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無線充電技術 韓國團隊研發電力共振的無線充電技術 韓國科學技術院團隊提出「電力共振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可實現 3D 空間中電力無線充電,突破現有技術限制,未來可望應用於電動車、無人機等領域。 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團隊提出名為電共振無線電力傳輸技術,標榜能在立體空間內實現針對任何位置裝置進行高功率充電。 傳統無線充電技術是透過電磁原理產生電力耦合效應,藉此實現一定距離內的無線電力傳輸,進而達成對特定範圍內裝置充電目的,但因為目前用於日常生活的無線充電技術對應傳輸距離仍有限制,因此多半僅能在固定位置進行充電,甚至裝置擺放位置稍有偏移就無法觸發無線充電。 而韓國蔚山國立科學技術研究院團隊提出的電共振無線電力傳輸技術,則是利用電荷特性,搭配開放 Mash Yang 3 個月前
新品資訊 無線充電技術 Realme Dart 無線充電功能 realme 兩款 MagDart 無線充電配件曝光 手機也將提供無線充電功能 由於Dart技術採用特規設計,因此這兩款配件用在其他品牌手機的話,有可能僅能對應Qi無線充電規範使用功率,無法以更高充電功率補充電量。 同時代表realme手機將加入無線充電功能 日前傳出realme註冊「MagDart」商標專利,可能打造MagSafe般的磁吸無線充電技術消息後,GizmoChina網站取得疑似realme兩款無線充電配件外觀圖像,其中一組確實採用與蘋果MagSafe充電器般設計,另一組則像似無線充電板,但是採用明顯較厚體型設計,同時底部還有類似散熱孔設計,或許對應更快無線充電技術。 目前還無法確認兩款充電配件細節,但預期都會藉由USB-C作為連接埠規格,同時從realme註 Mash Yang 3 年前
科技應用 MagSafe 無線充電技術 Realme MagDart realme 註冊「MagDart」商標專利 可能推出類似 MagSafe 的磁吸無線充電技術 「MagDart」名稱中的「Mag」應該就是指「Magnet」 (磁鐵)的縮寫,「Dart」則顯然是指realme旗下的「SuperDart」快充技術,意味「MagDart」不僅能透過磁吸方式固定,更可透過無線充電方式補充電力。 預期也會讓realme開始加入支援無線充電功能 從歐盟智慧財產局近期文件顯示,realmeu3經在歐洲及印度地區申請註冊名為「MagDart」的商標專利,似乎將比照蘋果MagSafe推出可透過磁吸固定的無線充電系統。 而從名稱推測,「MagDart」名稱中的「Mag」應該就是指「Magnet」 (磁鐵)的縮寫,「Dart」則顯然是指realme旗下的「SuperDar Mash Yang 3 年前
科技應用 小米 無線充電技術 小米展示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 最高 5W 功率 但尚無量產計畫 在此項技術中,小米表示持有多達17種技術專利,同時未來也計畫應用在手機與更多物聯網裝置相關物品,但目前暫時還沒有具體讓此項技術量產計畫,主要還是作技術展示居多。 未來除了手機產品,還會擴展到更多物聯網裝置 相較目前主流仍以極近距感應的無線充電技術,透過無線電波發射充電能量,並且能以較長距離充電的設計,其實已經有不少技術提出,但始終無法普及應用的原因除了充電功率相對較低,同時依然會有容易被干擾、阻隔等影響。 不過,小米稍早公布技術,則表示可在數公尺距離內,透過5組相位干涉天線,以及144組天線構成相位控制陣列,藉此將被充電目標物 (例如手機)進行毫秒誤差等級的空間定位,並且透過波束成形技術,以功 Mash Yang 4 年前
科技應用 小米 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快充效果 無線充電器 80W 小米 80W 無線秒充技術發表 19 分鐘充滿 4000 mAh電池 直逼 OPPO 125W 有線快充效果 小米80W無線秒充能在8分鐘內讓4000mAh電池充入一半電量,同時可在19分鐘內將電池充滿,本身應可相容Qi無線充電技術,但要實現80W無線快充效果的話,顯然還是要配合小米打造的無線充電器。 但顯然還是要搭配專用無線充電配件 先前將50W無線快充應用在小米10至尊版後,小米再次宣布推出目前全球最快的80W無線充電技術,更一舉超越OPPO日前提出的65W無線閃充。 依照小米說明,此次提出的80W無線秒充能在8分鐘內讓4000mAh電池充入一半電量,同時可在19分鐘內將電池充滿,不僅超越一般有線快充技術,更直逼OPPO先前提出的125W有線快充。 小米更強調從今年3月提出的40W無線快充,到日前 Mash Yang 4 年前
產業消息 無線充電 無線充電板 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模組 高通 Halo 車用無線充電技術進行行進間充電驗證,讓長距離駕駛變得更可行 雖然目前電動車的充電多仰賴充電站的形式,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車用高速充電技術,但由於車輛的電池量有限,在進行長距離移動總有個極限,或是即便電量能夠進行長距離移動,但由於電池也消耗較多導致需要更長的充電時間,若能達到行進間幫電動車供電或是充電似乎就是很理想的形式;高通當初在發展車用無線充電技術 Qualcomm Halo 時,就已經提及打算透過與 Formule E 電動方程式賽車結合,在未來導入電動車行進間充電的測試,而他們也建構了一套能夠在行進間為車輛進行無線充電的測試系統 DEVC ,不僅能達到 100公里行進的 20kW 充電,同時能夠為兩輛車輛進行充電。 這項系統需要在道路埋設充電用的感 Chevelle.fu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