暑假檔期就會看到 199 美金的 Tegra 3 平板,而在甫結束不久的股東大會, NVIDIA 副總裁 Rob Csonger 再度證實這個計畫已經著手進行,而且是一個完整的計畫,稱之為"Kai" ,這套計畫不僅僅只是提供處理器,更是一個完整的參考設計方案,包括省電且低價的相關元件,包括顯示器與內部晶片等。由於搭載 Tegra 3 ,這個計畫想當然是會預載 Android 4.0 系統( Windows RT 表示: 啥 199 美金?辦不到啦!),而且相較先前與華碩合作推出 250 美金的 Eee Pad MeMO ME37 Chevelle.fu 12 年前
開箱評測 蘋果新聞 產業消息 ARM gpu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PowerVR A5 cortex-a9 Tegra3 應用處理器 安謀 a5x 安謀是要怎樣(18):以 A5X 為例,GPU 架構肥大化風氣也吹到 ARM 架構上 ... 圖片引用自: PC.Impress 上週看到國外網站介紹蘋果最近兩款應用處理器的尺寸變化,忽然發現蘋果從 A4 到 A5 、 A5 到 A5X 的尺寸有了微妙的變化,而相較類似的競爭對手例如 NVIDIA Tegra 3 , A5X 也整整大了一號,甚至與 32nm 的 Atom 處理器相差無幾。蘋果近年應用處理器的發展,其實代表了幾個事實,其中是成本,其次是硬體架構上的重要性,以及從 CPU 到 GPU 了。參考來源: AV.Impress先從硬體架構談起,其實相同的狀況也早就出現在 PC 產業,好幾年前,兩家 GPU 大廠 AMD 以及 NVIDIA 的 GPU 晶片複雜度早就超越 x86 Chevelle.fu 13 年前
蘋果新聞 產業消息 Tegra3 a5x Tegra 3 與 A5X 之爭,當然不會是A方說了算 (圖片來源:Laptop Mag) 繼之前 NVIDIA 大方歡迎來驗貨之後,國外 Laptop Mag 便從善如流拿了搭載 Tegra 3 的 Asus's Transformer Prime 來和新的 iPad 來跑測試軟體,包括 GLBenchmark 2.1、Geekbench、Peacekeeper 和 Sunspider 等,詳細數值比可以到 Laptop Mag 去看,不過大致上來說,擁有四核心 GPU 的新 iPad 有比較優秀的 3D 圖像表現,而四核心 CPU 的 Tegra 3 則是在運算速度上表現較佳,至於傳說中的四倍,想來真的是選擇性的說法囉。跳轉繼續。 除了各項 b annti wang 13 年前
產業消息 Samsung 三星 ti qualcomm nvidia omap5 Tegra3 應用處理器 Krait 安謀,ARM 安謀是要怎樣(11)雙核打四核?架構改善差很大 如果持續追蹤最近 ARM 陣營幾款發表的應用處理器,不難發現最近的趨勢已經走向多核心設計,就目前剛公佈的幾款處理器當中,高通的 MSM8960 以及 TI OMAP 5 是使用新一代的雙核新架構,至於 NVIDIA Tegra 3 以及三星新款 Exynos 則是鎖定四核心技術;然而到底幾個核心,會是手機與平板的最佳選擇?如果單從帳面核心數量來看,雙核心強過單核心、四核心強於雙核心似乎是不變的真理,但現實是單純就流暢度而言,只要調校得宜,在 Android 系統高時脈單核心表現甚至超過時脈略低的雙核心。雖然這也牽涉到作業系統對於多核心的管理能力,不過也暴露多核心架構的先天限制:核心越多,效能不 Chevelle.fu 13 年前
產業消息 ARM nvidia Tegra3 應用處理器 至尊變形平板 vsmp vSMP 太饒舌, NVIDIA 重新叫他 4Plus-1 vSMP (virtual 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到底是想表達些什麼?光看字面還是要猜個老半天,但是對於消費者要瞭解這種專有名詞也太痛苦了,所以 NVIDIA 乾脆幫 vSMP 改了一個簡單易懂的新名字,叫做 4Plue-1 4Plus-1,直接翻譯叫做"四加一",剛好說明了這個技術是四核心搭配一個伴隨核心,相較 vSMP 這新名字夠簡單易懂了吧?當然有興趣重溫 4Plus-1 技術原理的科科可以重溫一下這篇舊聞:NVIDIA次代Tegra的vSMP架構,宛如應用處理器界的油電混合車新聞來源: Anandtech Chevelle.fu 1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