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 數位相機 攝影 相機包 筆電包 單眼相機 閃光燈 攝影包 WANDRD WANDRD ROGUE SLING 9L相機包評測,適合一日拍攝且可彈性搭配筆電包的緊湊相機包 由於筆者的相機拍攝配置並非專業攝影師需求,但又會因為出差與工作需求需要能夠安放雜物與筆電的設計,故多半在挑選相機包都會想找到不需要太多相機收納空間、可以放筆電的雙肩後背包為主,不過由於隨著工作模式改變,有時不需要那麼複雜的工作工具配置,帶著原本考慮到出差的21升背包又嫌麻煩,於是興起了找尋有彈性的單肩攝影包的想法,在諸多評估後選擇WANDRD ROGUE SLING 9L單肩相機包。 日常使用專業相機後背包仍有些大材小用 ▲WANDRD PRVKE 21雖然設計相當出色,不過以筆者非出差的情境又過大了些 筆者現行使用的雙肩後背包同樣是WANDRD品牌,不過是上一個版本的PRVKE 21;當初會 Chevelle.fu 5 個月前
產業消息 數位相機 canon 單眼相機 底片相機 Canon高層受訪表示對復古風數位相機有興趣,他個人偏好AE-1 現在數位相機雖然受智慧手機影像再度小眾化,不過從市場細分來看,除了高規格的數位相機以外,採用復古外型的相機如Fujifilm或Nikon Zfc、Nikon Zf也深受玩家喜愛;外國攝影網站Digital Camera World採訪Canon影像業務營運部門主管Manabu Kato時,Manabu Kato透露Canon知道現在的復古趨勢,同時Canon確實有能力滿足消費者對復古外型相機的需求,不過他無法代表Canon對於是否有復古風數位相機的商品計畫表達意見。 ▲除了Fujifilm以外,Nikon的Zf與Zfc吸引不少喜歡復古外型相機的玩家 Manabu Kato在受訪時表示Canon Chevelle.fu 8 個月前
開箱評測 數位相機 Olympus m43 單眼相機 OM System OM-1 OM System OM-1機身與ED 12-200mm F3.5-6.3鏡頭組合實戰評測,也許是最適合筆者工作型態與需求的一機一鏡組合 OM System在2022年所推出的OM-1不僅只是Olympus可換鏡頭相機的顛峰之作,也是整個M43系統相當代表性的旗艦機,由於大幅改善高ISO表現,甫以出色的對焦系統與操作感,問世後造成相當大的迴響,雖然OM System在2024年推出後繼機型OM-1 MK2,不過從使用者的角度OM-1至今仍相當出色;適逢筆者先前向總代理元佑公司商借OM-1與ED 12-200mm F3.5-6.3組合,並前往NVIDIA GTC大會以及後續參加Gogoro Pulse體驗活動,筆者想從使用需求為出發點,探討這套組合為什麼可能是筆者的首選組合的原因。 M43系統的高機動性與片幅裁切的焦段、放大倍率等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數位相機 Panasonic Fujifilm m43 單眼相機 Canon NIKON OM System CP+ 2024觀測:專業相機品牌主場活動將更著重與攝影愛好者的互動而非新品發表 隨著線上直播越來越便利,許多過往被用於公布消費型產品新品的大型展會活動不免受到衝擊,畢竟許多大廠除了不在活動上公布新品,小則縮減規模、甚至直接不參與活動;數位相機產業更面臨一般消費者改以智慧手機作為攝影工具,數位相機的使用族群縮減,產品型態也越來越趨向特殊化與高階化,作為數位相機品牌主場最重要的活動CP+則處在相當獨特的狀態,筆者剛好有個機會能在2024年CP+短暫停留數小時,就以筆者的觀察闡述此次看到的情況。 特殊性、高單價的數位相機成主力 ▲2024年的CP+仍吸引不少攝影愛好者參與,但據參加過2023年場次的友人表示首日人潮相對更少 ▲最後一位相機部門出身的前Olympus取締役小川治男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nikon DSLR 單眼相機 無反光鏡 nikon z Nikon駁斥停產F接環相機與鏡頭謠言,強調F接環產品的生產、銷售與支援仍將持續 由於Nikon把重心轉換到Z接環並有不錯的表現,先前開始謠傳Nikon已經停產F接環的相機與鏡頭,不過日本網站MyNavi News向Nikon求證,Nikon代表則駁斥停產F接環產品的說法,強調仍將持續生產、銷售與提供F接環產品支援。 ▲Nikon現在的發展重心聚焦在Z接環產品,照片為Zf 由於無反光鏡結構可換鏡頭相機幾乎成為絕多數相機品牌的未來發展重點,即便過往自SLR到DSLR時代再輝煌的品牌也都將重心轉移到無反光鏡系統,現在市場上幾乎也罕見相機品牌推出DSLR與相關鏡頭;雖然Nikon駁斥停產F接環產品的說法,但可預期資源分配的重心也不會聚焦在F接環上,只是礙於至今仍有許多使用DSLR Chevelle.fu 1 年前
