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與網路緊密相連,無論再怎麼小心謹慎,個人的電話號碼、住址、電子信箱等隱私資訊還是有可能會被散播在網路上。而為了防止個人資料外洩造成危害,Google提供了「要求從Google搜尋中移除個人內容」服務,包括信用卡號、身分證、個人私密或色情圖片等都可以向Google要求移除,避免被有心人士肉搜。Google搜尋上的個人資料該如何申請刪除?能夠移除的資料有哪些?判斷標準是什麼?本篇將依序解答。
有哪些資料可以申請刪除?照片可以移除嗎?
如果民眾發現自己的個人資料能夠透過Google搜尋找到,則有機會透過「要求從Google搜尋中移除個人內容」服務,讓Google搜尋不再顯示洩漏資料的網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個人資料都能夠申請刪除,例如學歷、職業、家庭關係,至於個人相片的部分,除非符合煽情露骨或是私密影像的標準,否則並不見得會符合移除標準。
能夠要求Google移除的特定資訊包括煽情露骨或私密的個人圖片、違反當事人意願的偽造色情內容、與當事人姓名不相關的色情內容、個人識別資訊或人肉搜尋內容、以及未成年人圖片等。其中「個人識別資訊或人肉搜尋內容」的項目包括個人聯絡資訊、身分證件圖檔、信用卡號等,至於工作聯絡資訊則是會在涉及肉搜的情況下評估後受理。
從Google搜尋移除特定資訊:
- 煽情露骨或私密的個人圖片。
- 違反當事人意願的偽造色情內容。
- 與當事人、或是當事人的姓名不相關的色情內容。
- 個人識別資訊或人肉搜尋內容。
- 在涉及剝削性移除行為的網站上,關於當事人的內容。
- 未成年人圖片。
可以向Google搜尋申請刪除的個人資料:
- 政府核發證件號碼,例如身分證號碼。
- 銀行帳號。
- 信用卡號。
- 親筆簽名圖檔。
- 身分證件圖檔。
- 攸關個人隱私的限閱官方記錄,例如病歷。
- 個人聯絡資訊,包括實際地址、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
- 部分登入憑證。
▲如果民眾的個人資訊曝光可能會帶來重大風險,則Google將移除此類資訊。例如在涉及人肉搜尋的情況下,Google也有可能考慮移除與工作有關的聯絡資訊。
該如何向Google申請刪除個人資料?要準備什麼?
若是民眾發現以上個人資料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中,則可以前往「要求從Google搜尋中移除個人內容」網頁線上申請刪除。在申請時,民眾需準備Google的搜尋結果網址、洩漏個資之網頁網址、畫面截圖、圖片截圖等,並且填寫電子郵件等相關資訊以利Google回報審查結果。
在民眾送出刪除申請後,Google審查小組將會進行審查,無論後續是否同意刪除搜尋資料,都會寄發電子郵件告知。若是民眾提出的移除請求遭拒,則民眾在獲得其他佐證資料之後,可以選擇重新提交申請。
▲如果民眾希望Google協助刪除指定個人資料,可以前往「要求從Google搜尋中移除個人內容」網頁線上申請。
▲在申請時,民眾需勾選相關資訊,包括需要移除的個人資料類型、該資訊是否出於惡意散佈等。
▲依序填寫相關聯絡資訊,以利後續寄送審核結果。
▲民眾需將洩漏個人資料之網頁和圖片網址全數送交審查,如要要檢舉圖片,則需要同時提交圖片網址、網頁網址。網址最多可提供1000列。
▲完成填寫後提交申請,Google將會在受理後開始進行資料審核。
除了Google搜尋以外還有哪些內容移除方式?
雖然Google能夠協助民眾移除搜尋結果,不過個人資料還是存在網路上,有心人士可能會透過社群媒體平台、或者是從其他搜尋搜尋引擎找到。因此,想要移除散播的資料,最理想的方式是從來源網頁移除內容,建議民眾與該網站管理員聯絡與申請移除。
在Google受理移除指定資料後,搜尋結果將不再會顯示相應網址,或是不再會針對當事人姓名或ID的搜尋顯示相關的網址內容。而若是資料已從網頁上移除,但仍然出現在Google搜尋或是快取頁面,則可以嘗試使用Google的「過舊網址移除工具」提出移除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