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 65W Rocket Lake 剛剛好,華碩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動手玩

2021.05.28 10:00AM
照片中提到了JH THE REPLE、REPUBLIC OF、GAMERS,跟華碩有關,包含了電腦機箱、電腦機箱、電腦硬件、電腦、電腦散熱

雖說以追求極致的玩家而言,選擇不鎖頻處理器搭配可超頻主機板勢必是絕佳的選擇,筆者以前甚至有個朋友說過他從未買過 i7 以下的 Intel non-K 系列處理器,但以現在無論是 Intel 或是 AMD 的新一代 CPU ,縱使處理器不超頻,只要沒挑錯顯示卡,效能也足夠順暢執行多數主流遊戲,這次要介紹的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也正是一款針對非超頻玩家的中高階 ITX 主機板。

▲ B560 晶片保有完整 20 條 PCIe 4.0 通道

Intel 的第 11 代 Core " Rocket Lake "平台更新也一併提供 4 款 500 系列晶片組,扣除最入門的 H510 以外,頂級的 Z590 ,主要多為 ODM 使用的高階晶片 H570 ,以及此次主流的 B560 ,都具備完整的 20 條 PCIe 4.0 通道,雖然 PCIe 3.0 通道與 USB 通道較 H570 精簡,但以 I/O 布局限制較多且僅容納一條 PCIe X16 插槽的 ITX 主機板格局卻不會有顯著的差異。

▲整體格局酷似 B460-I

先撇開 PCIe 4.0 通道不算,畢竟當前 PCIe 4.0 產品的效益對主流級玩家可能還沒那麼顯著,不過此次 H570 與 B560 晶片雖然仍舊未解放對處理器超頻,卻開放記憶體超頻功能,這也意味著對於使用者而言,可搭配高時脈的記憶體帶來部分的效能提升,這也是除了 PCIe 4.0 外,上一世代的 H470 與 B460 平台所不具備的進階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JOIN THE、REPUBLIC、eand keee rst then,跟耐克有關,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中央處理器、電腦、電子產品

▲ 採 6+2 相供電,仔細看位於 CPU 插槽與記憶體插槽中的 PCB 有小彩蛋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的設計為典型的 17x17 ITX 格局,基本設計酷似 ROG Strix B460-I Gaming WiFi ,由於定位在主流級應用,採用 6+2 相供電配置,不過畢竟不具超頻能力,搭配 65W 系列的處理器也相當夠用,此外由於開放記憶體超頻機能,最高可搭配 DDR4 5333MHz 的雙通道 DDR4 記憶體。

照片中提到了M.....、DROG STRỊX 8560-I GAMING WFI、ROHS,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子產品、中央處理器、電子零件

▲ PCIe 3.0 M.2 插槽位於背面

此外,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的 M.2 插槽為正面與反面各一的配置,其中位於正面的是 PCIe 4.0 的 M.2 插槽,但要留意這條插槽僅限搭配 Rocket Lake 平台才有效用,若使用 Comet Lake 則完全無法使用;雖然乍看下正面的 M.2 插槽設計與上一世代的 B460-I Gaming 類似,不過除了配色風格改變以外,細部設計仍有相當大的差異。

照片中提到了First the、and keep the cover、Well place this cover while,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子產品、母板、電子工程

▲正面的 PCIe 4.0 M.2 插槽有針對 SSD 的散熱背板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的正面 M.2 的預載散熱片雖不及 Z590-I 有散熱鰭設計,但仍較 400 系列的散熱片來的厚,藉此因應 PCIe 4.0 SSD 產生的熱能,同時因應雙面顆粒的 M.2 SSD ,正面 M.2 插槽還有配有導熱貼的 M.2 背板,避免雙面顆粒產品僅有一側能夠強化散熱。

照片中提到了Kingstom、Warranty Void if Removed、DC+3,跟海康威視有關,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腦數據存儲

