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癮觀點 外送 雷 foodpanda foodpanda餐廳外送 評論 Uber Eats 戶戶送 癮觀點:美食照片不可盡信 避開外送地雷店家 無論是居家生活還是上班飲食,外送平台讓懶人日常有了更多的選擇。綜觀現在外送平台App,最常聽見的莫過於Foodpanda與Uber Eats,除此之外還有戶戶送(Deliveroo)、有無快送等等,足跡遍佈全台,合作商家種類也越來越豐富。不過,就連在實體店消費都有可能踩雷了,隔了螢幕加上精美的棚拍菜單,遇到雷店家的機率也跟著增高不少。當然多方查詢評價才是最保險的手段。 美食照片不可信 專業攝影與後置修圖 在外送平台的頁面上,最能夠吸引到食客目光的就是封面照片了。如果有留意的話就會發現,無論是Foodpanda還是Uber Eats,每家店的封面食物照、餐點照片都非常吸引人,甚至有同樣的風格。事 Zero圈圈 5 年前
應用教學 外送 查詢 foodpanda 評論 Uber Eats 評分 避雷 照片不可信 避免外送點餐踩到雷 Uber Eats、Foodpanda點餐前先查實體評價 隨著台灣兩大外送平台Foodpanda、Uber Eats服務區逐步擴展,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歡一鍵下單,在家輕鬆享用美食。不過外送平台的盛行同時改變了餐飲業的生態,而評分制度、廣告宣傳等讓人越來越難判斷餐廳的真實好壞。那麼在訂餐之前,要怎麼做才能避開隱藏的雷店呢?本篇介紹幾個避雷的方法,供用戶參考。 台灣5大美食外送App懶人包 2019最新版 Ubereats全家便利商店產品開送:連保險套跟驗孕棒都有 參考平台上評分、評語數量 外送平台的合作餐廳有很多,最方便判斷的標準便是評分(星等)與消費者評語。一般來說,Uber Eats、Foodpanda上的店家評分平均在4.5星左右,如果碰到3星或以 Zero圈圈 5 年前
人物專訪 微軟 AI 評論 科技部 陳良基 勇敢轉型與大膽創業的典範 台灣想發展 AI,要看向中國商湯與美國微軟 本文來自科技部長陳良基之 臉書專頁「陳良基的創新筆記」,INSIDE 獲同意轉載 這幾天微軟和商湯的研發主管,不約而同,都來台灣談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合作。很顯然,台灣在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究和人才培育,廣受國際的矚目和欣賞。但跟這兩家頂尖公司的接觸,也是蠻有感概! 微軟跟台灣科技命運相似,在個人電腦的超級成就,造成數位轉型 (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相當困難。幾年前大家戲稱,21 世紀初的微軟像個慢半拍又常錯失正確決策的大老。但現在的微軟,已經非常成功的轉換成為雲端和 AI 的領導廠商,是數位轉型非常成功的典範。老實說,一個大公司的轉型真是非常不容易。大家只要同理心想想,自己 INSIDE網路趨勢觀察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