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評測 相機 Leica EVIL APS-C leica t system leica t 百年的相機老舖重新定義回歸攝影原點,徠卡 T System 動手玩 走過一百年,徠卡在攝影玩家的心中有著難以動搖的地位,不是因為他的昂貴,而是懂得攝影的使用者親手用過一次真正的德國徠卡設計與製造的相機與鏡頭,就能感受到它並非浪得虛名,其光學工藝即便到了數位時代,仍然獨樹一格。而徠卡也在歡度百年之餘,推出一款足以顛覆消費者對於徠卡既定印象的 Leica T System 。這款兼具百年紀念機性質的 Leica T System 有幾個重要的突破點,首先它採用全新的設計與操作邏輯,同時以價格來說它也比起過去由徠卡操刀的可交換鏡頭數位相機平易近人許多。跳轉開始介紹這款顛覆自我的徠卡百年紀念機種。Leica T System 的改變是從裡到外的,從與 Audi Des Chevelle.fu 10 年前
產業消息 相機 Leica EVIL 徠卡 百年相機老舖的革新之作,徠卡新世代可換鏡頭系統 Leica T-System 正式發表 照片來源: Leica堪稱徠卡在 21 世紀的重大突破的徠卡全新可交換鏡頭系統 Leica T-System ,稍早在德國正式公布,這款新世代的徠卡相機採用可交換鏡頭的自動對焦機身,機身採用鋁合金一體切削工藝,更大膽在機背採用 3.7 吋觸控螢幕取代一般相機位於機背的物理按鍵,透過觸控的方式進行機能的調整,更增添 WiFi 與內建 16GB 儲存。對徠卡來說,如果這不叫突破,甚麼叫突破?新聞來源:徠卡跳轉繼續徠卡現任 CEO Dr. Andreas Kaufmann 對於 Leica T-System 的詮釋就是" About Essence ",賦予這款相機回歸攝影本質的使命,以 Less Chevelle.fu 11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DSLR Sony Alpha EVIL NEX a6000 延續高階 NEX 精華搭配便利無比的旅遊鏡, Sony A6000 與 E PZ 18-105mm F4 G OSS 動手玩 Sony 可交換鏡頭相機產品線自去年下旬開始整併,除了命名方式放棄既有的 NEX 子品牌,與單眼相機系統皆以 A ( Alpha )稱之外,也把原本 NEX 達 4 款的產品線進行合併,如先前評測過的 A5000 即是 NEX3 與 NEX5 的後繼,而這次所要評測的 A6000 ,則融合了 NEX6 與 NEX7 ;另外也同時借到 Sony 新款的恆定光圈旅遊鏡 E PZ 18-105mm F4 G OSS 。以產品線的特性而言, NEX6 與 NEX7 有許多重疊之處,包括以類似正統單眼相機的操作性,內建電子觀景窗,具備擴充閃燈的熱靴。定位高階的 NEX7 的外型設計有較好的質感與高畫素, Chevelle.fu 11 年前
產業消息 SONY 相機 EVIL NEX e-mount Sony 推出 A3000 改版機種 A3500 可換鏡頭機身,主要改變為換成 A5000 之 20MP 元件 圖片來源: SonySony 去年在正式宣布統一可換鏡頭相機品牌為 A 之前,就先行推出一款最後未引進台灣的 E 接環機身 A3000 ,這款 A3000 也很不同於多數的 E 接環相機造型,反而使用較接近 Alpha 單眼的設計。而早先又發表 A3000 的小改款 A3500 ,基本設計延續 A3000 ,不過改為與 A5000 相同的 20MP 元件。此外搭配的 Kit 換成 E 18-50 f4-5.6 ,廣角光圈又更小了...新聞來源: Sony.AU Chevelle.fu 11 年前
產業消息 Samsung 三星 EVIL samsung nx 對抗 Nikon 1 1 吋系統?三星發表 NX mini 一吋可換鏡頭系統 好吧,其實筆者也不是很懂三星為何在 APS-C 的 NX 系統之後,又推出這個 1 吋片幅的 NX mini 系統。總之三星今天在韓國發表一款全新的 NX mini 相機,強調具備小巧的尺寸與時尚外觀設計。新聞來源:三星 機身外型倒是有點像 Casio 的 ZR1000 系列,搭載 3 吋 46 萬畫素的可自拍翻轉 LCD ,內建 WiFi 與 NFC 機能,機身重量僅 158 克、厚 22.5mm,並且機身下方為人造皮革材質,共推出白、粉紅、綠色、棕色以及黑色等五色。此外強調具備眨眼偵測,會在偵測到眨眼行為後延遲快門兩秒才觸發。此外搭載的元件為 20.5MP 的 BSI CMOS 元件,具備 Chevelle.fu 11 年前
