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淘了一組便宜的喇叭給哥哥使用,不過用沒多久喇叭就壞了,在它要被丟掉的時候被我想 DIY 亂搞的精神給撿回來了。喇叭是這組 傑鈦JT-520,如果還看的到產品圖片,可以看到它就是兩個簡單的喇叭,然後連接一組可以調整音量與 USB供電的線路。
當下覺得要丟掉非常可惜,測試一下發現在轉動音量的時候,聲音會間斷有雜音,覺得應該是這個部分壞掉了,上網搜尋了一下音響的組成,結果找到一個東西 PAM8403 功率放大器,它是一個晶片組成,所需要的電阻與晶片都焊接好了,只需要連接相關的組件就可以使用了,重點是一組才 20元台幣不到,看到這麼便宜,越來越想買回來玩玩看,結果買了一堆組件,等待淘寶的到來。
在淘寶逛的時候發現一組一樣的功放線,直接替換線路就好了,一條大約 30 NT,無奈買回來換掉之後還是一樣是壞的….
不知道為什麼無法使用,只好硬著頭皮 DIY 功放板周邊的線路來組成。
在 DIY之前一直在想這個 功放板這麼小一個,到底要塞哪裡?抬頭看了一下自己亂夾娃娃的櫃子,挑了一個有點盜版,而且表面的漆怪怪的魯夫。
把魯夫切掉,我只要下面這個酒桶。
大概需要這幾個組件:功放板、RCA 母頭,以及 3.5 音源母座,線材就不說了,差不多。
電力輸入本來想用 MicroUSB,焊接的時候,很順利的焊上了。
但是裝的時候才發現,MicroUSB的接點超容易斷….. 動沒兩下 5PIN 全部斷掉了 Q_Q…… 很貴耶,居然斷光光….先放棄做好在考慮….
3.5mm 音源母座,搞懂這個焊接順序花了我一點時間…
焊接的時候要注意一下不要搞錯線頭了,顏色買錯也是很無奈的。
接著先測試一下,上一點點錫測試看看能不能跑,焊接的圖,賣家有標示清楚,只要搞懂正負極就ok
測試成功後就打算開始規劃怎麼塞入,原本打算在中間可以轉音量,就直接先開了個洞…..
沒想到其他組件組進去,板子卻有點擠,只好從旁邊在開個洞…
中間音源孔開的剛剛好。
內部構造,都還沒焊,感覺有點擠。
最後決定切開處理….既然都切開了,為了方便,決定電力輸入還是使用大顆的 USB 比較穩固。
焊接好全部假組測試一下,看來播放正常。
接著準備收尾拉,確認一下都焊接無誤
這次用的是塑鋼土,之前用剩下的藍色料還有一點點,塞入後可以穩定音源座跟功率板。
原本 RCA 開洞是在下面,後來因為 USB 公頭太大一個了,所以只好改在上面,重新挖個洞。
接著填滿之後用橡皮筋綁一下,固定個兩天。
固定中….
接縫因為用了 三秒黏接,所以還有一點白白的。
正面照,找機會還是把海賊旗給補好好了。
反面,原本是存錢筒的底座,改造為擴音器,不含運費的話,整體花費不到 150 元,雖然可能比重新買一個便宜喇叭還貴了,但是 DIY 的樂趣卻不是用價錢可以衡量的。
來看看實接影片:
要注意的是,我買的時候已經確認喇叭是使用 3W 的喇叭,這組晶片剛好可以對應使用,整體銜接上沒有什麼困難,如果要救的喇叭所需求的瓦數不同的話,可能需要一點電子專業來焊接改造了,不過這個就不是我專長了,可能還是要確認清楚再來玩 DIY 電子產品比較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