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1 II 動手玩外觀篇:以去蕪存菁完成經典傳承

2020.06.20 03:24PM
照片中提到了ake、ZEISS T+、SONY,跟別科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

Sony Mobile 自去年與影音以及相機部門重新整併後, Sony Mobile 的旗艦機真正開始以展現集團特色的集合體為目標開發,在去年所推出的 Xperia 1 與 Xperia 5 ,皆大量地使用來自集團的技術,同時外型設計回歸 Sony 消費者熟悉的方正設計,而今年的 Xperia 1 II 不僅承襲 Xperia 1 的設計理念,亦再自歷代 Xperia 找回消費者讚賞的特色。

源自全平衡設計的再次進化

照片中提到了SONY、Coogle、71:17,跟太空應用中心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

▲ 2017 年的 Xperia Z 以全平衡設計成為 Xperia 手機的經典設計

Sony Mobile 自推出 Xperia Z ,一路到 Xperia XZ1 之際,雖然設計語言有所調整,但皆是承襲自 Xperia Z 的 Omni Ballance 全平衡設計為基礎的延伸, Sony 不僅自 Xperia 1 重新回歸類全平衡設計,同時在細部也進一步調整風格。

▲左到右分別為 Xperia 1 II 、 Xperia 1 與 Xperia 5

照片中提到了2:28、95%、02,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顯示裝置、電子產品

▲雖然螢幕尺寸相同,但 Xperia 1 II 比 Xperia 1 略小些許,關鍵就是進一步縮小機頂模組尺寸

照片中提到了XPERIA、PERIA,跟索尼Xperia XA、英國航空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功能手機、電腦、產品設計

▲ Xperia 1 II 的側邊線條從原本的圓潤變成有稜角

Xperia 1 的外型雖然有著全平衡設計的元素,不過較為圓潤的邊框雖有著柔和的線條,但以裸機握持而言卻顯得滑手, Xperia 1 II 則一改先前圓潤的邊框,加入稜角線條,整體顯得更為陽剛,但也相對好握;除了手感的差別外,筆者認為從先前的設計師訪談中, Sony 表示 Xperia 1 II 的男女受眾比為 8:2 ,也許也可視為 Sony 選擇較為剛毅線條的關鍵。

照片中提到了RI、ZEISS T、SONY,包含了手機、手機、功能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

▲ Xperia 1 II 的相機位置與 Xperia 1 不同,較類似 Xperia 5

照片中提到了SONY,跟索尼手機有關,包含了特寫、手機、產品設計、釘、特寫

▲ Xperia 1 位於中軸的相機模組在雙手握持較容易遮蔽鏡頭

照片中提到了ZEISS T*、SONY,跟索尼手機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電子產品

▲ Xperia 1 II 偏左上的鏡頭可使相機避開手指遮蔽

至於機背設計與 Xperia 1 的置中相機排列不同,而是使用 Xperia 5 偏向左上角的配置,可想而知的是原先接近機身中軸的配置雖在造型較為好看,但考慮到主打拍照機能的 Xperia 1 II 提供的 Photo Pro 模式會需要以近似傳統相機的橫握方式操作,配置在軸線的相機模組較容易受到左手的阻礙,進而把整個模組挪到左上角。

照片中包含了電子產品、手機、產品設計、電子產品、多媒體

▲電源與指紋辨識重新整合為單一按鍵

照片中提到了N、Netflix、音樂,跟家庭頻道、阿普塔納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功能手機、手機、移動設備、產品設計

▲指紋辨識與開關剛好位於自然握持的最佳位置

此外, Xperia 1 II 的按鍵配置也更回歸傳統的 Xperia 風格設計,不僅保有實體快門,以及針對握持手指位置最佳化的電源鍵,此外 Xperia 1 II 也將指紋辨識重新與電源整合,使機身側面設計更為俐落,且只要設定好指紋辨識,不用壓下電源鍵,只要把手指放在辨識器的位置,手機即可進行解鎖。

