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由江南大叔或相關韓商贊助。
這兩天最驚恐的新聞除了Apple推出iPad mini之外(無誤),大概就是韓國暢銷泡麵檢出致癌物質苯並芘(Benzo[a]pyrene, BaP)了吧。
身為科宅,難免被朋友問起這件事「到底真的假的?」。於是,我雖然不是毒理或者食品安全專業,但還是循以下的步驟來了解到底辛拉麵恐怖還是「辛聞」恐怖?
一、冷靜:
千萬別因為看到熟悉的字(辛拉麵)和恐怖的字(致癌物)一起出現在新聞標題就恐慌,否則嚇到腳麻了是要怎麼逃?
二、確定消息來源:
據國內媒體指稱,消息來自韓國的媒體報導,但幾乎找不到任何中文報導有明確引述到底是哪個韓國媒體。雖然我不諳韓文,但是facebook的好友名單中神人不少,提供了一則新聞<발암물질 논란 농심라면 회수 결정에 파장>,確定韓國媒體的確有報導此事。生產辛拉麵的公司「農心」也的確在官方部落格發佈了聲明<농심 우동류 제품은 안전합니다>,強調產品中苯並芘的劑量極低,無需擔憂(透過Google翻譯得知)。
(感謝廖英凱提供兩則消息連結)
三、了解主角:
1. 辛拉麵(Nogulee)-韓國廠商「農心」所產製的泡麵品牌。口味獨特,別於台、日式泡麵,因此在台灣掀起購買熱潮。據說麵心Q彈,搭配起士食用,口感極佳(來源請求)。
2. 苯並芘-Benzo[a]pyrene(C20H12),一種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出現在煤焦油、火山爆發、香煙、焦黑的食物(包括咖啡),特別是在碳烤食物中。(意思是假如對辛拉麵有疑慮,也別忘了戒掉烤肉)
四、確定主角是否具致癌性: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底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每年都會公布致癌物清單。清單分四個等級:
- Group 1(對人有致癌性)
- Group 2A(很可能有致癌性)
- Group 2B(有潛在致癌性)
- Group 3(無法判斷對人類的致癌性)
- Group 4(或許對人類不具致癌性)
五、致癌的劑量?
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規定,苯並芘在飲用水中存在的量上限不能超過每公升0.0002毫克(mg/L)。
如同之前提到,苯並芘不只存在辛拉麵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種食物及空氣中。假如辛拉麵所含的苯並芘量低於每日能攝入的安全上限,但卻佔了9成,那麼很容易因為其他來源而攝入過量的苯並芘。幸好這次辛拉麵的調味包檢出苯並芘含量僅 0.000005 微克(㎍,是1/1000 mg),只佔了上限的4萬分之一,遠低於美國環境標準的上限。
那是否食用辛拉麵就會引發癌症呢?只能說這一切都是風險跟機率呀;即便罹癌的機率極低,但還是有風險,就像買樂透一樣,雖然獨得億萬頭彩的機率很低,但只要一券在手就有那微乎其微的可能,除非連彩券都沒買-沒錯,唯一零風險的方式就是完全不吃含有苯並芘的辛拉麵(但這也不代表你就不會得癌症了)。
結語
該為了那微乎其微的風險而放棄麵心Q彈又和起士絕配的辛拉麵嗎?這就由你自己權衡了。還是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食物,多看PanSci,關心食物安全議題才是上策。在擔心韓國泡麵之前(對了,其實泡菜也是2B致癌物…),我們真該好好調查台灣人其他常吃食品的苯並芘含量,別只把矛頭對外啊。
參考資料:
- Benzo[a]pyrene | wikipedia
- Preferential Formation of Benzo[a]pyrene Adducts at Lung Cancer Mutational Hotspots in P53. Science
-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nts | EPA
- 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 | WHO
- Known human carcinogens |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3 則回應
拿生產辛拉麵的公司的官方說法來說無需擔憂有什麼意義,他總不會說自己的產品很容易致癌,大家不要來買吧
我來當一下酸民
撇去有害成分不談.....
那種東南亞泡麵都有的問題反油味+呆板的辣味,到底好吃在哪?
是要證實任何東西只要加起士(任何東西只要加美乃滋XD)就是美食的都會傳說嗎?
http://tachiagare962.blog27.fc2.com/blog-entry-782.html
http://aresoku.blog42.fc2.com/blog-entry-2283.html
可以參考上面這兩個日文連結
農心社近年來狀況不斷:不實廣告誇大成份,泡麵中有小蟲,蟑螂,因放射線問題在英國與德國被禁賣等等,今天的事情也許可以說是小題大作,只能說他們的風評太差了,本來就會被人拿放大鏡檢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