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未來 太空 衛星 日本科技 目標50年內在月球和火星種樹 日本打造全球首枚木製衛星升空 日本研究人員打造的全球首枚木製衛星今天搭乘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火箭升空,這是在月球和火星探索中使用木材的早期測試。 路透社報導,這枚衛星LignoSat以拉丁文「木」字命名,由日本京都大學與住友林業公司共同開發,進入太空後將被運到國際太空站(ISS),未來會在距離地表400公里處的軌道運行,其任務是在人類探索太空生活時,展現可再生材料的應用潛力。 日本共同社指出,這個立方體邊長約10公分、重約1.1公斤,僅為成人的手掌大小。 曾登上太空的日本太空人土井隆雄表示:「使用木材這種我們可自行生產的材料,我們將能在太空中建造房屋,永久地生活和工作。」土井隆雄目前在京都大學擔任特任教授 中央社 5 個月前
汽車未來 自動駕駛 全日空 ANA 日本科技 全日空於東京羽田機場試辦Level 4等級自動駕駛貨車 盼2025年上路 日本全日本空輸(All Nippon Airways)為因應地勤人員嚴重不足現況,已開始在東京羽田機場管制區內,試行由自動駕駛車輛運送貨物,並期盼能在2025年實際上路。 日本朝日電視台報導,在全日空從7月1日起展開的自動駕駛實驗中,可以看到一輛無人貨車正牽引裝有乘客託運行李的貨箱行駛,地點位於羽田機場管制區內,這項實驗屬特定條件下可完全自動駕駛的等級4(Level 4)水準。 這是日本境內機場首度進行沒有司機隨車的自動駕駛實驗,這輛無人車共搭載超過10台相機及感應器來檢測障礙物等,在機場內自動駕駛約2公里。 日本航空業界負責執行航機引導及行李裝卸等地勤作業人手嚴重不足,目前正在推動相關工作的 中央社 9 個月前
科學新知 機器人 皮膚 日本科技 機器人 皮膚 東京大學開發出機器人活體皮膚 看起來並不像人類 日本科學家利用人類細胞開發出一種相當於活體皮膚的物質,可以將其附著在機器人表面,展現出逼真、或許令人毛骨悚然的笑臉。 法新社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本週在「細胞報導物理科學」(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發表研究報告,並附上一段影片,影片中看起來黏糊糊的粉紅色材料,延展成令人不安的笑容。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皮膚形成細胞負載凝膠」來創造一個「覆蓋著活皮膚的機器人」。 生物混合機器人專家希望有朝一日,這項技術可以在具人類外觀與能力的機器人發明中發揮作用。 這個由東京大學竹內昌治(Shoji Takeuchi)教授領導的團隊表示,「我們也希望這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皺 中央社 9 個月前
新品資訊 日本科技 日本銀行券 日圓 日本發行新版紙鈔 導入3D防偽技術並正名為日本銀行券 日本7月3日發行新版紙鈔,是暌違20年再度發行新鈔。由於近期物價上漲與防偽技術強化,製作成本拉高,推估每張紙幣的成本約20.4日圓(約新台幣4.12元),比現行高13%。而紙幣原料多半仰賴進口,日圓貶值更推升成本。 「產經新聞」報導,日本紙鈔的正式名稱為「日本銀行券」,由日本銀行發行,日本國立印刷局製造。日銀未公布1萬日圓、5萬日圓等紙幣的製作成本,表示「從防偽的角度來看,無法透露」,但從日銀公布的財務表與各種文件,可以大概推估出成本。 從2023年的數據來看,當年的銀行券製造費用為619億2509日圓,製造了30億3000萬張,算出每張紙幣成本為20.4日圓。這一年度製造的全是2024年即將 中央社 9 個月前
新品資訊 SpaceX 人造衛星 木製品 日本科技 爲避免金屬顆粒影響 日本打造木製人造衛星 將搭SpaceX火箭升空 日本研究人員建造出世界上第1顆木製人造衛星,他們說,這顆小型立方體衛星將在9月搭乘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火箭發射升空。 法新社報導,這顆實驗衛星由京都大學科學家和住友林業伐木公司開發而成。而根據共同社,這個立方體邊長約10公分、重約1.1公斤。 建造衛星人員預計,當衛星使用後重新進入大氣層時,木質材料將完全燃燒殆盡,這可能提供一種避免退役衛星返回地球時產生金屬顆粒的方法。 開發人員昨天宣布衛星完工時說,這些金屬顆粒可能會對環境和電信產生負面影響。 太空人、京都大學特聘教授土井隆雄在記者會上說:「非金屬製造衛星應該成為主流。」 開發人員計劃下週將這顆由厚朴木蘭製成、命名為Lign 中央社 10 個月前
