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資訊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入耳式耳機 音茶樂 茶樂音人 Co-Donguri 茶樂音人推出 Co-Donguri 雫 s2 ,主打價格調降三成、音質提升三倍 由前 Sony 工程師山岸亮旗下品牌音茶樂技術授權給株式會社 TTR 的平價耳機茶樂音人宣布推出 Co-Donguri 雫 s2 ,山岸亮於音茶樂官網的網誌強調雖較前一代產品售價調降 3 成,但卻有三倍的音質; Co-Donguri 雫 s2 預計在 7 月下旬於日本推出,建議售價為 3,150 日幣,提供黑珊瑚、潟湖與黎明紫三款配色。 Co-Donguri 雫 s2 延續 Donguri 系列的橡子外型設計,搭配音茶樂專利的 Tornado Equalizer / TE 迴路設計,能夠抑制 6kHz 的共鳴,前段外殼採用高剛性輕量金屬 ,能強化高頻與臨場感,單體採用 10mm 動圈單體,頻響 Chevelle.fu 4 年前
產業消息 westone 入耳式耳機 客製耳機 Westone 將旗下音樂產品轉讓到 Lucid Audio 旗下,強調將維持通用與客製耳機生產 Westone 可說是走在入耳式耳機與客製耳機發展初期的重要耳機品牌,不過隨著近年新品牌林立,許多後起之秀以更討喜的調音方式與更低廉的價格搶占市場,同時消費者聆聽方式轉向無線化,策略較為保守的 Westone 耳機自然就被新興品牌給淹沒;現在看來 Westone 也受不了市場惡性競爭,日本代理商 Tekwind 代原廠宣布(目前 Westone 美國官網還未有新聞) Westone 將旗下音樂產品轉移到 Lucid Audio 旗下。 根據新聞內容指出,屆時 Lucid Audio 仍將保留 Westone 品牌以及包括通用與客製化耳機的產品線,另外客製耳機的生產實驗室日前受武漢肺炎影響關閉, Chevelle.fu 4 年前
開箱評測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Shure 入耳式耳機 平衡電樞 圈鐵混合 Shure AONIC Shure 入耳式耳機陣容刷新,全新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快速動手玩 目前入耳式耳機品牌如雨後春筍,不過作為以監聽設備聞名的 Shure 的入耳式耳機仍有相當多的支持者,不過 Shure 自十幾年前推出的 SE 系列至今並未有大幅度的變動,僅是自加入可換線設計、改變外殼封裝等變化,但今年 CES , Shure 發表全新的 AONIC 產品線之後,也把旗下的入耳式耳機自 SE 世代大改版,發表 AONIC 3 、 AONIC 4 與 AONIC 5 。 Shure 消費性產品台灣總代理鍵寧也在第一時間引進這三款新世代產品,預計 4 月 27 日陸續在台灣通路開賣。 AONIC 3 建議售價為 5,990 元, AONIC 4 建議售價為 8,990 元, AON Chevelle.fu 5 年前
開箱評測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入耳式耳機 Artio 搭載宛若揚聲器音場 WARP 架構的異色耳機, Artio CR-V1 、 CR-M1 入耳式耳機動手玩 Artio 推出的前兩款耳機 CU1 、 RK01 除了具備相當優異的設計美學,也藉由不同技術試圖為入耳式耳機營造類似耳罩耳機的空間感,然而 Artio 的第三與第四款耳機 CR-V1 、 CR-M1 則是更進一步在入耳式耳機的格局營造出揚聲器的遼闊音場,其中的關鍵,就是這兩款耳機使用的 WARP 技術。 CR-V1 與 CR-M1 兩者擁有相似的外觀與採用 WARP 技術,然而產品的設定卻有顯著的差異,採用鈦合金框體的銀色 CR-V1 是以音樂玩家的需求為取向,至於鋁合金框體的黑色 CR-M1 則是設定在影音、遊戲玩家需求,兩款耳機的價格落差也有些顯著。 ▲ CR-M1 僅以封套包住瓦楞紙盒 Chevelle.fu 5 年前
開箱評測 一個人的音樂世界 入耳式耳機 Artio 融合機能美學與聲學藝術的耳中藝術品, Artio CU1 、 RK01 動手玩 現在市場上的耳機品牌相當多,不過鮮少能找到兼具設計感與音質的產品,或是某個品牌曇花一現的推出過一款設計音質兼具的產品之後就不再有類似的產品,然而在 2017 年誕生的日本品牌 Artio ,結合義大利文的 Ars 與 Creatio 作為品牌名,以獨有的機能美學與獨特的聲學技術,雖然目前只有四款耳機,卻都兼具造型與獨特的音色。 ▲和風十足的紙盒包裝 熟悉日本獨立耳機品牌的玩家,對原 Sony 耳機工程師山岸亮所創辦的獨立耳機品牌音茶樂應該不陌生,山岸先生將音茶樂的技術與" Donguri "耳機結構技術轉移給株式會社 TTR ,同時推出子品牌茶樂音人;而 TTR 在 201 Chevelle.fu 5 年前
