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qualcomm Azure 人工智慧運算 人工智慧模型 Llama 2 Meta 推出強化 AI 模型 Llama 2 將整合進微軟 Azure 服務與 Qualcomm 處理器 Meta推出AI模型Llama 2,參數規模比上一代增加一倍,並將整合進微軟Azure雲端服務及Qualcomm Snapdragon處理器,提升AI運算能力。 Meta在今年初揭曉人工智慧模型Llama之後,稍早更接續宣布推出Llama 2,並且宣布與微軟、Qualcomm合作,分別將此人工智慧模型應用在雲端服務與手機產品。 Llama 2使用訓練參數規模增加至2兆組,相比Llama約增加一倍以上,同時也將前後文資料長度限制放寬一倍。 而本身除了同樣維持開源架構設計,一樣也維持其應用彈性,分別可對應70億、130億及700億組的參數運作型態,因此也保留其佈署應用彈性,例如此次宣布與微軟合作應 Mash Yang 1 年前
科技應用 AI Azure Copilot Build 2023 微軟 Build 2023:微軟將提供開發者豐富的 AI 資源和新工具 微軟Build 2023大會以人工智慧為主軸,強調與OpenAI的深度合作,並將AI技術資源融入開發者服務,將增強Microsoft 365 Copilot的支援並提供開發工具,同時透過Azure OpenAI服務和其他AI技術資源,降低企業與開發者導入AI的門檻。 相比2021年及2022年的Build開發者大會主軸放在雲端整合應用發展,今年度的Build 2023隨著與OpenAI深入合作,微軟更一步將更多人工智慧技術資源帶到服務內容開發,讓開發者能藉此打造豐富的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服務。 例如針對在Microsoft 365 Copilot服務增加支援擴充程式設計,微軟也同步提出相關設計規範 Mash Yang 1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Azure 數位孿生 ISSAC Sim Omniverse Cloud GTC 2023 : NVIDIA 借助 Omniverse Cloud 提供 Issac Sim ,使機器人開發者能透過雲服務結合 Jetson Orin 嵌入式平台加速機器人開發 藉由 NVIDIA 公布 Omniverse Cloud , NVIDIA 同步宣布可利用 Omniverse Cloud 進行 Issac Sim 並搭配量產的 Jetson Orin 平台,提供機器人自雲到邊際的開發靈活性;同時也由首家宣布提供 Omniverse Cloud 的微軟 Azure ,以基於 NVIDIA OVX 系統作為雲端 Issac Sim 的服務供應商。 Issac SIM 是 NVIDIA 為了加速自主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所提供的平台,可藉由 Omniverse 建構數位孿生環境,在與現實具備相同物理特性的虛擬環境中進行機器人設計、機器人 AI 開發、訓練與驗證,使機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AI Azure H100 aws Hopper NVIDIA H100 GTC 2023 : NVIDIA 與多家合作夥伴公布基於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 的新產品與服務,滿足對生成式 AI 訓練與推論的增長需求 NVIDIA 在 2022 年 GTC 公布新世代的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 ,藉由嶄新的架構還有突破性的 Transformer Engine ,能為通用運算與新一代生成式 AI 帶來極大的效能提升,當時多家宣布導入的大型服務商也逐步開始提供基於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 的產品與服務, NVIDIA 在 GTC 2023 也攜手合作夥伴公布多項基於 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 的產品與服務。 ▲微軟將開放 H100 實例的非公開預覽版 包括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與多 Chevelle.fu 2 年前
產業消息 NVIDIA GTC nvidia Azure 數位轉型 Omniverse Omniverse Replicator 數位孿生 GTC 2023 : NVIDIA 擴大 Omniverse Cloud 規模推動工業數位化,微軟 Azure 成首家 Omniverse Cloud 雲端服務供應商 NVIDIA 宣布其下平台即服務 NVIDIA Omniverse Cloud 開放特定企業使用,同時微軟 Azure 也成為首家提供 Omniverse 的雲端服務供應商,使企業能夠以具備規模與安全性的微軟 Azure 取得 Omniverse 軟體應用成是與 NVIDIA OVX 基礎設施的完整堆疊套件。 微軟預計於 2023 年下半年推出基於 NVIDIA OVX 運算系統的 Omniverse Cloud 微軟在 Azure 提供全新 Omniverse Cloud 訂閱使用服務,使汽車產業自設計、工程至智慧工廠、行銷等團隊皆可將工作流程軟體數位化,包括連接 3D 工具加速車輛開發,建 Chevelle.fu 2 年前
