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 Gogoro 商用方案之亂,最終章很快就完結篇,以 Gogoro 認錯做結尾。
從法律觀點上面來看,確實 Gogoro 在各個方面都站得住腳,有些人說合約太長所以沒有看就簽了,實在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辯駁。要拿這個理由說是「由相對人所為之詐欺或脅迫」實在是站不住腳。另外,商用方案並不是昂貴到無法接受,還是符合比例原則的。所以更難說是詐欺或脅迫了。
考慮市場、人心 高傲的態度註定挨罵
然而,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也就是「情、理、法」中的情、理來說。Gogoro Network已經是事實上在控制台灣國內電動機車的能源產業公司,地位與中油、台塑相當。如果今天是由經濟部能源局下來盯場,相信事情不會這樣就善了。
長期觀察 Gogoro 的行銷專家 傅瑞德 提出了很好的觀點:
「我相信Gogoro有他們不得已的成本考量,但用這種態度來對待用戶很可能得不償失。
對大多數騎士來說,機車就是個相對低成本的代步和謀生工具;特別是環境困難、原本工作有可能不保的疫情期間。
如果廠商的態度讓騎士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謀生能力、甚至安定都受到影響,他們或許沒有能力去抵抗合約或法律行動,但他們一定可以選擇不騎你的車。
一個產品可以引導用戶走向更好的生活品質,但不要去挑戰用戶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傅瑞德
▲長期觀察 Gogoro 的傅瑞德觀點。
網路原生世代沒在囉唆的 該認錯就認錯
雖然說一開始受到大肆批評:社工騎去訪視算不算商用?業務騎去拜訪業務算不算商用?寵物旅館騎狗遛狗算不算商用?廚師騎去買菜算不算商用?(我們早就說過了,VIVA Lite 是台好買菜車!)
這次的 Gogoro PR 給大家做了一次教科書水準的示範:
- 道歉不要推三阻四。乾脆的露出事業線!
- 講事情的時候要有明確的數字,不要模糊的一句話讓大家還可以自由心證。
- 道歉的時候態度要低,看起來要很可憐。才有被原諒的本錢。
▲教科書水準的正確道歉示範:乾脆的道歉、嚴謹而且基於實際的數字、以及看起來很可憐。
49 則回應
所以有人如果付每月付899元, 商業使用,而且每個月都騎到1600公里以上, 甚至超過2000公里, 的確是要有其他收費機制, 否則睿能的營運將永遠不會有獲利的一天,
因為睿能不是要做電動車, 而是能源網絡.
很多人說回家充電很便宜, 那是沒有算到電池耗損及購買電池成本, 如果充電及使用不當, 一顆一萬多塊的電池很可能用不到一年,容量就下降到不足60%, 所以他廠的原廠充電器一顆要賣四五千元,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與其每年買一萬多塊的電池每天充電, 在都會區真的就不如使用睿能的899了.
全世界的資本市支持新創產業, 不管天使輪/A輪/B輪....前期看的都不是短期獲利,而是商業模式及執行成效,尤其是在要做各項基礎建設或使用者培養的時候. 就像特斯拉到現在也是沒有年度獲利, 但市值卻超越通用和福特, 股價也是屢創新高. 我記得亞馬遜在做自己的運輸網路時, 也是連賠十幾年.
睿能陸學森前幾天說他做對的事,但卻被打成這樣, 能理解它的委屈, 因為他引進國際資本,在台灣建構新的產業鏈及做別人不願意做的基礎建設, 但卻被產業既得利益者一直阻饒, 公務系統雖然想幫忙, 卻也面對龐大遊說壓力及擔心被說成圖利特定廠商而縮手.
當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用各種政策補貼電動車, 希望能不要缺席這一個下世代的產業,因為電動車不是只是電動車,還有IoT/AI /智能城市...等產業鏈的串聯. 但政策還是轉彎了.睿能願意投入資源, 引進國際資本, 培植台灣另一個產業的可能, 但卻有一堆人冷嘲熱諷, 難怪陸學森會有感嘆.
台灣汽車市場因為太小, 所以沒有機會發展, 裕隆的華創也是投入很多資源和金錢, 卻仍然無法圓嚴董的夢.
但台灣電動機車卻因睿能而有了領先世界的機會. Gogoro的充電, 是利用深夜電網多餘的發電進行的削峰填谷, 除了平衡電網的作用外, 往大了說, 未來充電站它可以併網, 將夜間多餘電能儲存給白天使用, 解決改善台灣的缺電問題, 這才是睿能想幹的大事, 這也是為什麼睿能願意並鼓勵其它的車廠都來共享它的換電平台.當這樣的平台在台灣應用成功, 將是全世界其它國家都要來取經的另一個典範. 所以陸學森說睿能是獨角獸,但只是過程不是終點.
其實台灣機車二氧化碳排放真的很驚人, 有騎車的人在待轉區等紅綠燈就一定知道,怠速時的機車尾氣有多傷人. 希望大家願意支持有夢想而且能勇敢圓夢的人.
By the way我家已經買了三台Gogoro, .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上面的言論錯得離譜。事實是現在騎GOGORO的人,就是為了整個電車大未來在付錢。很多都是用在未來整個社會的基礎電網投資上面了,拿你的錢買他的生財工具,雖然為了更環保的未來這點並沒有甚麼問題。但若是電網最後若由這種思維的公司把持,恐怕前途堪憂。
但留言還是讓我大開眼界
毫無法治觀念
檢討被害者
全然展現了留言者水準
油車騎20年都可以
政府之前卻一直推電動車
舊車是不用廢棄喔環保個鬼
是丟海裡就好嗎?真奇怪
難道不能慢慢淘汰嗎?
非要一次大量輔助
一堆優惠,想要吧城市改成電動城市,卻不用跟之前油車廠商限制產量轉型
非要在另外一個新主流出來,再來全力輔助,感覺就很奇怪,
那之後汽車就沒這問題?🤔🤔
電量當成頻寬來看,就懂了
更不用說現在油價、補助都對電動車不友善………
其他的不改進
早晚會踢到鐵板
幹嘛虐待自己 做人簡單點
狗都沒你這麼累
歷歷在目
以使用者角度:油車比較好。
以局外人角度:還好我沒買。
睿能也是會怕嚇跑要買的民眾!😅
要不然當初就廣告或店面大紅布條(禁商用)掛大一點,契約裡用紅字標大一點!
拳頭抓著怕死,放鬆帕飛?
現在油價那麼便宜,不買最大!就繼續騎油車,騎到他倒!
那我就要吃光你的肉嗑你的骨吸光你的血!
把原本廠商要付出的費用完完整整要消費者買單!
沒辦法臺灣的削譏會本來就是廢~
真的能環保到那?他用的電那來的?
每月還要月租 保養貴森森 還要排隊老半天
台灣這樣小 本來是很好發揮的
硬是蕭貪的賺...悲哀