開箱評測 入耳式耳機 final s'next 全鈹振膜呈現通透而自然的音色, Final A8000 旗艦入耳式耳機動手玩 近年各家鑑賞級入耳式耳機品牌似乎是為了喚起頂級消費者的注意,也紛紛推出集結自家技術、調音大成但同時價格也較原本高階耳機高出許多的頂級產品,而 S'Next 旗下品牌 Final 也再度推出頂級平面振膜頭戴式耳機 D8000 之後,推出號稱全球第一款全鈹材質振膜的入耳式耳機 A8000 。 ▲ Piano Forte 可說是 Final Audio Design 時代的代表作 距離 Final 品牌仍為 Final Audio Design 時代所開發的旗艦級入耳式耳機 Piano Forte 已經有十年的時間,而當年的 Piano Forte 系列以獨特的外型與驚人的重量,被一些玩家戲稱為"夜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入耳式耳機 final audio S'NEXT 發表 Final 旗艦入耳式耳機 A8000 ,酷似 B 系列放大版、採不鏽鋼四腔體與超薄鈹振膜單體 S'NEXT 發表旗艦級的入耳式耳機 A8000 ,雖自照片乍看下酷似 Make 系列與 B 系列耳機,不過這款 A8000 無論產品尺碼與技術規格皆遠超過 Make 系列與 B 系列,以強調實現聲音的透明度為目的,採用真正的鈹材質振膜,以及獨特的不鏽鋼四腔體結構。 Final A8000 的價格遠遠超越 B 系列與 Make 系列,達到新一代超旗艦入耳式耳機指標的近 20 萬日幣級距,為 198,000 日幣,預計 12 月 13 日於日本推出,或許會在台灣年末的台北耳機祭亮相。 ▲不鏽鋼腔體較 Make 與 B 系列複雜許多 雖然目前不少耳機強調採用鈹振膜,鈹為僅次鑽石/金剛石的材料,不過 Chevelle.fu 5 年前
新品資訊 JVC 入耳式耳機 Victor JVC 發表木振膜高階入耳式耳機 HA-FW1500 ,採用 Victor 頂級耳機 HA-FW10000 相近技術 JVC Kenwood 宣布將在 11 月初推出一款 WOOD 系列高階木振膜耳機 HA-FW1500 ,從產品定位可能是取代 HA-FW01 或是之上的等級,強調技術引自高級品牌 Victor 旗艦入耳式耳機 HA-FW10000 ,預估售價將落在日幣 6 萬。 ▲結構同樣秉持 JVC 多種材料複合構成的設計 HA-FW1500 採用 11mm 的木球頂碳塗層振膜動圈單體,球頂部分材質為 50um 的樺木,搭配施加碳塗層處理的 PET 振膜構成,結合中央樺木高強度與外圍 PET 振膜適度的柔軟,兼具優美與精確的聲音。此外腔體內使用空氣阻尼機制,使單體在運動時能夠精準,另外還導入稱為聲學淨化的 Chevelle.fu 5 年前
開箱評測 入耳式耳機 AirPods 降噪耳機 真無線藍牙耳機 WF-1000XM3 AirPods Pro Apple AirPods Pro 和 SONY WF-1000XM3 兩款無線抗噪入耳式耳機規格比較 AirPods Pro 入耳式無線抗噪耳機的推出,而且要價新台幣7,990元,許多網民直呼再一次跳戰果粉的信仰值,而且顏色還只有白色。但其實市場上入耳式的抗噪無線耳機非常稀少,比較受到消費者矚目的 SONY WF-1000XM3 真無限抗噪耳機(看長期測試報告),價格也要新台幣 7,490元,而大部分耳罩式的無線抗噪耳機價格都要到萬元以上了,其實 AirPods 的價格在市場上並不昂貴。 那對消費者而言,到底要選擇 Apple AirPods Pro 還是 SONY WF-1000XM3,我們做了以下規格比較,讓大家有初步的了解: Apple AirPods Pro SONY WF-100 atticus 5 年前
開箱評測 westone 入耳式耳機 alo 美聲依舊並提供新版的藍牙線材, Westone W80 2019 年版動手玩 今年 Westone 將旗下 W 系列耳機進行產品線更新,並且把三單體與五單體重新定位為強調低頻的 B30 與 B50 ,換上新世代單體後帶來解析的提升,不過也對一些偏好原本 W 系列較為厚實音色的玩家的不適應,除了先前體驗新版的 B50 、 W40 與 B30 之後,也在近期測試 W 系列旗艦的 W80 ,一探有著最多單體與 ALO 線材的 2019 版 W80 與原本甚麼區別。 ▲新版 W80 維持與前一代相近的微型外殼 W80 原本問世的時間點比起其它 W 系列晚了許多,當時推出 W 系列的意義是為了當時頂級入耳式耳機逐漸邁入競爭白熱化, Westone 需要一款指標性的頂級耳機作為象徵 Chevelle.fu 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