▲ M.2 Q-Latch 為免螺絲固定器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Kingston、Warranty VC、SNVS/1000G,包含了電子工程、電子產品、電子零件、電腦硬件、電氣網絡

▲插入 M.2 SSD 後將 M.2 Q-Latch 往右推到底即可固定

另外正面的 M.2 插槽使用 M.2 Q-Latch 固定方式取代傳統的螺絲,只要把白色的 M.2 Q-Latch 往左推即可置放 M.2 SSD 、往右推即可固定,能避免傳統 M.2 固定的小螺絲容易滑開的問題,不過由於結構設計關係,僅能使用主流的 M.2 2280 格式的 SSD 使用 M.2 Q-Latch ,如 M.2 2242 與 M.2 2260 仍需搭配銅柱與螺絲,可惜背面的 M.2 插槽仍為傳統螺絲固定方式。

照片中提到了AUDIO、HDMI、PSS SS,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電子配件、無線電接收器、電子零件

▲背板 I/O 未有 Thunderbolt 4 ,另外雖 USB 看似數量不少但多為 USB 2.0

由於總通道與產品定位的關係,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的 I/O 相對 Z590-I 簡化, I/O 板提供 5 個 USB 2.0 Type-A ,兩個 USB Type-C 的其中一個為 USB 3.2 Gen 2x2 ,但並不提供 Thunderbolt 4 技術,另一個 USB Type-C 與 B460-I 相同,為兼具 USB Audio 的 USB 2.0 規格,可搭配盒裝的轉換線使用 S210 整合晶片的耳機擴大輸出,號稱比直接自 SupermeFX S1220A 的耳機孔輸出的雜訊更低。

照片中提到了FIDD GEN 2、ADERPOses,包含了個人電腦硬件、奧伯海姆OB-Xa、電腦硬件、樂器配件、電子產品

▲供電部分的散熱片左右未有熱導管連接

至於影像輸出部分,由於晶片特性的原因,雖然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與 ROG Strix B460-I Gaming 皆為一個 HDMI 與一個 DisplayPort ,但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的 HDMI 為 2.0 規格,對於新式顯示器與電視能提供更豐富的新功能。

照片中提到了RIX AS60-IGAMING HI、ill、JOIN THE,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腦機箱、母板、電腦

▲拆下 I/O 飾板的樣子

此外雖定位在中階主流級主機板,不過對新型電腦機殼的支援也未因此較差,除了常見的 19 Pin USB 3.2 Gen.1 面板連接埠 USB 2.0 面板連接埠以外,也具備新式的 USB 3.2 Gen 1 Type-C 連接埠。

照片中提到了JON THE REPLBLIC、יגיד. .חםרוב、REPUBLIC OF GRHERS,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母板、電腦、微控制器

▲ B560 已開放記憶體超頻功能

雖然 B560 晶片組不具備 CPU 超頻功能,但除了提供記憶體超頻外,華碩也在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加入前一代所提供的 ASUS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 APE )技術,在 BIOS 啟用後,針對非 K 系列處理器亦突破 Intel 預設的功率限制,藉由使功率上限提升,進一步強化在連續高負載情境以較充裕的供電提供持續性能,不過這部分對於直接使用預設 TDP 為 125W 的 K 系列處理器使用者就意義不大了。

照片中提到了ASUS、ASUS、JOIN THE,包含了電腦散熱、電腦硬件、電腦散熱、電腦、電子配件

▲搭配的 GPU 為 DUAL RTX 3060

照片中提到了INGH、Stainless Steel 304,包含了電子配件、電腦硬件、電子配件、電腦、比例模型

▲提供三路 DP 與一路 HDMI

照片中提到了DUAL-RTXJ060-012G、Made、Remove protective,跟華碩、艾森班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電腦硬件、電子配件、電腦、產品

▲具備強化背板

照片中提到了ASUS、ASUS、Sanles See 304,跟華碩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音響器材、電子配件、電子樂器