科技應用 微軟 bing Azure OpenAI 搜尋服務 ChatGPT New Bing 微軟準備公布結合 ChatGPT 技術的新版 Bing 搜尋服務 微軟已經在GitHub能結合OpenAI技術,讓系統自行編寫程式內容,並且在Azure雲端平台服務整合ChatGPT技術,讓應用Azure服務業者能打造更豐富的人工智慧互動內容。 在Google計畫於法國當地時間2月8日下午2點30分 (台灣時間為當天晚間9點30分)舉辦一場以搜尋、地圖,以及之後應用為主題的發表活動,並且預計推出名為「Bard」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之後,微軟也準備將在美國西岸時間2月7日於總部舉辦一場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媒體活動。 此活動並未透過線上直播形式對外發表,主要會聚焦微軟目前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發展現況,或許有可能推出整合ChatGPT技術的新版Bing搜尋服務。 在此之 Mash Yang 2 年前
產業消息 office windows 微軟 Azure 雲端服務項目 微軟財報顯示雲端業務持續增長 但 Windows、硬體營收大幅衰退 微軟目前主要營收集中在雲端服務項目,原本的Windows作業系統已經不再是主要營收獲利來源,同時硬體設備依然無法成為主要獲利項目。 日前確定裁撤萬名員工之後,微軟稍早公布2023財年第二季財報結果,其中營收達52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淨利則達164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則是減少12%。 若依照業務區分的話,包含Office產品在內的生產力與商業流程業務部門營收達170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7%,其中Office商業產品與雲端服務營收增加7%,Office 365商用產品營收更增加11%,而Office消費產品與雲端服務營收則減少2%,Microsoft 365消費端用戶人數則增加至6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微軟 Azure OpenAI AI Test Kitchen ChatGPT 微軟再投資 OpenAI 數十億美元 也是唯一與 OpenAI 合作的雲端平台服務提供業者 Google計畫對外展示能與ChatGPT抗衡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其中包含一款圖像自動生成工具,另外也包含升級款AI Test Kitchen,另外還包含一款可能準備與亞馬遜線上試穿服務競爭的功能,並且將以購物試穿 (Shopping Try-on)為稱。其他則包含一款能在Pixel系列手機創建桌布,以及可讓開發者更容易打造Android平台app的工具。 日前宣布將OpenAI的自然語言對話語言模型ChatGPT整合進Azure雲端平台服務,微軟再次宣布將針對OpenAI進行高達數十億美元金額投資,藉此擴大人工智慧應用發展。 微軟過去其實就已經向OpenAI進行投資,同時雙方也已經建立多方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Azure OpenAI 雲端平台 ChatGPT 微軟 Azure 雲端平台將整合 ChatGPT 讓使用者能以更自然地進行人機互動 除了將ChatGPT整合進Azure雲端平台,微軟日前也傳出將把ChatGPT整合進Bing搜尋服務,藉此讓搜尋結果更符合使用者需求,同時也能尋找更符合解答的內容。 微軟執行長Satya Nadella證實,將於Azure雲端平台整合由OpenAI推出的自然語言對話語言模型ChatGPT,藉此讓Azure雲端平台服務用戶能使用更多人工智慧應用功能。 目前微軟已經向OpenAI投資10億美元,甚至傳出計畫向這家同樣由Elon Musk創立的新創公司投資更多金額。而此次確定將把ChatGPT整合進Azure雲端平台,更凸顯微軟與OpenAI合作關係越來越緊密。 在此之前,OpenAI推行服務已經創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Azure Lumenisity 空芯光纖技術 微軟收購英國光纖技術業者 Lumenisity 透過空芯光纖技術強化 Azure 雲端服務網路運作效率 相比傳統以實心玻璃材質打造的光纖設計,空芯光纖具備傳遞速度提升47%,同時延遲表現更低,甚至在訊號傳遞衰竭率表現更低,在長距離佈署應用更可減少轉發器 (repeater)使用量,加上本身架構設計更能讓整體應用成本降低。 微軟日前宣布收購英國光纖技術業者Lumenisity,藉此強化其Azure雲端服務平台背後網路基礎架構,並且預期藉由Lumenisity的空芯光纖 (Hallow Core Fiber,HCF)技術提高網路傳輸效率。 Lumenisity的空芯光纖技術源自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光電研究中心,並且於2017年自研究中心拆分為獨立公司。 相比傳統以實心玻璃材質打造的光纖設計,空芯光纖具備 Mash Yang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