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I標準有點類似Facebook、Twitter等社群服務推出的認證機制,讓使用者能更容易識別內容提供者身分,應用在Gmail服務即可讓使用者更容易判斷收到信件是否為詐騙。
讓品牌業者能避免在眾多詐騙信件中流失客群
Google最早在2019年加入標準工作小組,並且在去年7月對外宣布的品牌識別訊息驗證標準 (BIMI,Brand Indicators for Message Identification),將在未來幾周內進駐Gmail服務,讓使用者更容易判斷收到信件是否為品牌業者發出,或是偽造品牌業者身分發出的詐騙信件。
此項功能有點類似Facebook、Twitter等社群服務推出的認證機制,讓使用者能更容易識別內容提供者身分,應用在Gmail服務即可讓使用者更容易判斷收到信件是否為詐騙。
此項功能同時也採用DMARC標準 (網域型郵件驗證、報告與一致性),藉此強化安全性,當品牌業者完成設定DMARC標準認證,或是透過Entrust Datacard、DigiCert等第三方機構核發VMC (Verified Mark Certificate)認證,即可透過BIMI標準在郵件顯示認證圖示。
目前包含MailChimp、Twilio旗下SendGrid、Valimail、Fastmail、Proofpoint等網路服務平台均支持BIMI標準,同時包含Verizon Media、Fastmail、CNN等業者也開始藉由BIMI標準強化網路識別效果,進而增加使用者信賴度,避免在垃圾郵件氾濫情況下流失使用客群。
27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