產業消息 相機 nikon EVIL nikon 1 外型連三變並改為外接 EVF , Nikon 1 V3 登場 雖然貴於 Nikon 可交換鏡頭無反光鏡系統 Nikon 1 的老大哥,不過 Nikon 1 V 系列每一世代幾乎都在改變設計,第一代 V1 的時尚復古設計,第二代 V2 近似高倍變焦隨身機的造型,到了第三代 V3 則改走復古風的高階專業隨身機造型。除了外觀與電子系統的改變, V3 也導入翻轉螢幕並將電子觀景窗改為選配的外接設計。此次隨著 V3 的發表, Nikon 1 系列也推出新式的 10-30mm 薄型變焦鏡以及 70-300mm 長焦鏡頭。單機價格為 90,180 日幣,搭配 10-30mm Kit 鏡頭為 99,990 日幣, Kit 再加上電子觀景窗還有外接手把為 135,000 Chevelle.fu 11 年前
開箱評測 SONY 相機 DSLR alpha Sony Alpha EVIL nex-3 sony nex 延續 NEX-3 小巧血脈並導入高階電子系統, Sony A5000 相機動手玩 Sony 的 NEX 家族使 Sony 在包含 DSLR 的可交換鏡頭相機取得一席之地,最入門的 NEX-3 家族演化到 NEX-3N 詮釋最小尺寸的 APS-C 可換鏡頭設計。而 Sony 在今年 CES 正式發表其後繼機種 A5000 ,取 NEX-3N 的小巧但導入許多高階機的電子系統。這款針對攝影新手與女性規劃的新機表現如何,跳轉開始介紹。A5000 是在 Sony 發表可換鏡頭相機產品線品牌重整後,繼外型較類似單眼相機的 A3000 之後第二款 E 接環 APS-C 機身,不過在台灣由於 A3000 並未上市, A5000 就成了第一款以全新命名原則推出的 E 接環 APS-C 相機 Chevelle.fu 11 年前
產業消息 相機 Fujifilm EVIL x-mount mirroless 傳富士將於 1 月 28 發表可換鏡頭防塵滴新機 X-T1 圖片來源: Fujirumors富士 X 接環可換鏡頭相機系統推出後以復古的造型與後續機種搭載獨家的 X-Trans 感光元件獲得不少好評,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機身的設定仍是偏向休閒而非專業設定,但 X 接環系統也許將要有所變化。現在傳出富士將在 1 月 28 日要推出一款名為 X-T1 的機身,將會具備防塵滴設計、雙 SD 卡槽;此外號稱擁有超大的高解析 EVF ,還可擴充電池把手。新聞來源: Fujirumors此外 X-T1 傳聞將會使用近似底片機 FujicaST 的造型設計,依舊使用 APS-C 大小的 16MP X-Trans II 感光元件,但對焦速度將會比 X-E2 更快,至於價 Chevelle.fu 11 年前
新品資訊 相機 canon EOS EVIL APS-C eos m 導入更高速對焦系統與內建 WiFi , Canon 發表 EOS M2 圖片來源Canon 約莫一年前推出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機身 EOS M ,主打搭配轉接環與既有 Canon 鏡頭支援的能力,不過初版對焦系統韌體不佳且缺少轉接手動鏡對焦慣用的峰值對焦導致評價一般;今天 Canon 正式宣布第二代機種 EOM M2 推出,大致延續 EOS M 設計,但改為 Hybrid CMOS AF 對焦系統與內建 WiFi ,標榜對焦速度達 EOS M 韌體升級後的 2.3 倍。EOS M 預計在日本 12 月中旬上市,將推出單機身(黑、白)、搭配 22mm 定焦、搭配 18-55mm 、22mm 等雙鏡、 EX90 閃燈與轉接環組合,還有一口氣提供 18-55mm 、 22m Chevelle.fu 11 年前
開箱評測 相機 Panasonic EVIL m43 gx7 操作邏輯與機能的再次定義, Panasonic GX7 動手玩 若稱 GF1 是 Panasonic m43 相機歷史上可視為重要里程碑的機種, Panasonic 的愛好者應該不會否認吧?當時的 GF1 與當前以簡單易用定位的 GF 系列相機大為不同,是當時主打小巧、高操作性的半專業型 m43 相機, GF 系列自 GF2 開始一代比一代簡化,終於到了 GF3 之後另闢延續 GF1 精神的全新產品線 GX1 。不過 Panasnic 自 2011 年推出 GX1 後,這個系列的後繼機種雖陸續有傳聞,但看著 GF 系列改版越來越頻繁, GX1 依舊未見改款;到了今年下半年終於有消息,型號一口氣跳到 GX7 ,根據 Panasonic 的說法,這樣的命名方式 Chevelle.fu 1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