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Google 自我意識 人工智慧 Eliza LaMDA Google 自然語言模型 LaMDA 人工智慧真的具備「自我意識」? 畢竟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受訪時,對於未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看法,認為並不需要為此感到擔憂,畢竟電腦本身還是需要透過插頭供電運作,即使有再大危險,終究也只是將插頭拔掉就能解決。 近期Google以違反公司保密協議為由,強制要求主張以Google自然語言模型LaMDA打造的人工智慧具有「自我意識」,並且將相關內容對外公布的工程人員進行帶薪休假,另一方面更說明在由人工智慧倫理學者與技術專家檢核後,認為Blake Lemoine的主張並非事實。 從事情前後來看,Google先是駁回Blake Lemoine上呈報告內主張人工智慧具有「自我意識」的說法,而Blake Lemoine後續則是將自己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AI Alan Turing 聊天機器人 Eliza 史上第一個聊天機器人「Eliza」:用心理學讓人信以為真的假 AI 就Joseph Weizenbaum的想法,人工智慧終究還是0與1的執行結果,與人腦會有額外情感的情況不同,因此與其說是電腦越來越了解人類,不如說是電腦透過大量數據分析挖掘人類偏好內容,而電腦也難以能重現人類般的情感。 編碼只有短短200行 在英國電腦科學家Alan Turing於1945年至1948年期間提出近代人工智慧理論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德裔電腦科學家Joseph Weizenbaum則是在1964年至1966年期間打造史上第一個聊天機器人「Eliza」。 「Eliza」是以MAD-SLIP程式語言編寫,並且在36位元架構的IBM 7094大型電腦上運作,所有程式編碼約 Mash Yang 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