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 NASA 韋伯太空望遠鏡 莊文献 台灣工程師莊文献 貢獻韋伯太空望遠鏡關鍵光學技術 去年耶誕節成功升空的韋伯太空望遠鏡,規模與複雜度堪稱史上最大,其中還乘載了一位台灣工程師莊文献的貢獻,16年前他的研究成果為一項關鍵光學技術奠下基礎。 「身為工程師和技術專家,我樂見我的研發被應用在現實世界,為學術研究與人類的未來帶來好處」。工程師莊文献在俄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將讓人類對宇宙中的星系、星團和大結構起源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韋伯太空望遠鏡於2021年12月25日在法屬圭亞那發射升空,預計本月底將到達距離地球160萬公里的拉格朗日點(Lagrange point),今年夏天可 中央社 3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太陽探測器 日冕 耗時三年NASA帕克探測器前進太陽大氣最外層 溫度高達攝氏1371度 美國NASA於60年前設下目標,3年前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如今探測器成功飛掠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成為第一個「接觸太陽」的探測器。 美國NASA於60年前設下目標,3年前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如今探測器成功飛掠日冕,即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成為第一個「接觸太陽」的探測器,要對粒子和太陽磁場進行採樣。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任務局(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副署長朱布肯(Thomas Zurbuchen)透過聲明表示:「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接觸太陽』,對太陽科學來說是重要時刻,也是真正了不起的壯舉。」 他說:「這個里程碑不僅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NASA blue origin 美國太空總署 Nanoracks NASA 與亞馬遜旗下 Blue Origin 等三家民間企業打造商用太空站 分別獲得上億美元補助 Blue Origin提出的太空站設計是Orbital Reef (軌道堡礁),藉由分別與製造Dream Chaser太空載具的Sierra Space,以及包含波音、Redwire Space、Genesis Engineering Solutions與亞利桑納州立大學等機構合作,打造能以模組化擴展使用空間,同時具備往返太空站的載人服務。 美國太空總署在稍處提出的商用低軌開發計畫 (Commercial LEO Development)合作中,確定在第一階段審核與亞馬遜旗下Blue Origin,以及同樣位於德州的太空新創空斯Nanoracks簽約,同時世界第4大軍工生產廠商也同樣獲得美國太 Mash Yang 3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核電廠 月球 月球 核電廠 外星移民不是夢:NASA想在月球建核電廠 如果能順利在月球建立核電廠將是第一步,未來目標在火星建廠發電。如果有人知道要怎麼把核電廠搬上月球,美國政府很想聽聽他的意見。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19日徵求提案,以開發星球表面核裂變電力系統。這兩個機構正在合作,希望在10年內開發一項不用仰賴太陽的能量來源,供登月任務使用。 實驗室的核裂變能源計畫領導人柯比塞羅(Sebastian Corbisiero)在聲明中表示:「能在月球建造一個可靠、大功率的供電系統,對人類探索太空的下一步極為重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NASA SpaceX 彗星撞地球 Dart 雙小行星改道測試 NASA將發射太空飛行器撞擊小行星 以防止彗星撞地球 NASA耗資3.3億美元、即將發射出一顆時速2.4萬公里的太空飛行器、預計在明年9月底撞擊小行星,測試未來當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時,讓小行星改道阻止撞地球的災難發生。NASA也說明目前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狀況,這只是預防萬一。 1998年的好萊塢鉅製「世界末日」,片中男星布魯斯威利與班艾佛列克互飆演技,聯手摧毀眼看就要撞上地球的小行星,不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打算讓此景成真。 法新社報導,雖然地球目前並未遭遇如此迫切危機,不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計劃明年發射太空飛行器,以每小時2萬4000公里速度撞擊小行星,藉此測試「行星防禦」(Planetary Defense)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NASA 太空中辣椒 太空種植 第一批在太空種植的辣椒收成了:做成墨西哥Taco 往種出馬鈴薯又邁進一步了! 