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往提到中國製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世界工廠,不過現在中國世界工廠的頭銜恐怕越來越難以維持,除了中美貿易戰、武漢肺炎等因素造成世界品牌考慮轉移部份產線到東南亞以外,就連中國品牌也受不了中國逐漸提高的勞動力成本,將產線轉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由於中國鼓吹產業轉型升級,導致人力成本逐步高升,當前深圳工人的月薪約 4,000 到 6,000 人民幣,但越南僅需要 1,500 到 2,000 人民幣左右,這也是促使許多廠商選擇將產線從中國轉到東南亞與印度的關鍵,央視採訪到一家深圳的耳機工廠,對方表示由於中國人力成本提高,在三年前就考慮把產線轉移到越南。
▲雖然台灣買到的小米手機仍為中國生產,不過小米在印度已經有 95% 的產品為印度製造
另外以小米為例,將印度視為重要市場的小米在印度有高達 7 家工廠,同時在印度與印尼銷售的小米產品有 95% 都是在地製造,當然除了生產成本以外,一方面也呼應越來越多國家要求一定比例的在地製造。
可預期的是在多重的影響之下,先不論中國是否在此波勞動力成本促進產業升級增加後擺脫低成本製造的標籤,但在國際局勢、疫情重創一條龍生產模式與基本的成本提升下,恐怕未來會有更多廠商將工廠轉移到東南亞與印度。
34 則回應
畢竟如果生產能保持良率,貴一點也會有人肯下單。
看看現在廠租多少錢?
看看工業土地多少錢?
看看工廠工資多少錢?
再加上銷美的25%關稅?
回台灣生產都划算!
只是台灣沒工人 還是要依賴外勞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