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農業 農業科技 化學肥料 黑眼豆 未來農業可能不必依靠化學肥料:黑眼豆會從根部釋放養分 化學肥料在環境議題裡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對象, 雖說它對現代農業來說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但卻會對環境造成不少影響。 如今科學家發現有個在許多國家受歡迎的食物–「黑眼豆」 除了營養之外,對永續農業有很大的幫助! [embedded content] Photo credit: yilmazfatih via Pixabay. CCO 農作物在生長所需的必要養分約有十多種,如碳(C)、氫(H)、氧(O)、氮(N)、磷(P)、鉀(K)、鈣(Ca)、鎂(Mg)……等,其中除了碳、氫、氧可來自大氣和水,其餘元素均靠植物根系從土壤中來吸收,因此要讓農作物的產量高、品質 LiFe 生活化學 1 年前
科技應用 農業科技 土壤感測器 地氣象站 訊號閘道器 阿龜微氣候 農業物聯網感測設備:氣象站、土壤感測器、縮時攝影機和訊號閘道器 台灣農產屬於小規模多元的作物,如何用簡單好安裝的物聯網裝置,能偵測出有用環境數據,好幫助農民優化耕種的過程並避免災害。多年前在農業黑客松就接觸到專注在該面向發展的廠商「阿龜微氣候」,這次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又看到相關物聯網裝置的展覽,可介紹給讀者認識: 在阿龜微氣候的官網就有介紹這些裝置: 完整的種植數據是資料分析與應用的基礎,而種植管理最重要的資訊,在於天氣條件、土壤狀況、作物性狀以及農務行為。我們提供「在地氣象站」蒐集天氣條件、「土壤感測器」理解土壤狀況、「縮時攝影機」捕捉作物性狀,並以無線傳輸模組將數據蒐集於「訊號閘道器」並上傳雲端,協助使用者即時監測數據進行農務決策。 在地氣象站:太陽 atticus 3 年前
汽車未來 俥科技 農業科技 日本科技 拖拉機 農業機器人 日劇下町火箭的自動農耕機是真的:超帥氣 KUBOTA X-tractor 拖拉機登場 日劇《下町火箭》第二季的主軸都在AI的自動農耕機機器人,看片熱血奔騰之餘是不是覺得日本太誇張了。但其實戲劇中的機器人農耕機是真的,日劇的背後都是由開發商Kubota指導完成的,現在Kubota要推出下一代的機器人農業拖引機X-tractor ,造型跟過去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簡直就是農田中的鋼彈,真的非常帥氣。 機器人農業拖引機X-tractor可以透過太陽能儲備電力在鋰聚合物電池中,實現邊耕作邊充電的效果。科技農夫可以透過無人機來遙控 X-tractor,還可以組合不同的耕作設備,耕作的過程中還會即時發送訊息給遠端操作者,稻田的水情狀況也都能判斷,當然下水播種施作也沒問題。看 X-tracto atticus 俥科科 5 年前
科技應用 鴨子 RFID 農業科技 農委會 台灣科技 用RFID標籤幫鴨子戴眼鏡 即時記錄進食資訊從此不需要關籠子飼養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開發出飼養鴨專用的RFID電子標籤,裝在鴨嘴上很像是鴨子眼鏡,透過磅秤裝置可即時掌握肉鴨的進食量和體重,好處是不需要把鴨子關在籠中,只要在進食口裝置感應線圈,就可紀錄鴨隻狀況,對人道飼養鴨來說可說是前進一大步。為何RFID可做到這樣的功能,請參考我們撰寫數千字的專文:RFID是什麼?應用、原理介紹 悠遊卡與ETC都靠它。以下是中央社全文新聞: 育種肉鴨因為須要掌握進食體重等資料,傳統要關進籠子飼養,畜產試驗所成功開發RFID技術,鴨鼻掛上電子標籤,即可平飼並同時收集資料,籠養不再是必要之惡,也符合動保精神。 畜試所助理研究員鄭智翔今天說,參考法國的無線射頻辨識技術(RFID), 中央社 5 年前
科技應用 華盛頓 農業科技 蘋果 來自美國華盛頓的宇宙脆蘋果:可以放冰箱一年你敢吃嗎 華盛頓州立大學從1997年就開始栽培新品種蘋果,花費20年1000萬美元終於研發出宇宙脆(Comsic Crisp)蘋果,除了果如其名吃起來超級脆、酸甜平衡度好以及更多汁以外,這個品種蘋果最大的賣點是可以放在冰箱整整一年都不會壞的超級蘋果,相當衝擊一般人的常識。 宇宙脆(Comsic Crisp)是由Enterprise 和 Honeycrisp兩種品種蘋果雜交而成,完全無基因改造,外表屬暗黑色紅皮而且還有一些小點,是這個蘋果品種的特色。有趣的是,華盛頓州的農民有著10年的獨家種植權,10年內美國其他州的農民都不得種植。 最後來到價格的問題,宇宙脆蘋果四個一盒要價39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20 atticus 5 年前
