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iPad Pro 的大小事,請見:[蘋科技] 大螢幕+鍵盤+觸控筆!12.9 吋 iPad Pro 瘋狂打臉賈伯斯!
--
上週蘋果發表會發了兩篇文章,介紹了新的 iPhone 與 iPad Pro。
雖說我自認我已經比線上的許多報導在第一時間多了功能性的分析,但依然有「這傢伙就是個果粉,文章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聲音出現。我很納悶,因為我是個果粉所以文章沒有參考價值,那難道我今天是個果黑就有參考價值了嗎?照這邏輯來看,我寫的 Android / Windows 文豈不是天下最有參考價值的文章了嗎?
後來我想了想:噢!原來是有人見不得我說蘋果好啊!
於是我又反思了一下,我好像也不是一味的讚美啊?以 3D Touch 來說,我先是分析了過往 iOS 介面、再轉向 WatchOS 與 OS X 改變,再進到 3D Touch 的好處,這也算是有起承轉合了不是嗎?為什麼還是沒有參考價值呢?
我又想了想:好吧,我還是不明白網友的心理 ...
所以我決定再來一個新的專欄,就叫做「果粉老實說」。為什麼要叫老實說?雖說我過去一直都是老實說,但似乎不寫在標題就不會有人仔細去看,所以我就把他當專欄名字吧!在這個專欄裡,我會詳細介紹蘋果產品的特色、以及我個人的分析與見解,當然好壞都會講囉~
--
我不盲目吹捧,我要分析給你聽:為什麼我覺得蘋果好。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年底最具爭議性的蘋果產品是什麼?無庸置疑的絕對是 iPad Pro 這台打臉賈伯斯、又致敬一大堆競爭對手的巨大玩意。如果硬要再擠出一個更有爭議的產品,我想那就不用多說了,就是 iPad Pro 的爭議主要來源:Apple Pencil 觸控筆。
為什麼 Apple Pencil 爭議很大?因為 iPad 第一代推出時,賈伯斯在台上高呼「誰需要觸控筆」並博得滿堂彩(天曉得為什麼,但看到賈伯斯講話拍手就對了)。賈伯斯過世之後,iPhone 多了大螢幕、iPad 增加小螢幕,現在更是直接把觸控筆端出來了!
想必當初賈伯斯高呼「誰需要觸控筆」的時候,庫克就在台下高喊「我需要!」吧?當然,賈伯斯自食其言也不是一兩次的事,但畢竟自己吃跟別人強迫你吃是不一樣的,因此 Apple Pencil 引起絕大爭議並不意外。如果說還有什麼會再次引起爭議,大概就只有觸控 iMac 了吧?
至於鍵盤嘛 ... iPad 第一代推出時蘋果一併推出 iPad 專用鍵盤 Dock,若要說哪裏抄了 Surface,想來也不是「鍵盤本身」,而是鍵盤蓋板!因為要是平板電腦含鍵盤就算抄襲,那 Surface 豈不是抄襲了華碩的變形平板嗎?
而且真要說平板結合鍵盤的始祖,似乎 iPad 一代的專用鍵盤才是啊!不過出了鍵盤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好的,因為 iPad 接上鍵盤之後的輸入法難用到爆,不會自動選字也就算了,第三方輸入法(例如無蝦米)也不支援外接鍵盤,那外接鍵盤有個 __ 用?
大概只有用拼音符號當文字的「華語以外」國家會開心吧?
扯遠了,讓我們回到 Apple Pencil 吧!
若從結構來說,把 Apple Pencil 稱作觸控筆還真是有點侮辱他了。如果你認同 Wacom 的筆叫做「繪圖筆」,那麼我想 Apple Pencil 至少也稱得上這名號,畢竟他並不只有觸控功能,而是實實在在的具有壓力感測、傾斜感測的繪圖筆。無奈現在也還沒實體可以玩,因此跟那我覺得超威的 Surface 觸控筆相比孰優孰劣,我想這只能等開始發售之後才知道了。
不過據說微軟花了兩億美金買下以色列廠商 N-Trig 就是要強化 Surface 的繪圖功能,因此未來鹿死誰手依然未可知啊!
