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2014年的研究資料顯示,有超過5兆,重達269,000噸的塑膠垃圾分散在我們的大海之中。這些垃圾將嚴重傷害到海洋生物以及海底的環境。
日前,一位20歲的荷蘭男子Boyan Slat提出了一個利用洋流,能讓海洋能自行清潔的「海洋自動清理」的計畫,獲得了201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Champions of the Earth的首獎。
影片:Boyan Slat 於TED的演講
而全球知名的運動用品商Adidas集團近期與海洋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合作,試圖研發以海洋塑膠垃圾為原料的纖維材料,並宣稱將在2016年開始將這些海洋塑膠材料應用於自家產品之中,並要求全球2,900家門市停止使用塑膠袋。
Adidas近年來對於生產線上持續的創新,改變其產品的生產原料,不再製造更多的塑膠垃圾,在2014年的棉花採購之中,超過30%來自於可持續性來源、更環保的優質棉花(Better Cotton),並承諾於2018年會100%應用此棉花於生產線上。
Adidas這些策略,可能會大幅提高其生產成本,但是對地球的永續經營卻做了最好的示範,對於品牌形象及價值而言,可說是有利無害。
除了設計材料的創新及產品本身的價值之外,整個社會價值也有所提升,當人們對於地球環境的保護有更深的意識時,選擇服飾鞋子產品可能就會選擇具有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穿著環保材質的衣服或鞋子,會讓旁人覺得你擁有愛護地球的心。
環保及永續意識興起,Adidas扮演的是領頭羊的腳色,更多時尚服飾品牌開始尋求更環保的原料來生產產品,或是逐漸刪除原料之中的有害物質,為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地球的永續發展貢獻(呂亮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