科技應用 virtual reality 乳牛 vr 虛擬實境 VR眼鏡 農業科技 俄羅斯科學家讓乳牛戴上VR眼鏡 看到寬闊的草原能生產更高品質的牛乳 VR虛擬實境的應用一直不脫遊戲和教育應用範圍,來自俄羅斯的科學家可能受到駭客任務的啟發,開發了乳牛專用的VR虛擬實境眼鏡,戴上VR眼鏡的母牛將看到夏日的田野,而不是俄羅斯寒冷的冬天。科學家認為這樣的做法會降低動物的壓力,且提升牛奶的數量和品質。 這款VR眼鏡不是把人類一般的VR眼鏡直接套在牛頭上,而是考慮到牛頭的解剖結構的基礎上開發,參與者包括技術人員和現場的畜牧業者以及獸醫。乳牛專用的VR眼鏡除了考慮到牛頭的結構,更要適應牛的視力,包括牛對紅色感應力更強(鬥牛士我們都知道)以及對藍色和綠色的感知更弱。所以這是一款真正專對牛開發的VR眼鏡。 為牛戴上VR眼鏡絕對不是戰鬥民族的一廂情願,來自荷蘭 atticus 5 年前
科技應用 機器人 農業科技 機器人搶農夫工作的時代終於來臨了 蔬果收成的時候,農夫放雙手玩手機讓機器人採摘的時代終於來臨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利用機器採摘像是稻穀、大麥或是馬鈴薯已經行之有年,但是許多水果或青菜還是需要人工採摘,因為它們太脆弱,太容易受傷,或是機器難以分辨成熟與未成熟的蔬果。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機器學習的成功,利用照相機以及人工智慧,這些問題都將可以解決。 劍橋大學實驗室研發了一款名為Vegebot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它可以精準判斷成熟的萵苣,省了農夫很多力氣。首先,機器人的照相機會先掃描萵苣,經由數千張萵苣照片中,機器已經學習到分辨何為成熟的萵苣,接著機器人的手將會精巧的採摘成熟萵苣,又不會傷害到它。原因是機器人有精巧的感應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5 年前
專家觀點 有機 農業 農業科技 農業創新 島耕作 台灣農業怎麼救 科技大廠會長島耕作出馬神救援 知名漫畫《會長 島耕作》不同於以往的工商議題,這一次是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原作者弘兼憲史為了更貼近事實,除了走訪日本和荷蘭的現代化溫室,也翻閱了大量的參考書籍剖析日本農業的現況與弊病。 後來弘兼憲史找上了日本知名的有機農家,慶義大學經濟系畢業的久松達央,久松的幾句話便打破了弘兼對於有機農業的迷信。 「因為有機,所以安全。」 久松達央認為,這句話是在影射其他非有機農產品並不安全,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機農產品是安全的,這一點無庸置疑。但是,適當使用農藥的一般農產品也能達到同樣的安全程度。今天在農業現場所用的農藥多半是低毒性、低殘留性,使用上也有一定的施用準則。因此,並非「有機等於安全」,不是有機的農產 atticus 6 年前
產業消息 麵包 農業 麵粉 農業科技 小麥 種植 不小心務農怎麼辦(上)產地與餐桌-農業工作者的心態及轉變 「不只是農業」島嶼風格系列座談,12月6日,舉辦於台中市西區的禾豐田食,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主辦,由百大青農的陳惠琪小姐以「台灣小麥麵粉—十八麥」分享從單純種植小麥的小麥農,到做出台灣第一支無添加、無調整的台灣小麥麵粉,一路上的奮鬥歷程。同時邀請到運用台灣小麥麵粉製作麵包的烘培職人翁偉鈞先生,藉由現場製作麵團,來介紹台灣小麥麵粉的特性、烘焙的技巧與挑選食材原料的觀念。在這精彩過程的背後,也可依稀略見台灣小農生產體系面臨困境的縮影與面對挑戰的心態轉變。 首先,在2014年獲選「百大青農」、設有獨立農產品牌「純淨農產供應社」協助其他農友共同行銷的陳惠琪小姐,分享其種植小麥的心路歷程。台灣少有 癮特務 6 年前
產業消息 麵包 農業 麵粉 農業科技 小麥 種植 不小心務農怎麼辦(上) 產地與餐桌-農業工作者的心態及轉變 「不只是農業」島嶼風格系列座談,12月6日,舉辦於台中市西區的禾豐田食,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主辦,由百大青農的陳惠琪小姐以「台灣小麥麵粉—十八麥」分享從單純種植小麥的小麥農,到做出台灣第一支無添加、無調整的台灣小麥麵粉,一路上的奮鬥歷程。同時邀請到運用台灣小麥麵粉製作麵包的烘培職人翁偉鈞先生,藉由現場製作麵團,來介紹台灣小麥麵粉的特性、烘焙的技巧與挑選食材原料的觀念。在這精彩過程的背後,也可依稀略見台灣小農生產體系面臨困境的縮影與面對挑戰的心態轉變。 首先,在2014年獲選「百大青農」、設有獨立農產品牌「純淨農產供應社」協助其他農友共同行銷的陳惠琪小姐,分享其種植小麥的心路歷程。台灣少有 癮特務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