如果你有在 iPad 上用觸控筆畫圖過,你一定會非常痛恨一件事:iPad 繪圖延遲極為嚴重。
根據我的測試,iPad 使用觸控筆繪圖的延遲程度大約是筆尖與螢幕筆畫相距 0.1 ~ 0.5mm 左右的程度,也就是當你筆尖移動到一個定點時,筆畫還在距離筆尖相當距離的地方遊走著。雖說用慣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但偏偏我就是用不慣,所以我花了七百多塊(好像是吧?)買了 Wacom Stylus 觸控筆,卻只用幾次就收起來了。
什麼是繪圖延遲呢?下面這則 Note 4 S-Pen 影片中畫圖時螢幕上的筆畫追著筆尖跑(筆畫與筆尖有 0.5mm 左右的距離)就是繪圖延遲啦~
顯然蘋果也知道這回事,所以 Apple Pencil 做了一些改變。
觸控螢幕偵測手指 / 觸控筆位置的頻率「連續不間斷」,而是每秒 n 次的速度偵測(蘋果說是每秒 120 次)手指位置,因此如果你手動太快,觸控就會發生延遲。但 Apple Pencil 改變這項規則,當 iPad Pro 偵測到 Apple Pencil 時,會自動拉高偵測速度,以兩倍的頻率(每秒 240 次)偵測筆尖位置,大幅度減低繪圖延遲問題,因此從廣告影片上來看並不存在繪圖延遲,解決過去 iPad 繪圖的最大問題之一(另一個則是筆尖太大)。
只是這個「改變」也帶來一些麻煩,像是硬體限制之類的問題,最直接的就是:現在只有 iPad Pro 能用 Apple Pencil。
下面這個 Apple Pencil 影片就很明顯可以看到,蘋果已經大幅解決筆畫延遲的問題:
Apple Pencil 從外觀上就可以看出他與 Wacom、或是任何一家廠牌的繪圖筆不同,因為它的筆頭特別大且看起來好像不能更換。不能更換這點似乎是個麻煩,因為 Wacom 筆尖都會磨損了,難道 Apple Pencil 每天這樣塗塗抹抹都不會壞嗎?
不過搞不好在玻璃上畫圖真的不會磨損也說不定,反正之後我們就知道了,現在想這也只是瞎操心而已。
巨大的筆頭有兩個功用:壓力感應與傾斜感應。
壓力感應這東西我們已經很熟悉了,簡單說就是繪圖筆能感應你畫圖的力道,進而改變繪圖筆畫的粗細,就跟你拿毛筆輕輕畫比較細、用力按下去筆劃就比較粗,是非常直覺的功能。不過這東西好久好久以前就有了,所以要說這是創新那就太矯情了,真要說有什麼不同 ... 大概就是筆頭特別大而已吧?
因此與其聚焦在壓力感應上,還不如來看看這個非常有趣的「傾斜感應」,而這也是讓 Apple Pencil 筆頭如此巨大的原因:需要更大的感應面積來偵測筆尖的傾斜程度。
筆尖傾斜能幹嘛?答案很簡單,就是能讓你畫出漸層色彩的筆畫,就像直接拿著炭筆 / 粉筆畫圖那樣,能畫出變化更豐富的筆畫,而不需倚賴程式筆刷來處理漸層,能賦予畫家更高的創作可能,根據現在看到的網路評論來說,這功能確實給數位繪圖帶來莫大改變,因為這畢竟是過去繪圖筆沒有的功能嘛~
從影片來看,這個功能的實用程度是肯定的,不過似乎要程式支援才能使用,否則用起來應該也就只是 ... 可以傾斜來寫的筆而已。
比起 Wacom 那不用裝電池的繪圖筆,Apple Pencil 在這部分簡直就是上個世紀的產品!先前在 iPad Pro 那篇文章中我曾懷疑在外面用 Lightning 幫 Apple Pencil 充電會很容易把插頭折斷,不過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如果十五秒充電還能讓你把筆折斷的話,那我想大概就沒什麼你不會折斷的東西了!
當然,如果可以改進到像 Wacom 那樣不需要充電的程度就更完美了!而且一定要用 Lightning 充電就意味著你一定要用 iPad 幫他充電,而不能用行動電源或插頭,因此如果要把它充到飽依然是件麻煩事情。
接下來再來另一個大家關心的重點:觸控板有防誤觸功能嗎?
其實廣告影片上就已經告訴你了,大家沒看到影片上的人都把手掌放在 iPad Pro 上畫圖嗎?結果還是有台灣某知名科技新聞網站的編輯說「不知道到底支不支援防誤觸」,還說「要是沒有就大扣分」 ... 拜託發表評論前先把影片看清楚吧!
