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教學 技巧 習俗 時間 禁忌 端午 粽子 端午節 2020 拜拜 立蛋 祭拜 祭祀 艾草 午時水 地基主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立蛋、午時水、拜拜時間、禁忌總整理 端午節是華人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之一,除了可以放假出遊之外,端午節還有祭祀、立蛋、午時水、划龍舟等習俗,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民俗禁忌。端午節的時間在每年農曆5月初五,在拜拜方面需要祭祀神明、祖先、地基主,而活動方面則有正午立蛋、划龍舟等等。本篇介紹端午節的習俗、禁忌、立蛋技巧,也介紹端午節拜拜的時間與注意事項,其餘更多介紹可見「端午節5個禁忌與習俗:戲水、惡日、醫院、香包與艾草」。 立蛋成功可獲得好運 技巧著重心平氣和 早期立蛋在民俗上主要用來收驚、請魂、問事,而在時間演變之後,立蛋成為了端午節的特殊活動,據說在正午時成功將蛋立起,就能夠獲得一整年的好運。雖然曾有流傳立蛋成功與端午節時間的引力有關, Zero圈圈 4 年前
文化創意 日本 新加坡 韓國 越南 馬來西亞 習俗 過年 新年 春節 2020春節 2020過年 國外怎麼過年?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的春節新年文化介紹 台灣的農曆春節有各式各樣的習俗,包含除夕圍爐、初二回娘家、初五開工、初九拜天公等等,華人新年文化隨著時間演變,融合在地文化而有了不同的面貌。然而不只台灣與中國,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也都有新年習俗,用不同的方式慶祝新年到來。本篇介紹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的過年習俗,其他更多春節文化、拜拜禁忌相關文章可參考2020春節特輯。 日本新年:門松、鏡餅、新年參拜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不再使用農曆年,因此日本的「正月」等同於新曆的1月,而農曆的正月則是「舊正月」,只剩下少數地方保留慶祝的習俗。日本新年文化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品有門松、鏡餅、草繩、福袋等等,而店家也會從12 Zero圈圈 5 年前
應用教學 習俗 過年 禁忌 新年 春節 2020春節 2020過年 除夕 初五 初一 過年禁忌有哪些?知道這些習俗迎接新年好運氣 農曆新年可說是華人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除舊佈新,迎接新年的喜氣。不過,春節文化淵遠流長,在享受春節假期的同時,除夕、初一、初二,一直到初五開工,各有需要注意的禁忌傳統,包含不該說的話、不該做的事等等。本篇整理除夕到初五農曆過年的習俗與禁忌,其他紅包金額、春節交通疏導措施等等,可見2020春節特輯。 農曆新年忌打破物品、欠錢不還、說晦氣話 現代人生活忙碌,農曆春節從小年夜、除夕一直到初五開工上班為止,元宵節前後雖然也在過年範圍裡,不過那時候新年的氣氛已經減少許多。春節期間最多人知道的禁忌便是打破物品,因為破有「破財」、「破運」的意思,會破壞新年的好運。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破了,要默唸「歲歲平安」, Zero圈圈 5 年前
快訊 天氣 習俗 google doodle 秋分 由來 2019 24節氣 晝夜 秋分2019:習俗、由來、氣候變化懶人包 秋分到了,Google Doodle也換上與秋分有關的塗鴉,提醒節日的到來。2019年的秋分日期為9月23日,是一年之中唯二晝夜等長的日子(另一日為春分),那麼秋分的由來是什麼、有哪些習俗呢?本篇便簡單介紹秋分的由來、習俗、以及節氣,讓讀者更了解民間習俗文化。 秋分:晝夜等長、平分秋季 秋分,顧名思義便是平分秋天,它也稱作「降分」,因為陽光此時幾乎直射赤道,在此之後太陽直射點就會繼續南移。秋分的時候,全球晝短夜長,而秋分過後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南半球則相反,一直到冬至,北半球是夜晚最長的一天。 《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如果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劃分四季,則 Zero圈圈 5 年前
文化創意 日本 韓國 習俗 中秋 月亮 中秋節 由來 2019 中秋節2019:節日由來、活動、各地中秋習俗介紹 中秋節,顧名思義是秋天的一半,時間以農曆8月15日為主,今年(2019)為國曆9月13日。中秋節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而除了賞月、烤肉之外,各國都有不同的習俗。因此,本篇整理日本、韓國等地的中秋節傳統,並介紹中秋節由來,讓人更瞭解與中秋節有關的文化傳統。 中秋節最早見於《禮記·月令》為祭祀拜月 「中秋」這2個字最早出現於《周禮》,《禮記.月令》寫「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另外還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紀錄春秋時代君王祭祀月亮的習俗(夕月指祭祀月亮、月神)。然而,早期並沒有明確指定中秋拜月的日期,而祭祀月亮則是由貴族官吏慢慢影響到民間,後來唐代轉變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 另有一說 Zero圈圈 5 年前
