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坐到辦公室裡就呵欠連連嗎?就算睡滿八小時,還是忍不住頻打呵欠嗎?YouTube科普頻道Vsause推翻以往的迷思,發現不單單只是生理層面的原因,心理因素也會造成呵欠不止的現象。
打呵欠怎麼說?
打呵欠的動詞為 yawn,可以這麼說:
I can’t stop yawning.(我無法停止打哈欠。)
而 yawn 也可以當作名詞,例如:
She stretches her arms with a yawn.(她邊打呵欠邊伸展雙臂。)
進一步了解原因前,先要導正過去的錯誤觀念:人們並非因為缺氧而打呵欠。研究顯示,不論人們身邊有多少氧氣量,都不會影響到打呵欠的多寡或頻率。舉運動為例子,運動為人體最缺氧的時候,但此時頻打呵欠的現象並不會出現。人們打呵欠可能的原因如下:
1. Cool down 冷卻

當你疲累時,大腦深處溫度升高,而你的腦就像台電腦,在特定的溫度下才能百分百發揮效能。此時打呵欠可以將空氣帶入,穿過雙耳和嘴巴,讓臉部血液降溫,並確實幫助冷卻大腦。
2. Increase focus 提高專注力

研究證明打呵欠能升高血壓、伸展臉部肌肉並增加專注力。伸懶腰時,全身肌肉得以延展,讓它們更充分準備好在任何時刻被派上用場。所以當提到獵物,傳染性的呵欠就說得通了,因為一群同時打呵欠的獵物會一起保持警戒,提防掠食者攻擊。
3. Empathy 同理心

研究顯示,顯示出社交互動及溝通能力較弱的自閉症孩子,在觀看別人打呵欠的影片時,比其他孩子更少打呵欠。此外,里茲大學在進行同理心測驗的同時,安排工作人員在受試者面前猛打呵欠。最後發現,那些最終在同理心測驗得到最高分的人們,同樣也是打最多傳染性呵欠的人。
下次有人問:「你很累嗎?怎麼一直打呵欠」時,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說:「我只是比較有同理心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