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情人節 清明節 冷知識 民俗傳統文化 清明節由來冷知識:分大中小清明 小的是古代的情人節 (圖片取自pixabay) 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掃墓通常在清明節前後10~15天之間完成。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清明節分大中小;小清明最早,在農曆三月初三,又稱為「上巳節」,有些地區的人會在這天掃墓。《台灣通史》記載:「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州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州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 上巳節的日子是固定的,所以又叫「死清明」;中清明就是一般的清明節,日子不固定,所以與小清明相對,被稱為「活清明」;大清明是八月初一,在中國閩中、閩西地區會過大清明,且可延續至中秋節;一年之中,掃墓最晚不可拖過中秋節,否則不吉利。 部份潮汕人士會選在重陽節,即九月九日去踏青兼掃墓,甚至還有晚到冬至才 Knowing 6 年前
產業消息 清明節 掃墓 防火 民俗傳統文化 清明節掃墓祭祖 要做好各種防火的準備 清明節將至,民眾紛紛開始準備掃墓祭祖。但每逢清明時節,因掃墓燒紙錢、燃放鞭炮,又沒有確實熄滅火種而引發大火的事件時有所聞,消防隊也因此成為清明節最忙碌的行業。所以台北市政府消防局也呼籲,清明掃墓祭祖時,務必小心火燭使用安全。 為了保護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並避免消防人員疲於奔命,消防局呼籲民眾掃墓時務必遵守「4不2記得」原則。 「不」亂燒雜草 依照傳統習俗,民眾在清明節會攜家帶眷至墓園祭祖,除了燃燒紙錢之外,為了整理墓園也會焚燒周邊雜草。但也因為這樣,發生過不少火燒山事件,再加上公墓較為遼闊並缺乏水源,會使燃燒範圍不易掌握。 「不」亂丟菸蒂 其實各地方政府平時都一直有在宣導不能亂丟煙蒂,違者可處 Knowing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