兼具便利與展現多媒體優勢的技術再回歸

照片中提到了ASSIZ,包含了電子產品、手機、功能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

▲ Xperia 1 II 再次搭載 3.5mm 耳機孔

在 Xperia 1 II 有兩項重要的技術再度回歸,其一是搭載於 Xperia XZ2 、 Xperia XZ2 Premium 與 Xperia XZ3 的 Qi 無線充電,其二則是原本已經取消的 3.5mm 耳機孔; Qi 無線充電是目前當紅的高階機設計趨勢,雖在官方提供的充電功率規範仍不及 USB PD ,但也有標準有線快充中的 10W 以上水準, Sony 一度具備這項技術,卻在 Xperia 1 缺席。

照片中提到了ZEISS T、SONY、EGO,跟了索尼有關,包含了手機、手機、功能手機、手機配件、產品設計

▲ Xperia 1 II 並未使用特規無線充電,而是遵循 Qi 當前的規範

此次 Xperia 1 II 重新在與前一代近乎相同纖薄的機身搭載 Qi 無線充電,對追求使用便利性的使用者無非是一大福音,不過從目前 Xperia 1 到 Xperia 1 II 的有線與無線充電的規格,不難看出日本品牌較保守的一面, Xperia 1 II 的無線充電並未如一些品牌使用自主規範,仍是依循當前 Qi 的標準功率,顯見日系品牌的作風仍較為保守。

照片中提到了11.51、ANOS、Li,跟亞諾斯有關,包含了音響器材、手機、索尼Xperia X、索尼Xperia XA、功能手機

▲以往 Xperia 旗艦手機支援的 5Pin 主動降噪耳機考慮市場需求與設計並未加入 Xperia 1 II

而 3.5mm 耳機孔在原本是各家智慧手機必備,不過隨著蘋果為了特定目的全面棄守 3.5mm 耳機孔,也使其它手機品牌群起效尤,過去 Sony 的旗艦機不僅有 3.5mm 耳機孔,還加入獨家的 5 Pin 主動降噪的支援;不過隨著 Sony 品牌陸續在平價耳機產品導入主動降噪技術,以及顧及設備設計的複雜度, Xperia 1 II 此次並未支援主動降噪。

但 Sony 對於再度迎回 3.5mm 耳機孔相當重視,不僅由職人針對音訊輸出線路的抗干擾佈線進行設計,也與 Sony Music 、 Sony Picture 等專業團隊針對音質進行調整,同時還導入源自 Walkman 的新一代音質還原技術 DSEE Ultimate ,相較原本的 DSEE HX , DSEE Ultimate 強調藉由 AI 技術的輔助,能使補正後的音質更貼近原本無損的聆聽感。

將過往情懷以精煉再造經典

對於一家具品牌價值的企業,保有產品的品牌元素是相當重要的,尤其對一些純粹主義者,一旦被他們認定是品牌經典的設計就不容有多餘的變動,只不以產品進化與工業設計的角度是很難持續維持設計的不變,從第一代 Xperia Z 普遍市場上多為單相機與 4:3 顯示器,到現在連平價機種都有三相機配置與 18:9 顯示器,也不太可能自始至終都保有相同設計。

照片中提到了ZEISS T*,跟中興通訊有關,包含了電子產品、手機、功能手機、產品設計、蜂窩網絡

▲ Xperia 1 II 在傳承外型之外亦有歷代 Xperia 重點元素,呈現 Sony 整體技術力

縱使 Xperia 1 II 與初代 Xperia Z 已有超過七年的時光,然而平衡對稱的線條,以及對防水受季的堅持,都可在最新的旗艦機種看到嶄新的詮釋方式,但同時也再針對市場變化與展現 Sony 集團技術力的需要,使用獨特的 21:9 比例 4K OLED 顯示器,一方面保有經典元素,一方面則與時俱進,打造一款代表 Sony 意念的新旗艦機。

1 則回應

  • Sony加油💪💪💪
    Sony的流動通訊產品一點也不會其他牌子差
    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