在地生活 水果 習俗 時間 禁忌 流程 普渡 祭拜 祭祀 供品 中元節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怎麼拜?拜拜時間、流程、水果供品與習俗禁忌總整理 農曆七月鬼門開,七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七月半則是中元節,此時無論是廟宇還是公司行號、家庭,都會擺出供桌供品,祭祀來到人間的鬼神。根據地區習俗不同,普渡祭祀的流程也有細節上的差異,不過在普渡的時間、供品挑選禁忌方面,也有不少統一的說法。本篇整理中元普渡的拜拜時間、供品挑選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等等,讓更多人了解普渡相關習俗。 2020中元普渡時間、流程、水果供品、習俗禁忌、網路普渡總整理 普渡時間流程說法不一 好兄弟祭拜在下午5點 普渡該什麼時候開始拜呢?其實普渡的祭拜方式有許多說法,如果是以「神明、祖先、好兄弟、地基主」的祭拜流程來說,上午祭拜神明、中午祭拜祖先、傍晚祭拜好兄弟、最後再祭 Zero圈圈 5 年前
快訊 情人節 七夕 習俗 傳說 google doodle 由來 2019 織女 牛郎 七夕:由來、習俗、傳說總整理 情人節與乞巧節 2019年8月7日是農曆七夕情人節,Google doodle特別換上了牛郎織女走在鵲橋上的塗鴉,慶祝七夕這個節日。然而,其實不只是情人節而已,傳統七夕也有「乞巧節」「女兒節」、台灣民間的「七娘媽誕辰」等紀念意味,本篇便整理幾個常見的七夕情人節由來、習俗、以及傳說等資訊,讀者可以快速了解七夕背後的隱藏文化。 延伸閱讀:七夕情人節全台優惠遊玩活動:咖啡、巧克力和看電影全部滿足 七夕(農曆7月7日)的由來 七夕發源時間眾說紛紜,有人說從周朝就開始慶祝,也有人說從漢代才開始有這個節日。不過,與七夕相關的文獻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豳(音同賓)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Zero圈圈 5 年前
科學新知 習俗 google doodle 夏至 由來 二十四節氣 夏至:夏至的習俗、由來是什麼? 白天最長、晚上最短 今天的Google塗鴉(Google doodle)為二十四節慶「夏至」,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人使用土圭測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此外,夏至也是一年裡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一天,通常在每年6月21日前後。 陽光直射北回歸線 夏至的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造成北半球白天最長,還有北極圈、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而在夏至過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向南偏移,北半球的白晝於是慢慢縮短了,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 夏至的習俗有哪些?吃麵、古時放假 夏至身為二十四中重要的節氣之一,有句俚語說「夏日炎炎,長夏漫漫」就是說這一天是陽氣最盛,日光最長。在清代以前,夏至時全 Zero圈圈 5 年前
產業消息 習俗 禁忌 傳統 端午節 端午節5個禁忌與習俗:戲水、惡日、醫院、香包與艾草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看別人划龍舟之外,其實還有5個廣為人知的習俗與禁忌,或許你也應該要知道。 本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除了最應景的吃粽子及划龍舟之外,其實端午節在傳統上是一個驅兇避邪的日子,有不少禁忌和習俗不可不知! 諸事不宜 端午節為農曆五月五日,也被稱為是「惡日」。在傳統上認為這天諸事不宜,包括開工、開業、結婚、搬家、慶典等吉事,以及喪事、探病,都盡量避免在端午節這天進行。 禁止戲水游泳 端午節這天被認為是「水鬼」最兇的時候,為了避免有抓交替的情況發生,在傳統上,端午節這天會盡量不要去戲水游泳。 避免去醫院、殯葬所 由於端午節這天被稱為「惡日」,不管婚喪喜慶都不適合進行。尤其是醫院、殯 Knowing 5 年前
在地生活 習俗 春分 夏至 冬至 節氣 秋分 2019 24節氣 秒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24節氣的日期、習俗與由來 ▲圖片來源四季之森 為了不讓作物被季節的變化跟氣候影響收成,古農民保留了長期生活經驗,制訂成廣為人知的曆法,包含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也就是俗稱的節氣。節氣是以前農村民們在農務、過日子的曆法,至今還是受到人們重視。節氣的制定有利於農業安排,隨著農業的發展,指導農務所需的節氣越來越多,進而演變成現代的24節氣。那麼,24節氣是怎麼訂的呢? 24節氣的訂定方法是什麼? 節氣是依據國曆每年有365天,分成24等份,再按照地球繞著太陽轉動的弧度切成24等分,也就是圓周率360度,每15度一等份,就是一個節氣。因為閏年的關係,每個節氣都會有一天兩天的變動,也就是每年的節氣日期都不會相同。 春分是就是春 踢那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