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新聞 電動車 Project Titan 自駕車 蘋果 Project Titan 電動車計畫再度延後 將僅提供有條件限制自駕功能 蘋果車輛產品的自駕功能初期也僅在北美地區提供使用,預期會等到其他地區在地資訊準備完善,並且符合當地法規之後,才會在更多地區推行自駕功能。 彭博新聞取得消息指稱,蘋果傳聞的車輛產品計畫Project Titan將再度延後,預期要等到2026年才會有相關產品問世。此外,消息更指稱此計畫打造車輛並未具備全自動駕駛能力,僅提供有條件限制的自動駕駛功能。 從相關說法透露,Project Titan計畫中打造車款仍會保留踏板等傳統車輛控制介面,同時僅在高速公路等特定道路上才能開啟自動駕駛功能,但一旦車輛進入城市間道路,或是在天候影響車輛自動駕駛功能判斷時,系統就會要求使用者接手操作,並未標榜全天候對應全自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Waymo 自駕車 Level 4 Zeekr Waymo 展示中國吉利汽車打造的新自駕車原型 具 Level 4 等級自駕能力 移除方向盤、煞車、油門等設計 此款自駕車具備Level 4等級自駕能力,自動駕駛系統則由Waymo打造,吉利汽車則以其高階電動車品牌Zeekr打造此款自動設計的無人自駕車。 Waymo稍早公布其由中國吉利汽車以Zeekr品牌打造的新一代全自動無人自駕車原型,並且以全電形式、以乘客體驗為優先形式打造。 從設計來看,Waymo新一代全自動無人自駕車原型移除方向盤,以及煞車、油門等踏板設計,另外也未搭載後視鏡等設計,左右兩側更配置大面積滑門設計,方便乘客上下車。 此款自駕車具備Level 4等級自駕能力,自動駕駛系統則由Waymo打造,吉利汽車則以其高階電動車品牌Zeekr打造此款自動設計的無人自駕車。 在此之前,Waymo已經 Mash Yang 2 年前
科技應用 Waymo 自駕車 Waymo 自駕車加裝感測元件 蒐集更精準、即時的天候資訊 以修正不良天候下的運作模式 Waymo自行建立更精準、即時的天候資訊,將有助於自駕車判斷在不佳天候情況下如何修正運作模式,或是乾脆避開在此天候影響下的區域運作。 Waymo宣布將透過旗下車輛加裝的感測元件,製作更準確、即時的在地天候資訊,讓自駕車能夠在天候不佳地區維持穩定運作,或是避開氣候不佳、可能影響自駕車運作的地區。 依照Waymo說明,目前已經在其提供搭乘的自駕車安裝感測元件,藉此讓車輛可以直接蒐集天候數據,例如雨水滴在車窗上的頻率、強度規模,或是判斷雨水、霧氣對於自駕車運作所產生影響程度。 以目前自駕車技術來看,天候依然會成為影響自駕車運作安全因素,畢竟目前許多自駕車都是透過電腦視覺識別周圍路況,或是藉由光達等感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Level 自駕車 Level 4 Argo AI 發展 Level 4 等級以上自駕車技術的新創 Argo AI 將結束營運 技術與相關資產由投資方福特及福斯分拆持有 由於Level 4等級以上的自駕車技術仍有不少挑戰,以當前研發技術幾乎難以用於一般市售車款,加上今年第三季更讓福特認列約8.27億美元虧損,同時也難以繼續吸引更多投資,因此福特決定將重心放在可以更快應用在多種車款上的Level 2+,或是Level 3等級自駕技術發展。 福特在稍早公布財報中,透露其投資自駕車新創公司Argo AI將結束營運,未來將由福特及福斯分拆持有其自駕車技術與相關資產。 Argo AI原本是從福特內部體系拆分獨立,並且由福特投資發展Level 4等級以上的自駕車技術,後續更在2019年獲得福斯以26億美元投資,成為Argo AI前兩大投資者。 不過,由於Level 4等級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機器人 自動駕駛 AMR 自駕車 3D LiDAR 物流機器人 Starship 外送機器人 熊貓外送殺手:STARSHIP外送食物、飲料和包裹機器人 在矽谷地區最近都可看到這台小巧可愛的外送機器人(或外送物流車)STARSHIP,為餐廳解決最後一哩送給消費者,公司或個人也可以透過STARSHIP外送包裹。STARSHIP在校園間處處可見,尤其是午餐的時間,就會看到它跑來跑去。 STARSHIP走訂閱制:每月10美元、每趟2美元 從費用的角度來看,STARSHIP會比目前的UberEats或熊貓外送還要合理,商家和使用者只要每月付十美金的平台費,每次外送只要再額外支付2美金的外送費用,就可以請STARSHIP送餐送貨。這比熊貓每次要吃掉超過35%訂購餐飲的費用划算許多。 另一方面,每台STARSHIP的造價也僅要5,500美金,最後讓平台端、 atticus 2 年前