開箱評測 pentax DSLR 單眼相機 APS-C 數位單眼相機 K3 III Pentax K-3 III 相機搭配 HD DA 21mm F3.2 鏡頭評測,集結 Pentax 對光學觀景窗技術與想法的大成之作 受到無反光鏡技術大幅突破的影響,幾乎多數的傳統相機品牌都將重心放在無反光鏡相機的開發,過往死鴨子嘴硬僅將無反光鏡技術視為休閒級產品的 Canon 與 Nikon 也在痛定思痛後把核心技術投入無反光鏡系統開發,雖未說死、但也等同淡出 DLSR 的開發;目前日系相機品牌也僅存 Ricoh Image 旗下的 Pentax 仍堅守 DSLR 設計,筆者也向 Pentax 台灣總代理富堃借用 Pentax K3 III 相機搭配 HD DA 21mm F3.2 鏡頭的組合,以針對當前 DSLR 的現況寫一篇並非能稱的上評測的文章。 逐漸被時代荒流淹沒的 DSLR ▲DSLR 已逐漸被無反光鏡取代,雖未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單眼相機 感光元件 背照式CMOS 手機相機 畫素合併 DPReview DPReview 探討為何專業數位相機的影像突破不及智慧手機迅速引起熱烈討論 DPReview 是許多相機愛好者的必看內容網站,日前差點因為亞馬遜的清算計畫收攤,不過最終又獲得續存;而 Dpreview 近期發表了一篇內容,探討為何專業相機的影像技術突破不及智慧手機,尤其在過去十年以來,智慧手機的影像品質已從「不堪入目」進化到超越多數人認知的「夠好」,反而數位單眼相機的影像品質好像沒有那麼顯著的提升,最後討論到手機攝影與專業的品質差異將走入如哲學般的問題。 根據 DPReview 的分析,專業相機的大型感光元件相較手機感光元件的技術發展看似沒有在十年內有太大的突破,原因並非大型感光元件技術沒有進步,而是兩者的技術需求與技術困難點完全不同。 ▲由於手機感光元件小,如背照式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數位相機 單眼相機 A6700 Vlog Sony APS-C 旗艦相機 A6700 在台公布上市資訊,單機售價 41,980 元並提供兩種鏡頭套裝 台灣 Sony 宣布將於 2023 年 7 月 21 日正式在台開賣全新 APS-C 片幅旗艦可交換鏡頭相機 A6700 , A6700 是 A6000 家族歷經 4 年的大改版機型,延續類旁軸機身設計風格,並搭載焦點更多的新世代感光元件與影像引擎,無論是動態或靜態影像皆有顯著的提升,且具備大容量 Z 電池、多角度翻轉螢幕等特色;此外 Sony 也宣布同步引進小型指向型麥克風 ECM-M1 ,針對創作者與 Vlog 需要小巧、高性能的數位麥克風提供新選擇。 A6700 將提供單機 ILCM-6700,包含 E PZ 16-50mm 沉胴式鏡頭的 ILCM-6700L 標準變焦鏡組,以及包含旅遊 Chevelle.fu 1 年前
新品資訊 SONY 鏡頭 Sony Alpha 單眼相機 Sony 公布輕量中長焦微距變焦鏡頭 FE 70-200mm F4 Marco G OSS II ,具 0.5 倍放大倍率、鏡長小於 15 公分 Sony 在公布 A6700 的同時,也宣布全新的輕巧型中長焦微距變焦鏡頭 FE 70-200mm F4 Marco G OSS II ,僅 794 克重量,同時縮減 15% 長度,具備 F4 大光圈與 0.5 倍放大倍率,近一倍結合 2 倍增距鏡可實現 140-400mm F4 焦段與 1.0 放大倍率。 FE 70-200mm F4 Marco G OSS II 預計 7 月 21 日在台上式,建議售價為 47,980 元 ▲較前一代產品縮減鏡筒長度,並具備 0.5 倍的半微距能力 FE 70-200mm F4 Marco G OSS II ( SEL70200G2)是 Sony 第二代的 Chevelle.fu 1 年前
產業消息 底片 pentax 單眼相機 ricoh image 底片相機 Ricoh Image 為 Pentax 菲林計畫徵求全球消費者意見,希冀成為 2024 年推出全新底片相機的基石 Ricoh Image 在 2022 年底宣布「菲林計畫」( Film Project ),將為 Pentax 品牌從 0 開始打造一台全新的底片相機;隨著計劃仍在持續,菲林計畫也積極徵求消費者意見;而稍早 Pentax 台灣官方粉絲團貼出一則「PENTAX底片相機計畫問卷表」,希冀徵求台灣底片相機玩家意見,為目標於 2024 年問世的 Pentax 底片相機指引明燈。 「PENTAX底片相機計畫問卷表」將於 2023 年 6 月 14 日至 2023 年 6 月 25 日徵求台灣底片攝影玩家的意見,若你仍熱愛底片攝影、希望能有一台全新、可靠的底片相機,不妨動動手指提供寶貴的建議。 【PENT Chevelle.fu 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