▲僅 20 公分長的短卡適合建構小型系統,惟寬度高於檔板須留意機箱設計

此次搭配測試的平台為 Intel i5-11600K (不好意思畢竟手邊沒有 65W 的非 K 處理器...),以 CoolerMaster Hyper 212 RGB 黑化版散熱器 , G.Skill 的 F4-3600C17D-16GTRG 記憶體, WD_Black SN750 1TB SSD ,以及希望最近能夠比較容易買到的 ASUS Dual GeForce RTX 3060 OC 雙風扇 20 公分 2 Slot 短卡。

照片中提到了O CINEBENCH R23.200、O X、File Help,跟馬克森有關,包含了ryzen 5800x電影台R23、AMD銳龍7 5800X、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中央處理器、電影院4D

照片中提到了CINEBENCH R23.200、File Help、CINEBENCH,跟馬克森有關,包含了ryzen 5800x電影台R23、AMD銳龍7 5800X、電影院4D、中央處理器、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РСМА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PCMark、遊戲機、PCMark、電腦、筆記本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屏幕截圖、顯示卡、玩家共和國、遊戲機、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筆記本電腦、電腦、遊戲筆記本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N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 BENCHMARKS STRESS TEST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NVIDIA GeForce RTX 3090、NVIDIA GeForce RTX 3080、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N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 BENCHMARKS STRESS TEST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3060 Ti時間間諜、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顯卡900-1G180-2500-000、3DMark、基準測試

▲刻意將記憶體時脈限制在 DDR-4 2666MHz 的測試結果

照片中提到了O CINEBENCH R23.200、O X、File Help,跟馬克森有關,包含了英特爾酷睿i7 10750h cinebench r20、英特爾酷睿i7、英特爾、中央處理器、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O CINEBENCH R23.200、File Help、CINEBENCH,跟馬克森有關,包含了ryzen 5800x電影台R23、AMD銳龍7 5800X、中央處理器、電影院4D、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E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all、3DMARK,包含了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70、電腦、筆記本電腦、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all、3DMARK,包含了顯卡、遊戲機、NVIDIA GeForce RTX、電腦、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all、3DMARK,包含了6900xt파스점수、寶麗紅魔鬼Radeon RX 6900 XT、電腦、雷岑、超頻

照片中提到了|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all、3DMARK,包含了rtx 3060筆記本電腦罷工、NVIDIA GeForce RTX 3070、遊戲機、筆記本電腦、圖形處理單元

照片中提到了|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ali、3DMARK,包含了顯卡、圖形處理單元、基準測試、超頻、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РСМА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英特爾、英特爾酷睿i5-10600K、英特爾、中央處理器、母板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PCMark、PCMark、基準測試、電腦、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O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HOME BENCHMARK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筆記本電腦、遊戲機、筆記本電腦、NVIDIA GeForce RTX、電腦

照片中提到了E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包含了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3090、NVIDIA GeForce RTX 3080、c、PCI Express

照片中提到了N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 BENCHMARKS STRESS TEST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3080時間間諜、NVIDIA GeForce RTX 3080、NVIDIA GeForce RTX 3090、遊戲機、3DMark

照片中提到了N 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3DMARK、HOME BENCHMARKS STRESS TESTS RESULTS OPTIONS,包含了3060 Ti時間間諜、NVIDIA GeForce RTX 3060 Ti、NVIDIA GeForce RTX 3080、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顯卡900-1G180-2500-000、3DMark

▲將記憶體使用 XMP 定在 DDR-4 3600MHz 的表現

照片中提到了O CPU-Z、CPU Caches Mainboard Memory SPD Graphics Bench| About、-General,包含了DDR4 3200MHz CPU 32GB Hyperx、內存、中央處理器、DDR4 SDRAM、金士頓科技

