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證實造價100億美元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只使用68GB的SSD

2022.07.20 03:40PM

就在本月稍早,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JWST) 傳回了有史以來第一張來自宇宙深處的照片,向世人展示了宇宙浩瀚無垠的奇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擁有著比哈伯望遠鏡還要更加強大的技術,能夠呈現出更加清晰也精準的畫面,此外,最新消息也透露太空望遠鏡還採用了一種容量出乎意料的 SSD 來儲存它所拍攝的照片。

造價 100 億,卻只使用了 68GB 大小的 SSD

根據 IEEE Spectrum 網站提供的資訊,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採用了容量僅有 68 GB 的 SSD 硬碟。相較之下,這樣的大小連現代遊戲主機的作業系統都放不下,像是基本版 PS5 主機擁有的 825GB SSD 硬碟中,作業系統的部分就佔了 155 GB。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擁有著超過 100 億美元的驚人造價,但 SSD 的部分卻使用了比一般市售 SSD 最小容量選擇 128 GB 還要更小的容量,這也讓不少民眾好奇為何美國太空總署不選擇一個容量較大的硬碟。然而,由於這顆衛星會被送到如此遙遠的宇宙之中探索,因此在零件的選擇上當然也得經過許多特殊的考量。

特製 SSD 需要能在險惡的太空環境中持續運作

簡單來說,SSD 硬碟整體來說當然會比一般的 HDD 傳統硬碟還要更加脆弱敏感,即使是在地球上的一般環境中,只要沒有妥善保護的話,就很容易出現毀損等問題,更別說在宇宙中漂流。考慮到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目前正在距離地球上百萬公里以外的太空中,四處都充滿著宇宙輻射,同時還得在零下 223 度的超低溫環境中運行。因此,這台太空望遠鏡當然也得使用能夠承受這種險惡環境的特製 SSD 硬碟。

此外,這個最新的太空望遠鏡在硬體方面也帶來了許多強化,藉此達到比哈伯望遠鏡還要更加快速的傳輸速度。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使用了 25.9 GHz 的 Ka 頻段進行資料傳輸,最高能以達到每秒 28 MB 的傳輸速度,每天收集多達 57GB 的資訊,徹底超越了哈伯望遠鏡的 1~2 GB。只需要 4.5 小時的時間就能將資料從太空傳到地球上。

正因為這台望遠鏡能夠數個小時內來回傳輸大量資料,內建的 SSD 硬碟大小似乎就沒有那麼關鍵了,甚至只需要足以儲存1天份量資料左右的容量就可以了。然而,美國太空總署也預測在接下來的10年間,這台太空望遠鏡只能使用其中的 60GB,而剩下的 8GB 則會用於工程與暫存資料。

照片中提到了ESA、ⒸESA,包含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地球、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望遠鏡

即使這樣的空間似乎不足以讓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進行太過精密的操作,但考慮到美國太空總署的專業知識與技術,這應該就已經足以讓這個太空望遠鏡順暢運行,並維持如同上一代哈伯望遠鏡的服役時間,也就是 32 年以上。

11 則回應

  • line“60256”你的快樂值多少錢呢
    2022-09-29
  • 懶叫想也知道是特製的,只有蠢蛋才以為是桌機或頂多了不起是伺服器等級
    2022-07-23
  • 特規?本來想點什麼👉算了
    2022-07-22
  • 這張SSD能撐幾年
    2022-07-21
  • 我還以為造價100億美元有99億進口袋,剩1億製造產品😂
    2022-07-21
  • 啊如果哪一天照片傳不完怎麼辦?
    2022-07-20
  • 這個SSD(正式名稱是SSR, Solid State Recorder)是SEAKR Engineering公司的產品,裡面用的晶片應該是三星作的。
    設計壽命是7/24 , 10years
    2022-07-20
  • 我只想知道,那張 SSD 的造價...🤪
    2022-07-20
  • 一定是特殊工規的SLC
    2022-07-20
  • 搞不好是我們公司做的
    2022-07-20
  • SSD的品質等級本來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這68GB全是最耐用的SLC,那造價就不菲了
    202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