國際太空站日前為太空人舉辦了一場墨西哥塔可餅派對,慶祝站內第一批辣椒收成;這次實驗不僅意味太空人飲食多樣化,也讓研究人員了解無重力下的果實發育機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國際太空站(ISS)「植物棲地-04」(Plant Habitat-04)是目前為止軌道實驗室中最複雜的植物實驗之一,因為比起之前在太空站種過的萵苣、百日菊和蘿蔔,辣椒的生長時間更長。 歷經4個月生長,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范德海(Mark Vande Hei)10月29日採收了這些辣椒。接著,辣椒經消毒後,工作人員品嚐紅辣椒和青辣椒,並針對味道和質地進行調查。 測試 中央社 3 年前
產業消息 NASA SpaceX 藍色起源正式控訴美國 NASA 太空總署跟 SpaceX 的合作採購涉及不公 目前已經獲取美國太空總署合作訂單的SpaceX,顯然並未將藍色起源的不滿,以及提告之後可能產生影響放在心上,畢竟目前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合作,主要是協助將太空人再次送上月球,而此項發展原本就在SpaceX既定計畫內,亦即將登陸月球作為前進火星的「跳板」,甚至與美國太空總署的合作經驗,未來也能套用在與更多太空發展計畫上。 而最主要還是希望能爭取美國太空總署合作訂單 先前指控美國太空總署「作球」給SpaceX,使其順利成為獨家獲得阿提米絲計劃 (Artemis program)合作訂單,但後續遭美國政府駁回之後,藍色起源稍早再次向美國聯邦法院提告,同樣強調美國太空總署在對外合作採購過程有明顯瑕疵。 依 Mash Yang 3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行星撞地球 小行星貝努 小行星貝努將在2135年經過地球 撞擊可能性低 NASA判斷小行星貝努將在2135年經過地球,撞擊地球可能性只有萬分之5.7,但距離是地球和月亮距離的一半以內,還是有想像空間阿...好萊塢編劇蠢蠢欲動了 ▲小行星貝努行進軌道分析 美國科學家今天說,小行星貝努(Bennu)將在2135年通過地球,距離是地球與月亮之間一半以內;但未來幾世紀中,貝努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非常微小。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探測器「歐塞瑞斯號」(Osiris-Rex)曾花了兩年時間在貝努附近,觀察這顆大約500公尺寬的小行星,試圖了解它的大小、形狀、質量和組成成分,也監測它繞行太陽的軌道。 歐塞瑞斯號也使用機械手臂,蒐集這顆小行星的表面樣本,將有助研究人 中央社 3 年前
科技應用 NASA SpaceX Jeff Bezos 亞馬遜創辦人 亞馬遜創辦人創辦的藍色起源 指控美國 NASA 在太空計畫案子中偏心 SpaceX 亞馬遜創辦人Jeff Bezos透過對外公開信向美國太空總署喊話,強調可以透過向美國太空總署「支付」20億美元費用,藉此換取合作訂單,藉此解決美國太空總署因為預算問題僅能選擇單一業者合作情況,同時也再次重申僅與單一業者合作可能面臨風險。 認為此項合作並未違反任何法規 日前藍色起源因美國太空總署 (NASA)僅與SpaceX進行獨家合作,認為美國太空總署後來調整合作條件,造成當時僅有SpaceX能符合資格,因此認為有「作球」嫌疑而提出抗議。不過,美國政府問責署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稍早則是駁回藍色起源的抗議,認為SpaceX的合作訂單並未有 Mash Yang 3 年前
科學新知 NASA SpaceX SpaceX Crew-1 Crew Dragon 夜間海上降落 太空人執行NASA Crew-1任務6個月 SpaceX太空艙成功夜間降落回地球海上 載著4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天龍(Crew Dragon)太空艙今天凌晨降落在美國佛州外海。這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50多年來第一次夜間海上降落。 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這群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ISS)進行近6個月任務後返回地球,據報他們感覺狀況良好。 NASA的WB-57高空研究飛機傳回的夜視影像顯示,太空艙離開ISS後經過6小時半的飛行,於凌晨2時56分(台灣時間下午2時56分)降落在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市(Panama City)外海的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海面。 ▲SpaceX Crew-1 夜間降落海面影片 大 中央社 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