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專題 台灣金融監理沙盒監管三年 FinTech還有競爭力嗎? (BlockEx亞太區執行董事鄒昌翰) 「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法案」,即俗稱的金融監理沙盒可望在明年初上路,而且沙盒實驗期間最長可達三年,是全球實驗期最長的沙盒;然而,台灣的腳步比起英國等金融大國畢竟慢了許多。 以區塊鏈技術做數位資產交易平台的英國FinTech團隊BlockEx,今年順利申請加入英國的監理沙盒實驗。BlockEx亞太區執行董事鄒昌翰長期在亞太區拓展業務,對於台灣與英、星、港各國的金融監理機關都有所瞭解,並比較得出台灣有哪些不足之處。比如,雖然鄒昌翰理解台灣監理沙盒那看似「過長而不當」的三年實驗期間是為了做法規調適;但他擔心,待在沙盒裡耗三年,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所實驗 Knowing 7 年前
專家觀點 專題 金融新創的試煉場 英國、新加坡、澳洲、香港監理沙盒比一筆 推行監理沙盒制度的英國、新加坡、澳洲、香港四國有許多共同點,都是海洋法系國家(台灣為大陸法系國家)、金融大國(世界金融中心排名,倫敦排名第 1、新加坡第3、香港第4、雪梨第8),其監理沙盒制度也大多相似,但又各有特點。 英國模式 英國是最早創立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其主管機關為FCA(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要求新創業者符合「金融服務範疇」、「真正創新性」、「消費者利益」、「必要性」及「已達試驗階段」等五項標準,才能申請進入沙盒。另外,英國會特別強調申請業者的總部設立於英國,且在境內有一定數量的員工 。 FCA還建立了「創新計劃」(Project Inno Knowing 7 年前
專家觀點 專題 金融新創的搖籃 3分鐘瞭解何謂監理沙盒 科技快速進步,區塊鏈、機器人理財等FinTech(金融科技)開始改變金融產業;但改變往往伴隨著疑慮。為了給予業者一個金融創新實驗的空間,英國金融業務監理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在2015年11月提出「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的倡議文件,希望能打造一個發展創新金融服務與產品的實驗場所。 為什麼叫沙盒? 沙盒(Sandbox)這個名詞源自電腦工程術語。工程師在開發軟體的過程中,須要建立與外界環境隔絕的測試環境,以測試軟體效能。英國FCA就是利用這個概念來發展FinTech。提出新構想的新創公司只要申請到監理沙盒,就能在一定的範圍 Knowing 7 年前
專題 【專訪】李天鐸:北韓發生核武危機,美國要負最大的責任 (李天鐸;取自 李天鐸臉書) 難以預測的金正恩是北韓核武危機中最大的不確定因子,而美國自川普上台後,快人快語的狂人風格又使美國、北韓的衝突不斷升溫,北韓核試、試射飛彈的頻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頻密。 事實上,在1994年美國柯林頓與北韓政府曾簽訂《朝核問題框架協定》,一度有望使北韓朝零核武國家發展,然而轉機竟成了危機的開端,事態不斷惡化,東北亞終於衍至令中美日俄各大國尷尬不已的局面。 8月29日北韓向日本試射一枚彈道導彈,美日同意加強制裁,但國安特勤專家李天鐸當時篤定金正恩不會畏懼美日威脅,依他掌握的情報推測,川普已經沒招了;事後川普雖然不斷發出激烈措辭,一副箭在弦上的姿態,但都風聲大雨點小。關於美 Knowing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