產業消息 intel mobileye 自駕車 Intel 旗下自駕技術公司 Mobileye 正式申請 IPO 於納斯達克交易 但最大持股者仍會是 Intel 不少市場分析看法認為,讓Mobileye獨立掛牌上市,或許對Intel會更加有利,其中包含在目前自動駕駛技術能吸引更多市場投資之際,或許將能使Mobileye募得更多投資機會,而不會因為顧忌Intel近期處理器產品競爭面臨考驗,進而影響投資意願。 Mobileye稍早正式遞交公開募股上市 (IPO)申請,預計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依照Mobileye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顯示,除了將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更確定將以「MBLY」股票代號發行A類股,並且由高盛銀行與摩根史丹利擔任承銷,但並未透露計畫出售多少股份。 同時,在公開募股上市之後,Mobileye仍將由原本管理團隊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自駕車 Aurora Innovation 自駕車新創 Aurora Innovation 宣布考慮對外出售 對象可能包含微軟及蘋果 Aurora Innovation在去年秋季於紐約那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後,雖然股價隨即增加至每股17.77美元高點,今年夏季之後卻跌至每股僅剩下1.83美元,稍早則回升至每股2.43美元,市值約在28億美元左右,相比上市前估值達110億美元的情況縮水許多。 彭博新聞引述消息指稱,位於匹茲堡的自動駕駛車輛新創Aurora Innovation正考慮對外出售,目標對象可能包含微軟及蘋果。 而Aurora Innovation發言人隨後證實此項說法,但強調此為慎重評估下的長遠計畫。 在彭博新聞取得消息裡,Aurora Innovation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Chris Urmson對內部員工發出 Mash Yang 2 年前
蘋果新聞 自動駕駛 Apple Car 自駕車 中美貿易戰 前蘋果工程師 認罪竊取自動駕駛電路板文件前往中國 這個新聞帶出了兩個訊息,一個是蘋果真的戮力發展自駕車、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會發表;另一則是中美企業機密間諜來往在檯面下應該是相當暗潮洶湧的。 蘋果公司前工程師張小浪(Xiaolang Zhang,音譯)今天就竊取商業機密認罪,他是被控從蘋果公司開發中的自動駕駛汽車計畫竊密並企圖前往中國的兩名被告之一。 美國聯邦檢察官先前指稱,張小浪在透露有意替一家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新創企業工作,並於最後一刻訂妥飛往中國的班機後,下載了蘋果公司(Apple Inc)的自動駕駛電路板計畫。 張小浪自2015年起任職於蘋果公司,2018年7月在加州聖荷西(San Jose)機場通過安檢後被捕。 路透社報導,他起初不認 中央社 2 年前
科技應用 英國 自駕車 Tesla 英國將立法免除人類司機在自動駕駛運作時的事故責任 但先決條件是人類司機未做額外系統操作干涉 目前各國政府至今尚未針對自動駕駛在道路上運作時的疏失責任劃分,原因在於難以釐清車輛發生事故時,是否基於人為操作因素,或是自動駕駛系統誤判。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中,多數認定結果仍在於車上的人類司機應該盡責確認車輛運作狀況,而非全面相信自動駕駛運作。 英國政府近期除了計畫在2025年廣泛推廣自動駕駛車輛應用之外,稍早更計畫藉由立法強化自動駕駛車輛運作過程導致事故或傷亡情況時,車上的人類司機在未介入任何手動操作情況下,將無須擔負任何責任,而是由車輛製造業者負責。 此項立法,今年便由英格蘭及威爾斯法律委員會,以及英格蘭法律委員會提出,認為自動駕駛車輛因為系統誤判導致超速、誤闖紅燈,或是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不 Mash Yang 2 年前
汽車未來 小米 自駕車 小米自駕車實際運作情境展示 強調先主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在小米此次展示項目中,說明現階段已經可讓車輛進行完整的自動駕駛運作,其中包含自動導航、無保護情況下讓車輛自動迴轉掉頭,或是自動閃避停靠路邊的車輛、繞行路上故障車輛、繞行圓環路線,以及禮讓行人等情境。 針對去年宣佈將投入造車,至今已經超過500天的發展進度,小米執行長雷軍在此次新品發表會上做了更進一步的說明,並且強調藉由全力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藉此提高本身在電動車產業發展競爭力。 雷軍表示,目前在自動駕駛項目第一期研發階段已經投入人民幣33億元,專責研發的團隊人數規模也超過500人,甚至包含小米人工智慧實驗室、小愛同學研發團隊、小米手機相機部門團隊成員都提供相關協助,因此實際參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人 Mash Yang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