不過說到筆跟手指一起工作這件事,從影片上來看,這件事情似乎要倚賴 App 才能發揮最大效益。以上圖來說,使用者可以用手指控制螢幕上的尺調整位置與角度,再用另一手上拿著的 Apple Pencil 畫圖,這就很明顯是 App 提供的功能。先前 Adobe 發表的數位尺與數位筆也能提供類似的功能,不過現在如果可以用手指操控的話,那就不需要實體的尺,使用上就更方便了。
總而言之呢,現在 iPad 上的繪圖軟體多如牛毛,就像上圖這個看起來很潮(還有剪刀呢!)的 Fifty-Three 就很適合拿來畫個設計圖、小插畫什麼的,至於要更專業的用途,Adobe 與 AutoDesk 兩大廠商也都不是吃素的啊!根據某位在美國深耕的蘋果周邊老闆表示,在 iPad Pro 推出之後,美國的藝術學校們就開始準備採購這項產品了,因為不管是從 Apple Pencil、或是從大螢幕來說,iPad Pro 都是足以改變電繪、設計的新產物。
我檢視了 FaceBook 上大量的網友評論,扣除那些說 iPad Pro 致敬誰誰誰或是打臉賈伯斯的之後,發現大部分的批評聲浪都集中在「不適合寫程式」、「不適合文書」、「買這工作還不如買 MacBook Air」、「價格太貴」等四個重點上。
不過若從 Apple Pencil 的角度出發,iPad Pro 從來就不是這些使用者的目標對象,一來 iPad Pro 搭載 iOS 的特性就已經宣告他不是一台文書機;二來蘋果也沒有停止輕薄筆電 MacBook Air / New MacBook 這兩條產品線,因此 iPad Pro 本來就不是用來成為筆電殺手的蘋果新夥伴,而是以一個全新的蘋果產品姿態為那些需要能隨時隨地用筆繪圖的設計師、藝術家開創一條全新的藝術道路。
我們癮科技的編輯討喜小姐每天為了畫今日新聞淺談,都必須準備筆電一台、繪圖板一片、平穩可畫圖的桌面一張(這些東西的價格加起來 ... iPad Pro + Apple Pencil 似乎也就不那麼貴了)。但如果有了 iPad Pro,她不管是坐在捷運上、公車上、馬桶上、或是任何沒有桌面的地方,都可以輕鬆拿起 Apple Pencil 開始工作,這難道不是一種變革嗎?千萬記住,這世界並不是只有寫程式跟文書處理兩種用途,因此 iPad Pro 對你來說用不到,並不代表它就是一款垃圾產品。
我有一位粉絲跟我說她一定會買 iPad Pro,因為 iPad Pro 終於讓她可以用大螢幕看韓劇了!這要在一般網民眼裡看來,簡直就是脫褲子放屁又浪費錢的事,但人家就是有這需求,你能說這樣的需求不必要嗎?我想人家是不是真的用得到才是重點吧?至於你說 Surface 也能做到這些事,這個嘛 ... 我 Lab 有位學長買了 Surface,結果有點厚重不說,電力更是撐不了太久、整天都得帶著插頭出門,這樣的特質,我想無論如何都與 iPad Pro 不再一個競爭層級上才是。
總而言之,如果你需要畫圖、需要大螢幕平板,那麼 iPad Pro 就是你的好選擇;反之你需要更好用的鍵盤、更好打的輸入法、更實在的多工環境好讓你可以寫程式、做文書處理,那麼不用懷疑,買 MacBook Air 或 New MacBook 吧!那才是你需要的東西。
--
作者:陳寗@癮科技
--
我不盲目吹捧,我要分析給你聽:為什麼我覺得蘋果好。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2015 秋季蘋果發表會:
[蘋科技] 大螢幕+鍵盤+觸控筆!12.9 吋 iPad Pro 瘋狂打臉賈伯斯!
[蘋科技] 1200 萬畫素+玫瑰金+壓力感測!iPhone 6S /6S Plus 三大謠言全部都是真的!
你或許會喜歡
2 則回應
其實我想的是,如果iPad Pro可以用light連上PC,就可以變第二手寫螢幕,而且支援感壓功能的話,那就太好了~!!!
雖然Apple這次沒說有這個功能,但相關的apple與週邊,甚至是Apple Pencil的副牌,一定很多工程師跟第三廠在
摩拳擦掌等開發這塊大餅了。畢竟手寫板跟手寫螢幕這個市場幾近被wacom壟斷太久了。
其實我想的是,如果iPad Pro可以用light連上PC,就可以變第二手寫螢幕,而且支援感壓功能的話,那就太好了~!!!
雖然Apple這次沒說有這個功能,但相關的apple與週邊,甚至是Apple Pencil的副牌,一定很多工程師跟第三廠在
摩拳擦掌等開發這塊大餅了。畢竟手寫板跟手寫螢幕這個市場幾近被wacom壟斷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