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sata 硬碟 AHCI NCQ 熱插拔 硬科技:光華電腦DIY回憶錄之最吵的硬碟 不小心用了SATA該怎麼辦 在2000年首次公佈的SATA (Serial ATA) 至今也超過18個年頭了,相信各位科科不會不知道個人電腦機殼內,那條用來連接硬碟和主機板的「細細一條線」,而且因NVMe的普及,甚至早已被視為「落伍規格」的象徵。 但難道科科們不會好奇,SATA在問世之初,究竟是企圖帶給世人何種形象,又被賦予哪些在今天看來有點不切實際的期待嗎?我們就啟動浮出於頭頂的妄想螢幕,幻想自己拿著一把西瓜刀,挾持倒楣的多拉A夢,搭上時光機,回到2000年春季IDF (Intel Developer Forum) 的現場,瞧瞧最早的SATA世代規劃長的是什麼德性。 首先,代表資料傳輸率的世代: Gen 1:1.5Gb 痴漢水球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