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可交換鏡頭相機系統的焦點幾乎被全片幅機種佔據,然而自 Olympus 拆分的 OM Digital 並未如另一家 M43 大廠 Panasonic 一樣開支線,仍專注於 M43 系統的發展,而拆分之後推出的首款新鏡頭是一款隸屬頂級產品 M.ZUKIO PRO 系列的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一舉涵蓋超廣角至標準焦段,但又維持輕巧的尺寸。
▲採用沉胴設計,使用前須解開鎖定
雖然在傳統印象中, F4 光圈的產品往往被視為比 F2.8 次一階的產品,不過在 M.ZUKIO PRO 系列卻不能單純如此看待 F4 系列,繼展現高倍變焦畫質仍可不妥協的 12-100mm F4.0 IS PRO ,還有同級光圈畫質甚至優於 12-40mm F2.8 PRO 的 12-45mm F4.0 PRO ,這次新推出的 8-25mm F4.0 PRO 則是一款小巧但能覆蓋超廣角到標準焦段的獨特鏡頭。
▲沒有突出的前玉可搭配濾鏡使用,使拍攝具更多彈性
以當前全片幅高階鏡頭的設計,超廣角鏡頭多半是覆蓋到標準焦段居多,主要是由於超廣角變焦鏡本身設計就需要相當大的鏡片,若設計的變焦範圍較大,則整個鏡片組的複雜度勢必提高,加上大口鏡鏡片的移動不易,不僅可能影響對焦速度,同時對於對焦馬達的負擔也越大;但對於 M43 片幅而言,則能夠以更小巧的鏡片口徑達到同級的等效焦段。
▲以 M43 鏡頭與 F4 光圈不算太小,但卻涵蓋超廣角到標準焦段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雖在 M43 片幅的鏡頭不算特別小巧,不過仍不過是近似 APS-C 的 17-55mm F2.8 焦段的尺寸,搭配 E-M5 III 或是 E-M1 II 、 E-M1 III 等中高階機種仍相當輕巧且具機動性,且相較僅 2 倍變焦的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 不僅輕了一百克以上,而且前端鏡片並未突出,仍可搭配 72mm 濾鏡、保護鏡使用。
▲對比著重輕量化與小型化的 12-40mm F4 , 8-25mm F4 更著重機能的完整度
相較著重輕巧並覆蓋廣角到標準焦段的 12-40mm F2.8 PRO 的 12-45mm F4.0 PRO ,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在鏡頭附加功能有更好的完整度,不僅保有可切換至手動對焦的手動對焦離合器機構,亦具備鏡筒上的 L-Fn 鍵設計,此外也具備 ZUKIO PRO 系列的防塵、防水與 -10 度耐寒的 IPX1 等級耐候運作能力。
▲實際工作時鏡頭需延展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除了設定在 F4 焦段以外,也是利用沉胴式光學結構的 ZUKIO PRO 鏡頭縮減鏡頭尺寸,使鏡頭在非使用狀態之下能夠縮減,當拍攝使用時再旋開固定機構,以往沉胴式光學多半用於隨機身搭配的小型標準變焦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則是 Olympus 破天荒在 ZUKIO PRO 採用這樣的設計。
▲採用 16 片 10 群光學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由 1 片DSA雙面超級非球面鏡片、 2 片非球面ED低色散鏡片、 1 片Super ED超級低色散鏡片、 1 片ED低色散鏡片、 1 片 Super HR 超級高折射率鏡片、 1 片HR高折射率鏡片及 1 片 HD 高折射率高色散鏡片構成 16 片 10 群結構,搭配 7 片式光圈,最近對焦距離達 23 公分,望遠端亦有出色的 0.21 倍放大率。
▲一顆鏡頭可覆蓋超廣角到標準四個經典焦段
單純從非等效交段來看, 8-25mm 好像沒有特別了不起的地方,但畢竟這是需要將焦段 x2 換算為 35mm 片幅的 M43 系統,等同於是一顆 16mm-50mm F4 的超廣角到標準焦段鏡頭,等於在一般拍攝題材時,能夠覆蓋 16mm / 17mm 、 24mm / 28mm 、33mm / 35mm 至 50mm 等幾個常用的焦段,省卻反覆更換鏡頭的麻煩。
▲拍攝的部分樣張
雖然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最廣達到等效 16mm ,不過變形的控制表現卻比預期來的出色,搭配 E-M5 III 與最新版本韌體拍攝,邊緣雖然或多或少會有變形的情況,但不至於呈現過於誇張的變形,甚至比起某些 APS-C 的超廣角變焦鏡的廣角端還要穩定,這也是 Olympus 為其冠上 ZUKIO PRO 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拍攝的樣張組
雖然 F4 光圈說大不大,不過搭配取景,仍可達到相當程度的背景虛化,在最大光圈之下的背景有種顯著的奶油感,不過不確定這款鏡頭是否如 ZUKIO PRO 的三款 F1.2 鏡頭一樣是借助經典鏡頭特質模擬下的產物;而在光圈略縮之後,影像品質也相當銳利出色,符合新世代高階鏡頭所需具備的水準,同時 25mm 端充裕的放大倍率也足以拍攝多數日常小物題材。
對筆者而言,在體驗之後並不會只將 M.ZUIKO DIGITAL ED 8-25mm F4.0 PRO 視為 7-14mm F2.8 PRO 的降級版本,相反的筆者會認為兩款鏡頭是不同的需求, 8-25mm F4.0 PRO 雖然光圈少了一級,但具備更輕巧的尺寸、更好的焦段範圍覆蓋,同時還能搭配濾鏡使用,使 8-25mm F4.0 PRO 使用更具彈性。
不過從目前 Olympus 品牌鏡頭的產品規劃,筆者認為比較可惜的是還未有一款銜接在 8-25mm F4.0 PRO 之後的中望遠到長焦 ZUKIO PRO F4 變焦鏡頭,畢竟 40-150mm F2.8 仍屬更高一階的頂級鏡頭,而 40-150mm F4.0-5.6R 過於入門,若能再添加一款 40mm 起到 100mm 以上的 F4 變焦鏡,即可構成兩鏡的輕巧高畫質全焦段組合。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