新品資訊 AI 日本科技 員工滿意度調查 AI工具協助日本公司找到可能離職的員工 日本研究人員研發出一項人工智慧(AI)工具,擔心員工流動或想知道新聘人員能堅持多久的老闆們現在能求助於AI,預測下一個可能離職的員工。 法新社報導,這項AI工具由日本研究人員開發,目的是要幫助管理階層為員工提供針對性的支持,防止他們離職。 由東京都市大學(Tokyo City University)教授白鳥成彥和東京一家新創公司合作研發的這個AI工具將處理公司員工出勤紀錄,以及年齡和性別等個人資料。 這項工具也分析已離開公司或請假員工的資料,為每家公司建立員工流動模型。 媒體教育專家白鳥成彥今天告訴法新社,這樣一來,當輸入新聘員工資料時,它就會「以百分點」預測誰有辭職的風險。 「我們正在與幾間 中央社 1 年前
汽車未來 太空 日本科技 Hakuto-R Mission 1 ispace 太空探索 日本太空公司ispace白兔號登月艙落地月球失去訊號 民間公司載具登月壯舉恐怕失敗 除了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國家以外,民間公司目前還沒有載具成功登陸月球的,還是是月球看不見得另一面搞得鬼呢... 日本航太新創公司ispace「白兔-R」M1登月艙(Hakuto-R Mission 1)今天凌晨展開降落月球之旅,但在降落時突與東京地面飛行控制人員失去聯繫,命運未卜,ispace拚成為民間企業登月首例的壯舉恐凶多吉少。 白兔號在進行最後10公尺降落時與地面飛行控制人員失去聯繫,當時時速為25公里,飛行控制員面無表情地望著螢幕,並開始調查可能發生甚麼事。 ispace創辦人兼執行長袴田武史在公司網路直播中說:「我們失去聯繫,所以我們必須假設我們無法完成登陸月表。」 東京飛行任務控制工 中央社 2 年前
產業消息 軍事 日本科技 極音速飛彈 為防阻中國和北韓 日本有意2030年部署極音速飛彈 射程達3000公里 極音速飛彈不僅時速可達6200公里、台北打到高雄只要4分鐘,而且射程可達3000公里,根據部署的地點幾乎可涵蓋中國和北韓的重要城市。 日本為保有「反擊能力」,有意在2030年代部署極音速飛彈,已知相關10年預算規模恐高達數兆日圓。另防衛省也有意研發新的短程地對空飛彈,因應無人機威脅。 富士新聞網報導,日本政府正檢討應擁有可攻擊敵方飛彈基地等設施的「反擊能力」,作為核心裝備,日本政府有意在2030年代部署極音速飛彈。目前得知相關預算規模為未來10年可能高達數兆日圓。 日本政府為展現對北韓與中國的嚇阻力,正檢討於北海道部署射程達3000公里的極音速飛彈。 另外TBS電視台報導,俄羅斯在入侵烏克蘭時 中央社 2 年前
科技應用 機器人 3D投影 日本科技 奇怪的飯店 無人飯店 日本無人「奇怪的飯店」:用3D投影恐龍和忍者站櫃檯接待旅客 「奇怪的飯店」從入住退房手續、清潔和導覽都是由機器人取代人力,最近飯店又使用3D投影技術,用忍者和恐龍站櫃檯接待旅客,好想去住一次看看啊! ▲小朋友到達看到恐龍是接待員一定興奮到不行。 日本愈來愈多商店無人收銀,飯店無人接待。日本旅遊集團H.I.S旗下「奇怪的飯店」主打自動化服務,還以3D投影的管家、恐龍、忍者來擔任櫃台入退房手續服務,做法相當特別。 東京觀光事務所台灣辦事處今天發布新聞稿,介紹日本無人收銀的商店及無人接待的飯店。 其中,一間名為「奇怪的飯店」是日本旅遊集團H.I.S旗下經營的飯店,主打自動化的住宿服務,從入住手續、設備導覽,甚至是清潔等,均由機器人代勞,目前在日本各地共有19 中央社 3 年前
產業消息 疫苗 日本科技 莫德納 山佐醬油 mRNA BNT 假尿苷 傳承400年日本老字號醬油廠的厲害:提供BNT與莫德納疫苗關鍵原料 美國輝瑞BNT與莫德納藥廠開發出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mRNA疫苗在防疫上發揮關鍵作用,特別的是,這兩支疫苗的關鍵原料,來自日本傳承近400年的老牌醬油廠山佐醬油。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總公司位於千葉縣銚子市的山佐(YAMASA)醬油創業於1645年,為輝瑞(Pfizer)BNT與莫德納(Moderna)提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關鍵成分「假尿苷」(pseudouridine)。 報導指出,mRNA疫苗在進入人體後,因免疫反應會引起發炎,導致難以應用;研究mRNA技術的匈牙利裔美籍生技科學家卡林柯(Katalin Karikó),想到將構成mRNA的物質 中央社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