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充電或換電,電動機車比較好處理,電動車的充電問題可能更大些,包括廣設充電樁以及住宅社區停車場能否建立家用充電樁還是有許多協調空間。
因應2050淨零轉型,政府規劃綠色運輸,將由公共運具先行,電動車、電動機車則力拚2040年市售比達100%;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強調,不會採「禁售」手段,相關部會也會完善環境,如廣設充電樁。
國發會上午公布2050淨零轉型路徑圖,提出4大轉型策略、2大治理基礎,透過能源、產業、生活、社會轉型及研發負碳技術、制定相關法規來推動,交通部次長陳彥伯、經濟部次長林全能、科技部次長林敏聰及內政部次長邱昌嶽皆出席。
在運具電氣化方面,陳彥伯表示,考量產業面向、市場結構及業者調適等因素而提出相關期程,將由公共運具先行,2025年市區電動公車普及率要達到35%,2030年市區公車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電動車市售比為30%、電動機車市售比為35%。
2040年時,力拚電動車、電動機車市售比達100%,陳彥伯說,將與經濟部、環保署進行跨部會合作,在空氣污染、能耗、車輛安全檢驗等相關法規上互相配合,逐步達成目標,此外,也會與經濟部討論如何推動計程車電動化。
龔明鑫強調,力拚2040年新售的車款不再有燃油車,而是電動車或氫能車,過程不會採取「禁售」手段,而是透過補貼讓外部成本內部化,同時讓整體環境更便利,否則充電若不方便,就算到時電動車價格再低也沒用,「價格合理、環境也便利,目標就能自然達成」。
陳彥伯表示,在電動車普及後,各界會關注使用面,尤其是長途旅程恐面臨電不足的狀況,屆時將攜手各主管單位在轉運站、服務區、旅館推動安裝充電樁,完成配套措施。
至於近年不少電動車買主遇到自家社區無法安裝充電樁的爭議,陳彥伯提到,充電樁部分涉及公寓大廈管理相關規定,會與相關單位合作、讓電動運具環境更完善;邱昌嶽則表示,未來將預留充電設備停車位,這部分法制工作已經快要完成。
不僅如此,陳彥伯說,會進一步鼓勵民眾使用共享運具,像是共享自行車、汽車及機車,民眾就不用再購買私家車,提升綠運輸效能。
▲國發會30日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宣布透過風電、光電、氫能、電力系統與儲能等12項關鍵戰略,達到能源轉型目標。
27 則回應
嘴巴說說都很猛,這跟2025非核家園一樣,台灣因有夢想而偉大,整天腦補 嘴砲很厲害
www.chargesmith.com/ev-charging-spec/amp/
(交代下去,挺米國挺的那種...........
先把供電穩定再說⋯
www.chargesmith.com/ev-charging-spec/amp/
所以電車適合家中有停車位的人。
現階段使用電動車仍面免不了要改變一下出遊的習慣, 雖然充電的等待可以讓駕駛有休息時間是好事, 但是後面如果排了一長串沒車位也影響交通吧, Gogoro換電系統遇上熱門的地點都要排電池了, 排車佔據的空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