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待業10年 丟千張履歷
更新日期:
2008/10/19 07:20記者林秀美、游文寶、洪敬浤 /連線報導
「我已十年沒有固定工作,整個人快『起肖』了」,高雄市四十六歲的楊先生無奈說,十年來寄出的履歷表累積一千多張,幾乎石沉大海,目前打零工,靠八十歲老父養家。
高市勞工局昨天舉辦「樂活新女性、許你薪未來」就業服務活動,吸引了二千五百多人到場求職,楊先生也來面試,仍聽到同樣的一句話「回家等通知」。
像楊先生這樣待業的人,逐年增加。高市勞工局統計,去年共六千一百八十二人申請失業給付,失業率達百分之四點二,尤以製造業裁員最多。今年元月至九月已有五千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四月有兩家電子公司大量裁員,人數破千,創單月最高紀錄。
桃園縣中壢就業服務站長謝邦國表示,最近登記求職的失業民眾,從每天平均兩百人增加到三、四百人,包括光電公司及傳統汽車製造業都開始裁員。
找工作者的心態也發生微妙變化,沈姓失業者說,過去他很在乎工廠的福利、待遇及環境,如果要加班或廠房溫度高,可能就不考慮,現在只先求有工作。
中彰投就業服務中心發言人蔡菁菁說,今年徵才場次為去年的二點五倍,仍趕不上求職人口的需求;但年輕人寧可大排長龍,爭取月薪才一萬七千元的文書工作,也不願應徵月薪三萬元、得早晚輪班的科技廠作業員。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19/2/17w85.html
------------------------------------------------------------------------------------------
看完這則新聞 深深慶幸自己 有工作是好的...
11 則回應
不過話說回來
這年頭裁員的公司真的是不少
想要找工作
除了能力學歷外
還有一點是年齡問題
若你今年已經過了45歲
擁有高學歷與經歷
突然間被裁員
想要找新工作 一時間真的不容易
更何況以我們公司來說
員工人數好得時候有一千六百多人
現在裁到約一千三百多人
裡面也不乏有國立 碩士學歷畢業的
公司有時不願花太多人事成本
想想若有一天是自己被裁員時
有何應變之道
所以換個角度想
有機會被工作壓到喘不過氣來也是件好事;
有機會被老闆狗幹丟文件也是件好事;
有機會遲到被扣錢也是件好事;
至少代表還有工作…
10年丟千張履歷,一年才丟100張,一個月才八張,這樣不多阿....
上上週回系上找系祕聊天,也是被問說有沒有工作機會可以介紹,因為系上很多學弟妹都找不到工作......
我想態度對了,有基本的專業,還是會有機會的....我也很怕總是嘴巴說說的工作者......
日本大二就要去參加就職活動了
很多人大三就內定了
放寒暑假就去公司實習
這個時候就不得說說國外的好了。
很多國家(日本、美國…)都在最後一學年的時候(有些學校還更早),拼命的
逼迫鼓勵學生去參加就職活動,畢業前大部份的學生都已取得offer,反觀台灣,似乎給予學生很大的”彈性”。台灣真的變了餒…以前延畢是件很丟臉的事,現在反而變成了逃避某些事物的手段,珍害~
小魔女也有一些同學今年六月畢業到現在還在找工作說...明明學歷不錯 真是令人無奈
而且現在好多學生都瘋狂延畢 真的整個社會這樣下去到底好還是不好
其實倒是有不少新鮮人找不到工作,看到網路上一些人討論,說失業再找工作,三個月到半年很正常
如果以這樣的時間來看,找工作還要三個月以上,對於想要工作而沒辦法找到的人來說,應該就瘋了吧。
有時候不一定是經濟壓力,也有可能來自於家人以及對自己的要求
我覺的記者都是這樣:先想一個點,再找案例來輔助,為了就是要支持這個論點。
凱特凱特 peace peace~
我也贊同你的看法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雖然是老梗
但卻是最真實的
人哪 永遠都是心態的問題
每每看到或聽到有人說工作不好找…就會莫名的氣憤…
多少人在講工作不好找不好找的同時,會去看看自己做了什麼?
文中楊先生十年寄出1千多張履歷,換算一年1百多張,1百多張?那不就平均3天才寄一張?寄了1千多張都找不到,為什麼不先想想自己哪裡沒有準備足夠。理性過頭的我,最怕有人拿「我真的很努力」來說服我。總覺得,錯的事即使你很努力做了1千遍、1萬遍,它也不會變成對的事,如果你真的用心,就不該放任自己如此一錯再錯。話說回頭,其實也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就是「嫌」,這個錢太少、那個太遠、不然就是會太累。工作,不是請你來當大爺的。
好啦~我幸福過頭。(今天爆怒神上身…)
請鞭小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