照片中提到了O CPU-Z、CPU Caches Mainboard Memory、| SPD,包含了i9 9900k cpu z基準、顯示卡、英特爾酷睿i9-9900K、中央處理器、中央處理器

照片中提到了=ロ、結果、渲染的影格,包含了NVIDIA GeForce RTX、NVIDIA GeForce RTX 3070、NVIDIA GeForce RTX 3080、英偉達、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ロ、結果、渲染的影格,跟EA骰子有關,包含了NVIDIA GeForce RTX、NVIDIA GeForce RTX 3070、NVIDIA GeForce RTX 3080、英偉達、英偉達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植數得分,包含了《世界大戰z rtx 2060》基準、NVIDIA GeForce RTX 2060超級、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顯卡900-1G180-2500-000、遊戲機、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基準測試結果、LIMEX、禎數得分,包含了《世界大戰z rtx 2060》基準、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顯卡900-1G180-2500-000、NVIDIA GeForce RTX 3070、基準測試、GDDR6

照片中提到了DIRT、02、18000,包含了電腦遊戲、電腦、華擎、英特爾、華擎Z590 Phantom Gaming-ITX / TB4遊戲主板華擎Intel Z590,支持第10代Intel Core和第11代Intel Core

照片中提到了目前的結果、頓率、FPS,包含了顯卡、顯示卡、基準測試、顯存、遊戲機

照片中提到了顯示、影像、結果,包含了顯卡、中央處理器、電腦、英偉達、NVIDIA GeForce RTX

照片中提到了顯示、影像、結果,包含了英偉達Geforce、Nvidia GeForce RTX 2080創始人版顯卡900-1G180-2500-000、英偉達、英偉達、GeForce

照片中提到了效能測試結果解析度:、2560 x 1440、20.0.321322832211111111預設配置:,包含了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荒野、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荒野、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高級戰士、湯姆克蘭西的幽靈行動、山姆·費舍爾

▲遊戲測試表現

受限於 i5-11600K 已是預設 125W TDP 的處理器,啟用 APE 帶來的變化不算顯著,不過整體的效能對於搭配 QHD 解析度螢幕、多以中等或是高等級特效遊玩遊戲的玩家表現則相當充裕,畢竟會選擇 B560 晶片的使用者原本就不屬於追求極致的玩家,而對於選擇 ITX 規格的玩家,亦可推測主要是以小型化、偏向家庭娛樂中心的應用為主。

照片中提到了JOIN THE、REPUBLIC、JOIN THE,跟ROG電話有關,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母板、電腦數據存儲、快閃記憶體

▲左為 Z590-I ,雖然布局更華麗不過基本功能不會像大主機板落差明顯

照片中提到了O O O、39 4-M、sse sse,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電子配件、電子樂器

▲受限晶片組特性,右邊的 B560 背板 IO 的高速介面較少

照片中提到了Tr S STE IS、STRIX Z590-I GAMING HIFI、DIMMAI,跟工作室54有關,包含了電腦硬件、電腦硬件、電腦機箱、母板、電腦

▲ B560-I 的 M.2 為一正面、一反面, Z590-I 則位於正面

當然對於追求最高性能的玩家而言, Z590 平台才會有他們所希冀的功能與規格,但對於一般消費者,除非對 Thunderbolt 介面有較大的需求,否則在 ITX 格局上, B560 晶片所提供的基本功能對比 Z590 晶片不像 M-ATX 與 ATX 主機板來的明顯,除了兩條 M.2 插槽外,對預算較充裕的玩家仍舊能搭配 PCIe 4.0 SSD ,最重要的是 ROG Strix B560-I Gaming WiFi 整體價位亦僅有 Z590-I 的一半左右,能夠把預算更有效的分配到其他零組件上。

照片中提到了GEFORCE RTX、SUS,跟小米、利勃海爾集團有關,包含了電腦散熱、電腦硬件、電腦散熱、汽車、電腦

1 則回應

  • 有沒有預留小刀位
    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