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雖然說是初期智慧手機,不過等到筆者開始要挑智慧手機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逼近 iPhone 問世前的一兩年了,筆者當時要換手機的時候也沒想太多,就是那時候看到公司主管用的 Windows Mobile 手機好像很方便,可以登記行事曆、記事、玩玩小遊戲等等的。
當初對智慧手機涉獵不深,只覺得智慧手機就要像一台小電腦一樣,有著類似電腦的操作邏輯以及能夠安裝軟體,故當時市場上有 Palm OS 、 Symbian 以及 Windows Mobile 等選擇,最後筆者從二手機的價格、討論的熱烈度等條件,最後選擇當時還叫做 Dopad 的 HTC 幫中華電信客製的 CHT 9100 。
跳轉繼續
現在回想起來, CHT 9100 在當時真的是神機一台阿!不僅討論熱度高,而且還有許多人釋出刷機用的系統檔案,加上機能完整,也能夠安裝導航軟體兼作導航機使用;不過一開始使用當然還是有段陣痛期的。
當時的 Windows Mobile 手機的介面跟現在智慧手機差異很大,與其說是手機,不如說是一台能打電話的小電腦,下方有著開始工作列,也有樹狀程式表以及視窗的概念,有些時候還需要使用指令集對手機進行一些細部調整(當然這是因為參考網路上別人使用的調校經驗才有這個需要),更不用說因為硬體與成熟度,操作的流暢度也不如現在智慧手機的順暢度。
但也因為能夠刷機,筆者當初一路跟著一些熱門討論釋出的 ROM 刷上去,甚至到了讓 HTC 開始嶄露頭角的 HTC Touch 阿福機推出後,也有人將 Touch 的介面移植到 CHT9100 的 ROM 上面,筆者當然也刷過那些 ROM ,還學著去改時鐘的造型。
另外玩過 Windows Mobile 6 或是 6.5 的人,應該也會記得末期有個 SPB Shell 可以玩, SPB 在當時以吃的資源不算特別高,卻比其它 GUI 表層絢麗且可個人化,幫當時的 Windows Mobile 增色不少。
當時的 Windows Mobile 雖然不允許廠商修改介面,但當時仍可透過軟體的方式蓋過原本的桌面,營造出類似現在智慧手機的 GUI 邏輯,不過掀開那層 UI 底下仍是原本的 Windows 畫面,等同手機同時執行底部的 Windows 桌面以及表層的 GUI ,除了當時手機的記憶體不多外,當時的記憶體管理也不佳,所以 GUI 桌面崩潰也是稀鬆平常...
後來 CHT9100 用了大概一年多吧,看到有些平價且造型設計較活潑的 Windows Mobile 也有點心動,就傻傻的照規格跟外型換成華碩的 P552W ,說真的就原始出廠而言 P552W 還算可以,但由於全球銷售量的關係,印象中想要找到第三方可以刷的 ROM 幾乎是沒有,不過都買了也只好認了。
隨著 iPhone 帶起的熱潮,市場終於出現不一樣的智慧手機系統,也就是由當時電腦業界的新手、搜尋產業龍頭 Google 推出的 Android ,當台灣引進由 HTC 推出的 G2 並且加入續約方案後,也就是俗稱的 HTC Magic ,可以說若 iOS 開創現在智慧手機的局面, Android 則是加速智慧手機普及的推手,這部份就下一篇再說吧。
4 則回應
等等....說到windoes mobile OS的話,不是mio 8380是台灣第一支的嗎?
相較之下,Palm可以玩的第三方軟體要多得多了。
当年刷818不亦乐乎啊。。。一晃。好多年。。
HTC獨立出來叫Dopad已經很近代了,最早期windows mobile火紅年代應該是O2的XDA,所以才有XDA developer 那幫人在~
然後是HP, 的WM2003系列也很多人用,主流機背後都是HTC造的~
後來見人家賣那麼好才自己跳出來,拿Dopad做品牌,HP/O2才退下來,後來又改名做H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