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用來源:Shutterstock;原文引用來源:The Verge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最近成功自不孕症男性身上,取下皮膚細胞並在實驗鼠身上培養成具有「類生殖細胞細胞」特性的前驅細胞,而在 2012 年匹茲堡大學的團隊,則曾在生殖功能正常男性身上取下一般細胞,來培養成類生殖細胞。
目前其實已有團隊,成功將實驗鼠皮膚細胞培養成可進行精卵結合的生殖細胞,但對人類不孕症問題,仍舊有很多懸而未解的疑惑;史丹佛大學這次的研究,就是要嘗試將一些關鍵問題釐清。
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自不孕症男性身上取下皮膚細胞後,先將其培養成「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s),隨後放到實驗鼠身上,培養成「類生殖細胞細胞」(germ-cell-like-cells,GCLCs),雖然目前進展僅此而已,但已替將來人類生殖細胞的人工培養,跨出了相當大的一步;研究人員表示這次的結果,將可提供後繼研究者一個實驗的模板,希望未來能更了解原始生殖細胞形成生殖細胞的詳細機制,進而成功培養出生殖細胞。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就算將來成功以類似的方式在不孕症男子身上培養出生殖細胞,後代還是有很大機率會遺傳到不孕症的基因。
相關閱讀:
- 用藤蔓花卉呈現出人體器官的美麗樣貌
- 除了何大一博士的成果外,這裡還有其他值得大家關注的 HIV 治療訊息
- 科學家將由牙菌斑一窺口腔菌演化、人類飲食習慣之祕
- 科學家提出警告,氣候變遷可能讓蟄伏已久的病毒死灰復燃
- BioGenFutures 要讓一般人生物足跡消失於無形,避免遭國安單位濫用、迫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