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音效DAC晶片動輒32位元,不過回到現實層面,即便當前音訊載體從CD到數位串流,也有一些高解析音樂格式,但最大宗的音樂格式仍為CD級的16bit 44.1kHz取樣,意味著即便是CD發展初期的DAC晶片至今也能正常使用;一家名為Conclusion的公司在日本群募平台Green Founding推出一款D-10VN [16BIT VINTAGE]的DAC前級一體機,主打透過模組化設計的方式可替換三種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CD播放機流行的DAC模組,分別來自Burr-Brown、Sony與Philips,讓現在的玩家也能體驗不同於當代著重高規格、精確性與能源轉換效率的聲音。
D-10VN [16BIT VINTAGE]的價格不算便宜,即便早鳥搭配BB模組也要23萬日幣,Sony模組板須加價19,800日幣,飛利浦無晶片空板為9,800晶片,出貨時間要製2025年9月
▲DAC採用模組板設計,需要關機後10秒才能確保安全拆換
▲內部電源線路由參與NEC A-10擴大機的設計師開發
D-10VN [16BIT VINTAGE]的結構是以Conclusion原本的D-10WM擴大機的外型進行再設計,不過不同於搭載Wolfson WM8741 24bit DAC晶片的D-10WM,D-10VN [16BIT VINTAGE]則具備模組化DAC設計,並皆為舊世代的16位元DAC晶片;此外在電源使用基於NEC A-10系列擴大機設計師萩原由久所開發的供電線路,此外主機為全平衡架構,並僅提供單一路的4.4mm耳機輸出,若要搭配單端耳機需使用轉換器。
▲PCM53JP-V為相當早期的CD播放機晶片
▲作為CD規格倡議者的Sony為了推出第一台CD播放機故自行設計DAC晶片
▲飛利浦的TDA1541A現在是相當熱門的DAC晶片,但市面上也充斥仿製品
D-10VN [16BIT VINTAGE]提供三種模組供替換,分別是來自Burr-Brown(俗稱BB,已被Ti德州儀器收購)的PCM53JP-V,Sony的CX20152,還有飛利浦的TDA1541A;根據裡面的介紹,PCM53JP-V是隸屬BB第二世代的DAC晶片,並使用在包括Denon DCD-1800、Roadie DAD-001與NEC CD-705等知名CD播放機;而Sony的CX20152是延續自Sony自行開發的DAC架構,並使用在Sony CDP-552ESD、Pioneer PD-9010X等播放機;最後飛利浦的TDA1541A的模組較為特別,可能是由於市場仍相當熱門,但也有仿製品甚至仿冒品,故在平台僅提供限量帶有拆機良品的模組,其它則為不含晶片的空板,並強調其設計僅相容TDA1541A,不相容前身的TDA1541,使用TDA1541A的銘機包括Sony CDP-555ESD、Marantz CD-94LIMITED與Luxman D-500X。
▲主機內部結構
D-10VN [16BIT VINTAGE]提供包括光纖、同軸輸入,以及後方的USB Type-B與前方的USB Type-C兩組USB(YSB Type-C優先),此外提供兩組RCA非平衡輸出與一組4.4mm平衡耳機輸出,雖然檔案格式可支援到最高24bit 192kHz,不過礙於晶片特性都會被限制在16bit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